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823篇
  免费   2246篇
  国内免费   1494篇
医药卫生   44563篇
  2024年   286篇
  2023年   1003篇
  2022年   967篇
  2021年   1264篇
  2020年   1009篇
  2019年   1226篇
  2018年   561篇
  2017年   1101篇
  2016年   1131篇
  2015年   1124篇
  2014年   1849篇
  2013年   1867篇
  2012年   2351篇
  2011年   2422篇
  2010年   2141篇
  2009年   2123篇
  2008年   2236篇
  2007年   2028篇
  2006年   1847篇
  2005年   2021篇
  2004年   1852篇
  2003年   1985篇
  2002年   1870篇
  2001年   1675篇
  2000年   1262篇
  1999年   1094篇
  1998年   806篇
  1997年   645篇
  1996年   689篇
  1995年   514篇
  1994年   347篇
  1993年   201篇
  1992年   134篇
  1991年   223篇
  1990年   288篇
  1989年   271篇
  1988年   41篇
  1987年   40篇
  1986年   29篇
  1985年   19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3篇
  1976年   3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蝎鼠推气散治疗中晚期肝癌癌性疼痛4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柏林 《中医药学刊》2003,21(10):1751-1751
  相似文献   
102.
肝癌介入治疗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发性肝癌是我国常见癌症之一 ,由于肝癌具有易早期转移 ,合并肝硬化 ,多中心发生等生物学特性 ,极大限制了手术切除方法的应用。对不能手术切除的肝癌 ,介入治疗是国内外目前普遍使用的有效方法。 2 0 0 0年 1月— 2 0 0 1年 12月 ,我院采用介入方法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 39例  相似文献   
103.
目的 探讨血管新生指标CD34、CD31、vWF、Ⅳ型胶原纤维及层粘连蛋白在肝细胞肝癌(HCC)中的表达及意义 ,同时比较上述几种血管新生因子与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病理指标及预后的相关性 ,以便筛选出有效的临床预后指标。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 ,对 5 3例肝细胞肝癌的标本进行CD31、CD34、vWF、Ⅳ型胶原纤维及层粘连蛋白的染色、计数 ,并用检测数据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统计染色的血管面积后发现 ,CD34与多种临床病理指标无相关性 ;CD31与肝内门静脉浸润相关 ;vWF与肿瘤的TNM分期及肝内门静脉浸润呈正相关 ;CollⅣ与肝内门静脉浸润呈正相关、与术后生存期呈负相关 ;Lam与肝硬化及术中出血量呈负相关、与术后生存期呈正相关。PCNA与肿瘤TNM分期有关。结论 在HCC中 ,CollⅣ、vWF、及CD31为肝细胞肝癌的有效血管新生及预后指标 ;Lam则与肝硬化及术中出血相关 ;PCNA指数肿瘤分期有关 ;CD34不能用作血管新生或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104.
薤白挥发油抗肿瘤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05.
目的分析体部伽玛刀治疗肝癌的治疗效果。方法自2002年1月至2003年10月收治原发性肝癌病人152例。病理证实135例,采用同位素肿瘤FDG显像诊断17例,肿瘤最大径小于5cm者39例,大于5cm但小于10cm者91例,大于10cm者22例;单病灶者68例,双病灶者55例,3个病灶以上者29例。伴随上腹部不适、腹涨、食欲不振91例,伴随门静脉癌栓29例,黄疸27例,少中等量腹水12例;曾行肝脏手术治疗者31例,伽玛刀治疗前接受介人治疗56例。采用设备为OUR—QGD型立体定向体部伽玛射线放射治疗系统。处方等剂量线采用55%~70%等剂量包饶计划靶区;单次一般剂量2.8Gy~5Cy/次,治疗次数为8~13次,总放射剂量30.8Gy~50Gy;每日或隔日伽玛刀治疗。结果治疗后3个月总的有效率为81.0%(123/152),6个月总的局部控制率及生存率分别为63.2%、66.5%;1年总的局部控制率及生存率分别为39.0%、41.0%。随访期内未见严重放射性并发症。结论本文采用伽玛刀对肝癌进行治疗,疗效比较满意,说明伽玛刀对肝癌是较好的局部治疗方式。副作用轻.随访期内未见严重放射性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6.
