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609篇
  免费   2535篇
  国内免费   741篇
医药卫生   29885篇
  2024年   126篇
  2023年   589篇
  2022年   906篇
  2021年   1180篇
  2020年   1262篇
  2019年   1211篇
  2018年   1115篇
  2017年   1070篇
  2016年   1083篇
  2015年   1028篇
  2014年   1931篇
  2013年   2066篇
  2012年   1764篇
  2011年   1789篇
  2010年   1399篇
  2009年   1320篇
  2008年   1205篇
  2007年   1174篇
  2006年   1026篇
  2005年   778篇
  2004年   679篇
  2003年   573篇
  2002年   436篇
  2001年   413篇
  2000年   328篇
  1999年   328篇
  1998年   255篇
  1997年   197篇
  1996年   180篇
  1995年   154篇
  1994年   152篇
  1993年   106篇
  1992年   117篇
  1991年   95篇
  1990年   79篇
  1989年   63篇
  1988年   63篇
  1985年   159篇
  1984年   212篇
  1983年   166篇
  1982年   140篇
  1981年   156篇
  1980年   133篇
  1979年   122篇
  1978年   92篇
  1977年   74篇
  1976年   86篇
  1975年   73篇
  1974年   75篇
  1973年   6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目的 探讨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eart-type fatty acid-binding protein,H-FABP)联合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APACHEⅡ)在评估急性肺栓塞(acute pulmonary embolism,APE)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确诊的160例APE患者临床资料[男92例,女68例,年龄(51±12)岁].根据APE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将其分为:低危组[n =58,男33例,女25例,年龄(50±13)岁]、中危组[n=54,男30例,女24例,年龄(54±12)岁]及高危组[n =48,男29例,女19例,年龄(52±10)岁];根据临床转归,将其分为存活组(n=132)和死亡组(n=28),比较不同组间H-FABP和APACHEⅡ评分的差异,评价H-FABP(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和APACHEⅡ评分对评估APE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临床价值.结果 随着APE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增加,H-FABP和APACHEⅡ评分指标水平显著升高(P<0.05);死亡组H-FABP和APACHEⅡ评分水平显著高于存活组(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浆H-FABP与APACHEⅡ评分水平呈正相关(r=0.71,P=0.000).ROC曲线分析显示,H-FABP曲线下面积为0.854 (95% CI 0.784~ 0.927),其血浆H-FABP> 13.3μg/L时,诊断APE的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1.0%和79.4%;APACHEⅡ评分曲线下面积为0.861 (95% CI0.812~0.932),其APACHEⅡ评分>19.2分时诊断APE的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7.8%和80.4%.二者指标串联诊断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为88.9%和87.6%,ROC曲线下面积为0.914(95% CI 0.825~0.948),其明显高于单一H-FABP和APACHEⅡ评分指标.结论 H-FABP联合APACHEⅡ评分评估APE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敏感性及特异性显著优于单一H-FABP和APACHEⅡ评分指标,其可为临床APE患者个体化治疗,降低其病死率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992.
On World Tuberculosis (TB) Day 2006, the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for Tuberculosis Care (ISTC) was officially released and widely endorsed by several agencies and organizations. The ISTC release was the culmination of a year long global effort to develop and set internationally acceptable, evidence-based standards for tuberculosis care. The ISTC describes a widely endorsed level of care that all practitioners, public and private, should seek to achieve in managing individuals who have or are suspected of having, TB and is intended to facilitate the effective engagement of all healthcare providers in delivering high quality care for patients of all ages, including those with smear-positive, smear-negative and extra-pulmonary TB, TB caused by drug-resistant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and TB/HIV coinfection. In this article, we present the ISTC, with a special focus on the diagnostic standards and describe their implications and relevance for laboratory professionals in India and worldwide. Laboratory professionals play a critical role in ensuring that all the standards are actually met by providing high quality laboratory services for smear microscopy, culture and drug susceptibility testing and other services such as testing for HIV infection. In fact, if the ISTC is widely followed, it can be expected that there will be a greater need and demand for quality assured laboratory services and this will have obvious implications for all laboratories in terms of work load, requirement for resources and trained personnel and organization of quality assurance systems.  相似文献   
993.
基于卫生经济学评估的相关理论,对基于社会视角和医院视角的评估结果可能存在的不一致性及其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对于卫生技术,尤其是创新性技术,社会视角和医院视角的评估内容和结果可能会产生不一致,从而导致对定价和决策的困扰。文章认为,医院决策主体的多元化和创新技术的单独付费方式是解决这种矛盾的可选机制。  相似文献   
994.
