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47篇
  免费   212篇
  国内免费   85篇
医药卫生   5944篇
  2024年   83篇
  2023年   302篇
  2022年   382篇
  2021年   422篇
  2020年   232篇
  2019年   188篇
  2018年   56篇
  2017年   188篇
  2016年   168篇
  2015年   210篇
  2014年   389篇
  2013年   332篇
  2012年   356篇
  2011年   351篇
  2010年   360篇
  2009年   302篇
  2008年   298篇
  2007年   271篇
  2006年   225篇
  2005年   201篇
  2004年   182篇
  2003年   182篇
  2002年   140篇
  2001年   83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 探究左西孟旦与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用药方案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期间收治80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沙库巴曲缬沙坦)和试验组(沙库巴曲缬沙坦+左西孟旦)各40例。比较临床疗效、心肌酶、心力衰竭标志物、不良反应。结果 试验组临床疗效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 isoenzymes,CK-MB)、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AST、CK、CK-MB、LDH水平相比于治疗前显著降低,且试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 (soluble intercellu...  相似文献   
102.
目的 研究分析不同初始剂量的沙库巴曲缬沙坦钠在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中的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选择合理药物剂量提供依据。方法 本研究病例选择时间为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所选病例为110例CHF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研究组,每组各有55例患者。两组患者联合应用内科常规治疗措施与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治疗。对照组采用的初始剂量为每次50 mg,每日2次;研究组采用的初始剂量为每次100 mg,每日2次。所有患者均连续治疗3个月,比较临床疗效,在治疗前后比较两组患者明尼苏达州心力衰竭生活质量问卷(MLHFQ)评分,检测治疗前后血浆去甲肾上腺素(NE)、醛固酮(ALD)及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水平,并评价两组药物安全性。结果 在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方面,研究组高于对照组(92.73%vs 78.18%,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MLHFQ量表总分均降低(P<0.05),且研究组治疗后MLHFQ量表总分低于对照组治疗后的评分(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血清NE、ALD和AngⅡ水平均降低(P<0.05),且研究组...  相似文献   
103.
目的:探讨沙库巴曲缬沙坦对心梗后心衰并发肺动脉高压患者的心功能及肺动脉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06月至2022年06月期间就诊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医院心血管内科的60例心梗后心衰并发肺动脉高压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缬沙坦组)和实验组(沙库巴曲缬沙坦组),每组30例。对照组根据患者病情在给予支持疗法+标准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缬沙坦80mg一日一次开始口服,2周滴定1次剂量,直至目标推荐剂量(160mg,一日一次)或最大耐受剂量。观察组在支持疗法+标准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沙库巴曲缬沙坦,(25-50mg)一日两次口服,2周滴定1次剂量,直至目标推荐剂量(200mg,一日两次)或最大耐受剂量。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4周及治疗后6个月的脑钠肽前体(NT-proBNP)、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房前后径(LAD)、肺动脉收缩压(PASP)、右室舒张末内径(RVEDd)、收缩压(SBP)、6分钟步行距离(6MWD)、美国堪萨斯城心肌病患者生存质量表(KCCQ)评分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后4周时LVEF、LVEDd、LAD、RVEDd等指...  相似文献   
104.
目的 总结沙库巴曲缬沙坦钠不良反应(ADR)发生的规律、特点,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沙库巴曲缬沙坦钠自上市以来国内外发表的关于其ADR的病例报道,按照患者性别、年龄、用药情况、ADR发生的时间、临床表现及处理方法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纳入21篇文献,涉及31例患者,男性23例,女性8例;患者年龄在70~79岁占比最高,为35.48%;ADR发生时间最短的为用药12 h,最长的为用药10个月,其中发生时间为用药1~10 d的比例最高(35.48%);ADR累及器官/系统有9个,其中最多的为心血管系统,占比44.12%;ADR类型为新的严重ADR占比最高为38.71%,其次为新的一般ADR,占比25.81%;20例患者经停药或停药并对症处理后痊愈,7例患者经停药并对症处理后好转,3例患者后期因原发病加重而死亡,1例患者经停药并对症处理后未好转。结论 临床在使用沙库巴曲缬沙坦期间,应密切监测该药相关的ADR,尤其是用药早期和老年男性患者,监测患者血压、肾功、心电图等,以便早期识别ADR。  相似文献   
105.
