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8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2篇
医药卫生   787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59篇
  2006年   61篇
  2005年   68篇
  2004年   58篇
  2003年   64篇
  2002年   70篇
  2001年   54篇
  2000年   53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1.
抑肽酶对肝缺血再灌注过程中兔血小板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原位肝移植手术过程中,新肝期前后凝血功能改变最为严重,往往需要大量血浆与凝血因子输注,提示机体在无肝脏状态下及缺血后再灌注的肝脏可能对凝血功能有很大影响。在凝血的诸多因素中,血小板和凝血关系尤为密切。肝缺血再灌注是肝移植的主要病理生理过程之一,因此,本研究拟采用肝缺血再灌注模型探讨再灌注前后血小板功能及糖蛋白变化,及应用抑肽酶后血小板功能的改变。  相似文献   
12.
抑肽酶对大鼠血肿周围脑组织炎症反应和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通过抑肽酶干预,研究大鼠血肿周围脑组织炎症和细胞凋亡的关系,以探讨脑出血后继发性损伤的机制.方法 采用立体定向手术脑尾状核胶原酶注射诱导大鼠脑出血模型,用抑肽酶进行干预,于不同时相点测定TUNEL阳性细胞,用组织病理学HE染色观察不同时相点的炎症浸润情况,用免疫组织化学测定IL-1β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模型组TUNEL阳性细胞造模后6h即出现,24h明显增加,3d达到高峰,7d时仍有较多表达;HE染色见6h血肿内及周围有少量散在白细胞,24h明显增加,48h到高峰,3d时稍减少,7d时仍有较多的白细胞浸润.模型组血肿周围脑组织的IL-1β阳性细胞数在6h即有增加,48h左右达高峰;抑肽酶组与模型组比较,TUNEL阳性细胞在24h、48h、72h时明显减少(P<0.01);HE染色可见浸润白细胞数目在24h、48h、72h时明显减少(P<0.01).抑肽酶组IL-1β相应各时间点的阳性表达明显减少,尤以48h、72h较为明显.结论抑肽酶能明显抑制脑出血后的炎症反应和细胞凋亡;而抑制炎症反应很可能是减少脑出血神经细胞凋亡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抑肽酶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CABG)患者术中、术后血浆内皮素-1(ET-1)、白介素-8(IL-8)的影响。方法:40例CABG患者分为两组,抑肽酶组体外循环预充液中加入抑肽酶﹙6万kU/kg﹚,对照组不加。放免法测定两组血浆ET-1、IL-8水平。结果:两组体外循环前血浆ET-1、IL-8水平差异无显著性,以后各时点抑肽酶组血浆ET-1、IL-8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阻断前血浆ET-1水平达到高峰,开放30min时血浆内皮素水平出现第二个高峰,以后逐渐下降,术后6h抑肽酶组血浆内皮素水平仍显著低于对照组,血浆IL-8水平于开放60min达到高峰,以后逐渐下降。结论:体外循环及缺血再灌注是导致ET-1、IL-8释放的直接因素,抑肽酶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4.
我院2003年8~12月在应用抑肽酶时遇2例严重过敏反应,经及时救治后恢复正常,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抑肽酶对二尖瓣置换术患者围体外循环(CPB)期心肌细胞及心肌血管内皮细胞上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VCAM-1)表达及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择期二尖瓣置换术患者30例,年龄24~59岁,体重46~73 kg,心功能分级Ⅱ级或Ⅲ级,随机分为2组(n=15):对照组和抑肽酶组,抑肽酶组于CPB转机前,预充液中加入抑肽酶300万KIU,对照组则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分别于CPB前和CPB停止时取右心房心肌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染色,检测心肌细胞和心肌血管内皮细胞上ICAM-1、VCAM-1的表达,采用病理图像分析系统对ICAM-1、VCAM-1表达的灰度值作定量分析,采用TUNEL法检测凋亡心肌细胞。结果抑肽酶组CPB停止时ICAM-1、VCAM-1的表达低于对照组(P〈0.01);2组CPB停止时心肌细胞凋亡指数较CPB前增高(P〈0.05),抑肽酶组CPB停止时心肌细胞凋亡指数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预充液中加入抑肽酶300万KIU可抑制二尖瓣置换术患者CPB期间心肌细胞和心肌血管内皮细胞ICAM-1、VCAM-1的表达及心肌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16.
