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7篇
  免费   108篇
  国内免费   6篇
医药卫生   741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117篇
  2022年   101篇
  2021年   123篇
  2020年   148篇
  2019年   84篇
  2018年   63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7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目的 探寻跨组织医疗服务的“院地”服务模式的实践特点和其关键成功因素,为紧密型医联体建设与发展提供依据。方法 跟踪调查华西医院与成都市成华区政府开展的“院地”紧密型医联体建设过程和方法,对华西-成华医联体 “N+1+N”联盟架构中转诊绿色通道、检验同质化、家庭医生团队、信息化支撑的多项服务进行分析评价。结果 紧密型医联体的成效集中在基层医疗、上下联动、患者满意度、双向转诊制度等多个方面。结论 紧密型医联体服务模式成效显著,能充分适应“大健康”战略要求,为深化医联体服务创新能力、发挥更深层次效用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72.
目的:探究分级诊疗制度下“医联体”模式实施情况,并对其效果和优化措施予以研究.方法:选择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X市X区医联体医院医务工作者49名,另选取同期X市X区居民483名,分别对上述人员实施约访和问卷调查,对当前各人群对分级制度下“医联体”模式了解程度、认同情况及制约其效果的相关因素予以分析.结果:不同性别、年龄、学历、工作岗位医务工作者对分级诊疗作用发挥认知情况无差异,认同医联体分级诊疗、认为双向转诊不到位的医务工作者对医联体模式分级诊疗作用发挥认同水平比例较高,组间具有明显差异.距离因素、医疗技术因素、医疗费用因素对居民选择首诊医疗机构造成重要影响.不同性别、年龄、学历、个人年收入居民对医联体模式分级诊疗认知情况无差异,有医疗保险、去过社区医疗机构、了解双向转诊、有双向转诊经历的居民对医联体模式分级诊疗认知比例较高,两者差异明显.结论:分级诊疗制度下“医联体”模式在实施中,基层首诊及双向转诊现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在实施期间仍存在部分问题,对此,应加强政府宏观支持与帮助、明确医疗机构的功能定位、提升医疗机构的认知水平,从而推动医联体制供给侧改革成效,完善医联体模式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73.
各地     
广西医共体建设有章可循近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发改委等多部门联合印发《广西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试点建设实施方案(试行)》,广西39个紧密型县域医共体试点县将有章可循。《实施方案》提出,为引导优质医疗人才下沉,医共体内县级医疗机构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编制分别核定,由医共体统筹使用;整合建立各成员单位编制资源,建立“人才编制池”,引进的急需紧缺人才向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倾斜。新进在编人员户籍关系可留在医共体牵头医院所在地,人事档案由牵头医院或主管部门统一管理。  相似文献   
74.
紧密型县域医共体,作为县域医共体的“升级版”,进一步夯实了利益共享、责任共担、联系紧密的分工协作机制,为打造更加成熟定型的县域分级诊疗模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政府责任更加清晰。基本建立权责清晰、管理科学、治理完善、运行高效、监督有力的政府办医新体制。通过制定外部治理综合监管清单,进一步转变监管模式、创新监管举措,从单一医疗机构监管转变为对整个医共体监管.  相似文献   
75.
目的了解我国部分典型地区医联体模式下医保总额预付制度改革的做法及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方法采用内容分析法对深圳罗湖、安徽天长、福建尤溪、浙江德清等地医保总额预付制的预付层次、复合支付方式改革、预付标的范围、预付水平设定、结算机制和监督考核等方面的做法进行梳理和深入分析。结果各地区域医联体以人群为总额预算管理单位,对单个供方实行按病种付费、DRG等复合支付方式改革,预付标的范围为医保基金支付费用总额,预付水平主要基于上年度医保基金支出增长、当年医保基金筹资水平或增长率和支出增长率等确定。结论以医联体为单位的总额预付制对供方行为的影响取决于不同管理要素产生的激励约束机制的协同作用,以区域医联体为单位的总额预付制有助于实现整合医疗卫生服务,与国际上基于价值的医保支付制度仍存在一定差距。  相似文献   
76.
目的了解成都西部医联体各级医疗机构医院感染防控构建重要维度的现状,探索医联体医院感染防控体系建设的考核指标,为区域化医联体医院感染防控体系协同网建设提供参考意见。方法采用自制问卷量表,在2017年5月-2018年10月对成都西部医联体机构医务人员、保洁人员进行调查,分析有关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指标的差异。结果本次调查研究涉及到医疗机构90家,二级以上医疗机构19家,基层卫生院71家,占医联体机构94.7%(90/95);调查医务人员910人,保洁人员137人。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及保洁人员在性别、年龄、婚姻状况等方面不存在差异,医务人员的经济收入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级别医疗机构院感部门建设、院感防控信息系统建设、院感防控培训情况、环境清洁情况、院感防控体系认可程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消毒供应中心建设比较无明显差异;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医垃处置能力、多重耐药菌的防控、职业暴露的处置能力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成都西部医联体不同级别医疗机构医院感染防控体系建设水平参差不齐,总体水平较低,医疗机构需要加大对医务人员医院感染防控能力的提升,主管牵头部门应加大医联体内部院感防控体系建设,整合内部资源,为医联体医疗质量安全、健康快速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77.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苏州市立医院充分发挥医联体资源共享优势,紧密协作,主动作为,建立起以医联体助力三级疫情防控网建设新机制。为切实深化后疫情时代下医联体联动模式,医院以开展“社区卫生服务能力提升三年行动计划”为契机,以提高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为核心,以促进分级诊疗为目标,积极探索“市立医院模式”,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全面、连续、优质的医疗服务。  相似文献   
78.
阐述了该院通过开展医联体单位“三基”知识竞赛,兼顾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有效提升基层医师临床技能水平,提高基层医疗机构临床带教能力和推进紧密型医联体建设与发展。在此基础上,提出从构建人才培养机制、发挥核心医院引领作用、完善配套措施和协调机制等方面,促进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提升。  相似文献   
79.
目的:探讨紧密型医联体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的重要作用。方法:对我院发挥紧密型医联体作用助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具体做法进行回顾性分析与总结。结果:在治理体系,政策支持,内涵建设等多方面工作的开展,有效保障和提高了基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能力。结论:紧密型医联体的建设有效促进了分级诊疗制度实施,同时在助力基层社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取得了较好成效。  相似文献   
80.
苏北人民医院紧密托管两家基层医院,经过前期调研、签订协议,派驻干部进驻、成立托管管理理事会。运营过程中,通过延伸苏北人民医院管理模式、提高品牌效应、加强经营管理、落实技术帮扶、加快人才培养、推进医联体信息平台建设。本文分析紧密托管模式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总结经验,提出对策和建议,探索资源共享、互利共赢、同步发展的新型医疗服务体系,以期推动“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有效运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