目的:将生命质量评价引入精准健康识别与干预政策中,通过比较不同类别贫困居民生命质量特征,揭示扶贫对象各维度现状,为完善精准健康扶贫政策提供参考。方法:评价工具采用WHOQOL-BREF量表,通过入户调查方式收集数据,采用t检验分析与中国常模数据进行比较。结果:贫困居民其人群分布表现为男性(71.7%)多于女性,年龄普遍偏大(平均55岁)。贫困居民与中国常模比较,健康组和疾病组的生命质量评价评分均显著低于中国常模的对照组,说明贫困对于居民生命质量评价的负面影响十分显著。不论处于何种收入水平,健康贫困居民总体评价均高于患病贫困居民。对于患病贫困居民而言,收入越高、其心理和总体评价越好;反之亦然。结论:健康对于贫困居民总体评价具有显著正影响、而患病对于贫困居民总体评价具有显著负影响。收入提高对于患病贫困居民的心理和总体评价改善有效。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探索不同反向事实构建方法对医院财务数据预测的效率,以期对政策进行更有效的评估。方法:借助R软件,用南京市公立医院A在2011—2016年的药品收入、医疗服务收入建立测试数据集,分别用ARIMA模型、BP神经网络、ARIMA+BP组合模型进行预测并与实际拟合,并比较改革前后补偿率。结果:三个模型对药品收入的均方根误差分别为692.82、501.44、380.80,医疗服务收入的均方根误差分别为184.04、215.63、168.65,组合模型预测效率更高。用组合模型计算改革后A医院药品收入净损失为12 044.03万元,医疗服务收入净增长为18 532.60万元,为药品收入损失的153.87%。结论:医院财务数据因其线性与非线性的组合特征,使用组合预测模型的预测效果最佳。但在实际应用中,ARIMA模型操作简单,与组合模型预测趋势也较为一致,在实际卫生政策评估中也推荐使用。  相似文献   
996.
目的:从患者的角度对深圳市罗湖区医院集团改革实施后的成效进行探索。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罗湖区医院集团内的3家区属医院和23家社康中心的患者进行调查。结果:发放问卷990份,回收有效问卷936份,有效回收率为94.55%。认为家庭医生技术水平、服务态度、转诊服务以及解释和沟通能力等方面较好或非常好的患者占总调查人数的90%以上;给予社康中心服务水平、转诊便捷性、转诊流程、专家坐诊机制等较好或非常好评价的患者占总调查人数的80%以上。结论:罗湖医院集团建设初期成果有所显现,患者对家庭医生和社康中心的满意度较高,患者生病后通常所选的医疗机构中,选择社康中心的比例较集团成立前明显增加;未来应进一步发挥医疗集团优势,完善相关配套政策,长期成效值得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997.
998.
999.
目的:建立某院癌痛规范化治疗合理性评价细则,通过加权TOPSIS法对该院肿瘤科癌痛规范化治疗情况进行评价。方法:以卫生部颁布的《癌症疼痛诊疗规范(2011年版)》、2017年版《癌症疼痛诊疗上海专家共识》、欧洲临床肿瘤学会《癌症疼痛指南(2012年版)》、临床使用止痛药物说明书作为参考。在查阅相关文献基础上,该院多学科讨论制定癌痛规范化合理性评价细则,并据此采用加权TOPSIS法对该院2017年下半年的30例癌痛病历进行评价。结果:在评价的30份病历中相对接近度大于60%的有22例(占73.3%),相对接近度在50%~60%之间的有7例(占23.3%),相对接近度在40%~50%之间的1例(占3.3%)。结论:基于加权TOPSIS法制定的癌痛规范化治疗合理性评价方法把影响癌痛规范化治疗的多个因素结合起来,相对传统单个指标评价,其结果更加简明扼要、直观、可靠。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 评价国内不同厂家生产的盐酸洛美沙星滴眼液的质量现状及存在问题。方法 按照国家评价性抽验计划总体要求,采用法定检验方法结合探索性研究进行样品检验,统计分析检验结果。结果 共抽取样品153批次,按国家标准检验不合格率0.7%。探索性研究建立了有关物质检查方法,对光降解杂质的来源与结构进行了确证;考察了盐酸洛美沙星滴眼液处方合理性,发现多家企业处方不合理。结论 目前国内盐酸洛美沙星滴眼液总体质量一般;现行标准有待统一和提高;建议企业优化处方,加强内包装材料遮光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