《肝博士》2008,(6):44-44
25岁的出纳自以为患肝癌,卷走公款,留下遗书给家人,携情人外逃北京。  相似文献   
107.
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简称肝癌)位居全球恶性肿瘤发病率第5位、死因第3位,在我国则已经成为恶性肿瘤的第2位杀手,肝癌的总5年生存率不足5%,每年新发病564000例,死亡549000例[1]。其预后如此之差的主要原因是肝癌容易侵犯门静脉而导致肝内播散,从而出现高肝内  相似文献   
108.
不同介入模式治疗伴失代偿性肝硬化肝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伴失代偿性肝硬化原发性肝癌(HCC)不同介入模式的临床价值.方法 在内科治疗稳定后,132例伴肝功能失代偿HCC患者接受不同介入模式治疗;36例采用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A组),54例采用肝动脉节段性化疗栓塞治疗(S-TACE,B组),42例采用S-TACE后序贯射频消融(RFA)和无水乙醇局部注射(PEI)的综合介入治疗(C组).结果 随访3~48个月,A组、B组和C组患者AFP复常率分别为23.3%、60.5%(P<0.05)和75.0%(P<0.01),瘤体缩小(>50%)分别占8.3%、31.5%(P<0.05)和54.8%(P<0.01和P<0.05),中位生存期分别为4.1个月、9.4个月(P<0.05)和14.1个月(P<0.01和P<0.05),累计生存率6个月分别为22.2%、51.8%(P<0.05)和78.6%(P<0.05和P<0.01),12个月分别为5.6%、31.5%(P<0.05)和40.5%(P<0.05),24个月分别为0、9.3%和19.1%(P<0.05);单变量分析显示包括HBV DNA在内的14项因素与预后显著相关,多因素COX模型分析显示肝功能Child-Pugh分级、ICGR15、门静脉癌栓、治疗模式及AFP术前升高者介入治疗后变化与预后显著相关.结论 综合介入治疗是伴肝功能失代偿HCC的有效治疗方法,对HBV DNA阳性患者应该考虑抗病毒治疗.  相似文献   
109.
肝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居我国癌症死亡的第二位 ,发病年龄以 30~ 5 0岁为多见 ,男性多于女性。自 1993年以来 ,笔者对肝癌手术患者采用中药食疗为主的饮食与健康教育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观察 2 5 9例均为我院 1993年以来的住院患者 ,其中男性 2 15例 ,女性 4 4例 ;年龄 4 4~ 5 1岁。2 健康教育2 .1 入院教育 患者进入病室 ,护士热情接待 ,介绍各级医、工、患人员 ,详细介绍病区环境、常规工作时间及作息时间、患者住院规则 ,发放入院告知书 ,并请患者或家属签名 ,1份交患者 ,1份存病历内。2 .2 心…  相似文献   
110.
刘碧清治疗原发性肝癌经验举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导师刘碧清教授从事中医药治疗肿瘤的临床工作 30余载 ,经验丰富 ,在治疗原发性肝癌方面独有心得 ,临床上取得较好的疗效 ,笔者有幸跟师学习 ,略有体会 ,现介绍如下。1 重脾胃 ,资化源 ,益气血导师认为 ,肝癌病位虽在肝 ,然究其源头多与脾胃有关 ,肝为刚脏 ,体阴而用阳 ,以血为体 ,以气为用 ,若气血失调 ,生化乏源 ,必致肝失所用而成积证。脾主运化 ,胃纳水谷 ,游溢精气 ,共为后天之本 ,坐镇中州。若脾失健运 ,生化无权 ,水谷精微不得运化 ,而致水饮内生。脾胃为后天之本 ,水谷失充 ,脾胃虚弱则荣卫乏源 ,正气亏虚 ,虚邪贼风乘虚而入 ,湿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