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45篇
  免费   113篇
  国内免费   76篇
医药卫生   2334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84篇
  2022年   76篇
  2021年   86篇
  2020年   52篇
  2019年   49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53篇
  2015年   58篇
  2014年   77篇
  2013年   91篇
  2012年   113篇
  2011年   103篇
  2010年   95篇
  2009年   97篇
  2008年   119篇
  2007年   95篇
  2006年   94篇
  2005年   97篇
  2004年   78篇
  2003年   83篇
  2002年   78篇
  2001年   92篇
  2000年   93篇
  1999年   75篇
  1998年   63篇
  1997年   58篇
  1996年   51篇
  1995年   46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关浩增  谢萍 《医学文选》2000,19(4):435-436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昼夜变化与心率变异的关系。方法根据60例老年高血压的24小时DCG,用时域分析法心率变异性(HRV)各项指标进行检测,并对照组比较,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按夜间血压下降百分数分为节律正常和节律消失组,并进行比较。结果高血压组HRV各项指标均低于正常组,而节律消失组HRV各项指标低于节律正常组(P〈0.05)。结论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在老年高血压昼夜节律消失的患者中更为严重。  相似文献   
32.
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动态血压的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申源生  施丽芳  陈妙芳 《广东医学》2000,21(12):1024-1025
目的 探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24h动态血压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将57例CHF患者按心功能的受损程度(NYHA分组)分为A组(17例,心功能Ⅱ组)、B组(19例、心功能Ⅲ级)和C组(21例,心功能Ⅳ级);根据病因的不同,分为D组(16例,扩张型心肌病)和E组(41例,非扩张型心肌病);全部患者行24h动态血压(24h ABP)检查,比较A,B,C三组及D、C两组之间平均收缩压、夜间平均收缩压下降率(nsBPR)及24h平均收缩压变异率(24h sBPV)的差异。结果 C组的平均收缩压较A组和B组略低,但三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D组的平均收缩压显著低于E组(P〈0.05)。A,B,C3组的nsBPR减弱或消失,分别占58.8%,88.3%和95.2%,A组与B,C,组的平均收缩压显著低于  相似文献   
33.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肺心病 )是常见心血管疾病 ,危重患者病死率较高。近年来人们发现肺心病患者的临床发作具有典型的生物节律 ,这对临床上治疗用药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为探讨肺心病的死亡昼夜节律 ,现将五年来我院急诊内科和心内科住院期间死亡的肺心病患者资料分析如下。1 资料1995年 7月~ 2 0 0 0年 1月我院急诊内科和心内科共收治肺心病患者 2 87例 ,死亡 66例 ,病死率为2 3%。男 4 2例 ,女 2 4例 ,年龄 4 6~ 88岁 ,平均 ( 68.74± 6.4 3)岁。患者均符合我国 1977年修订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疾病诊断标准 ,并排除其它可能致死的慢性疾病。…  相似文献   
34.
为探讨原发性高血压病人血压昼夜节律消化的意义,我们对63例EH病人做动态血压监测,其中Ⅰ期23例,Ⅱ-Ⅲ期40例,有左室肥厚22例,并以正常20例为对照组。结果:血压昼夜节律消失发生率,EH组高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Ⅱ-Ⅲ期高于Ⅰ期组,有非常显著差异,Ⅰ期高于对照组,但无显著差异。Ⅱ-Ⅲ期中,有LVH组高于无LVH组,但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35.
高血压病动态昼夜节律变化对血粘度及左室结构关系的报道较多 ,但对左心结构及功能方面的报道较少 ,故对此作一探讨。1 材料及方法1.1 材料 选高血压病患者 4 3例。分为动态血压昼夜节律减退组 (A组 ) 2 3例 ,平均年龄 58.3± 10 .5岁 ,男性 13例、女性 10例 ,高血压病Ⅰ期 3例、Ⅱ期13例、Ⅲ期 7例 ;动态血压昼夜节律正常组 (B组 )2 0例 ,平均年龄 53± 7.6岁 ,男性 14例、女性 6例 ,高血压病Ⅰ期 16例、Ⅱ期 4例。高血压病诊断采用WHO制定的标准 ,通过病史、心电图、CT、动态心电图、生化检查及冠脉造影 ,排除冠心病和继发性高…  相似文献   
36.
为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昼夜节律的变化与心率变异的关系,对65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了24h动态血压监测,用时域分析法对心率变异性(HRV)各项指标进行了检测,并与38例正常对照比较。结果:代表心率总变异程度的SDNN(24h正常RR间期标准差),SDANNI(24h5min平均RR间期标准差)明显下降(P<0.05)。按照夜间血压下降百分率将原发性高血压病人分为节律消失组、节律正常组,并分别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发现节律消失组HRV各项指标下降更为显著,SDNN、SDANNI、SDNNI(24h5min正常RR间期标准差均值)不但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也显著低于节律正常组(P<0.05)。说明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节律消失者的心脏自主神经系统功能损害更为严重。  相似文献   
37.
健康人心率变异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率变异性(HRV)分析是一种无创性检测心脏自主神经张力的方法,对指导疾病的治疗及某些疾病的预后判断有重要价值,它受多种因素的影响。HRV测定由于操作方法、仪器、指标不尽相同,缺乏可比性,目前国内尚缺乏统一的正常值,为此,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委会HRV专题对策组于1997 年参考了欧美两会拟定的标准化方案[1] 制定了全国HRV分析研究协作组研究方案,并几经修改完善[2] 。作为该协作成员之一,该研究进行了健康人的HRV时域和频域指标的测定。初步探讨了性别、年龄、昼夜等因素对健康人HRV的影响。  相似文献   
38.
测定了小鼠外周血T淋巴细胞中cAMP和cGMP含量及其比值的昼夜节律各峰值时相分别位于12:20时、01:12时和13:04时,经5.0Gyγ-射线照射后,cAMP含量升高,cGMP一降低,cAMP/cGMP比值增大。而0.5Gy照射引起比值下降。这些变化在04:00时较为明显,而在12:00时则观察不到,表现出明显的昼夜时相差异。另一方面,照射后cAMP/cGMP比值节律的峰值位相发生延迟或提前  相似文献   
39.
采用6×6拉丁方实验设计。分别在子时(00∶00)、寅时(04∶00)、辰时(08∶00)、午时(12∶00)、申时(16∶00)、戍时(20∶00)电针正常人的内关穴和手三阴经五输穴。结果发现,(1)电针内关和手三阴经五输穴,对各免疫指标影响的差异不明显。(2)不同时辰电针内关和手三阴经五输穴对正常人的免疫功能有着效应差异,其中肺经组针刺前、针刺后的RFER和RFIR,心经组针刺前、针刺后的E花环抑制因子,心包经组针刺前、针刺后的RFER和RFIR以及RFER的针刺前后差值在不同时辰之间的差异都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和P<0.0001)。(3)不同青年人对针灸效应之间具有一定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40.
王随安 《江西医药》2005,40(9):578-580
国内外大量临床研究资料表明,人体的生理和病理变化有昼夜节律性波动现象,如胃酸分泌、糖皮质激素分泌、醛固醇合成、哮喘发作等。根据疾病的昼夜节律性波动现象,选择最佳服药时间,达到最佳疗效并可避免某些不良反应。现总结归类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