目的:探究不同剂量胺碘酮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合并阵发性房颤(PAF)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麻城市人民医院2018年4月-2021年4月收治的102例CHF合并PAF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不同的治疗方案分为A组(n=50)和B组(n=52),两组静脉给予的胺碘酮负荷剂量分别对应75、150 mg,两组在此基础上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左心室功能、房颤复发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A组临床总有效率(80.00%)与B组(86.5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较治疗前均升高,左房内径(LAD)、最大P波时限(Pmax)、P波离散度(Pd)较治疗前均下降(P<0.05);但两组治疗后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1、3、6个月,A组房颤复发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低于B组的13.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33,P<0.05)。结论:CHF合并PAF...  相似文献   
106.
目的 探讨补益强心片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7月—2021年8月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98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口服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100 mg/次,2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补益强心片,4片/次,3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4周。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超声心动图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房容积指数(LAVI)、二尖瓣舒张期血流E峰与A峰比值(E/A)],运动耐力[6 min步行距离(6MWD)]和生活质量状况,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浆黏度(PV)、红细胞聚集指数(EAI)、全血高切黏度(HBV)],血清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白细胞介素-6(IL-6)、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内皮素-1(ET-1)水平。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是95.9%,较对照组83.7%显著提高(P<0.05)。治疗后,两组LVEF、E/A比治疗前均显著升高,LAVI则均显著降低(P<0.05);且均以治疗组改善更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07.
目的 探讨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高血压高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3月辽宁省金秋医院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合并高血压的高龄患者112例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临床用药的不同分组,对照组(n=56)给予常规抗心力衰竭药物治疗,观察组(n=56)将常规抗心力衰竭药物治疗方案中的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替换为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治疗;两组均治疗3个月并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临床治疗有效率、心力衰竭指标[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心功能相关指标、血压指标、血清离子、肝肾功能指标,并记录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及随访期间预后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1.0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9.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145,P <0.05)。治疗后,两组NT-pro-BNP均降低,观察组下降更明显(P <0.05);两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每搏输出量(SV)水平均升高,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两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  相似文献   
108.
张红梅  陈建国  郭志军  李英 《解剖学杂志》2007,30(2):150-152,156
目的:探讨苯那普利和缬沙坦对大鼠阿霉素肾病的干预作用。方法:实验Wistar大鼠实行右肾切除手术,以阿霉素尾静脉注射造模,分别用苯那普利、缬沙坦及两者联合灌胃。用药后2~8周检测血、尿标本;透射电镜下观察肾形态学变化;用TUNEL法检测肾组织细胞凋亡。结果:与肾病组相比,3个干预组中的肌酐、尿素氮、尿蛋白、血压均降低,且差异显著;电镜下肾小球超微结构改善;凋亡细胞减少,差异显著。联合应用组与单用组差异显著。结论:苯那普利、缬沙坦及两者联合应用均可延缓阿霉素肾病肾小球硬化的进展,其机制可能与减少细胞的凋亡及肾超微结构的改善有关,两药联合应用效果更显著。  相似文献   
109.
目的:分析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心脏瓣膜病导致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心脏瓣膜病导致心力衰竭患者5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4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依那普利5~10 mg或缬沙坦40~80 mg口服qd进行抗心力衰竭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沙库巴曲缬沙坦25 mg/次,每日2次起始口服,依据病情逐渐加量最多至200 mg/次,每日2次进行抗心力衰竭治疗。两组治疗时间均为半年,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左室射血分数(LVEF)、血浆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浓度、利尿剂使用量、随访期间再入院次数及住院累计时间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高于对照组的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观察组LVEF为(43.6±4.3)%,高于对照组的(42.1±4.2)%,治疗后观察组NT-proBNP水平为1 208.5±462.5 ng/L,低于对照组的1 829.6±890.6 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观察组氢氯噻嗪及呋塞米日平均使用量分别为12.9±7.9 mg和15.8±11.2 mg,低于对照组的21.2±13.1 mg和37.1±17.8 mg,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随访6个月,观察组患者累计住院次数为1.2±0.5次,少于对照组的1.7±1.4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累计住院时间为7.1±3.8 d,少于对照组的10.5±6.8 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两组均未发生肾功能不全、高钾血症、症状性低血压、神经性水肿等不良反应。结论:沙库巴曲缬沙坦能有效提高心脏瓣膜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减少利尿剂用量,降低再入院率,缩短住院时间,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