抑肽酶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抑肽酶(aprotinin)是数十年前就用于治疗胰腺炎的老药,1986年经英国国家心肺研究所(National Heart and Lung Institute)的心外科医师研究证实,抑肽酶为非特异性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可抑制Ⅻ因子的激活,抑制纤溶,保护血小板Ⅱa/mb蛋白,手术开始缓慢给予200万KIU抑肽酶后,每小时给予50万KIU,体外循环预充液中加入200万KIU,可使体外循环下心脏直视手术的失血量减少46%左右。1993年抑肽酶经拜尔医药保健有限公司引进我国,随后,国产抑肽酶问世。自20世纪90年代,国内外越来越多地将大剂量抑肽酶应用于体外循环下心脏手术和大出血的手术,主要目的是减少术中出血量,其应用已经被列入许多国家的临床规范,也不乏严谨研究支持其安全性。不仅如此,还有许多实验和试验表明,给予上述大剂量抑肽酶还可以有效地抑制炎性反应,保护缺血器官,本期发表的抑肽酶器官保护效应的文章,亦属此类。  相似文献   
17.
体外循环中自体放血及加用抑肽酶减少术后失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外循环(CPB)术后的失血是心脏外科严重的问题。采用自体放血及回输、预冲液中加入抑肽酶、术后心包腔内表面加抑肽酶等综合方法,观察CPB术后失血量变化。方法:A组42例病人采用上述综合方法,B组34例病人为对照组。结果:A组术后失血及输血量明显低于B组。结论:自体放血、回输,体外循环预冲液中加入抑肽酶及关胸前心脏表面加用小量抑肽酶可明显减少术后失血及输血量。  相似文献   
18.
抑肽酶致急性肾功能衰竭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病例】男 ,4 9a。临床诊断为感染性心内膜炎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心功能Ⅲ级。入院后查体 :t38 5℃ ,WBC 12× 10 9·L- 1,Cr和BUN均正常。经治疗后患者体温下降至正常 ,WBC记数正常后在全麻体外循环下行主动脉瓣置换术 ,手术过程顺利。患者由于长期感染加之体外循环导致切口广泛渗血 ,BP 10 0 / 6 0mmHg(1mmHg =0 133kPa) ,CVP 6cmH2 O ,给予输入新鲜血浆和全血补充血容量 ,并由中心静脉 2 0min内泵入 1390U的抑肽酶 (商品名 :赫泰林 ,丽珠集团丽宝生物化学制药有限集团 ,批号0 2 0 5 0 1 2 ,每瓶 2 78U)。泵入后患者尿量 <0 …  相似文献   
19.
抑肽酶用于减少颅脑手术出血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抑肽酶是一种新型止血药 ,较之以往其他止血药具有全面保护凝血系统、抑制纤溶和补体系统的优点 ,近年国内外已成功将其应用于心内直视手术止血 ,效果显著。我院自1999年 2月起 ,在颅脑手术中使用该药止血 ,收效明显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无凝血系统疾病 2 0 0例颅脑手术病人 ,分为A、B两组 ,每组 10 0例。A组 :使用抑肽酶 ,男 6 8例 ,女 32例 ;年龄 4 2± 12岁 ;体重 6 0± 16kg ;手术时间 190± 30min。B组 :未用任何止血药 ,男 70例 ,女 30例 ;年龄39± 15岁 ;体重 5 8± 13kg ;手术时间 2 10±…  相似文献   
20.
抑肽酶对成年豚鼠心肌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索抑肽酶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建立离体心脏顺行灌注后左心做功模型,20只成年豚鼠随机分为A、B两组,分别以4℃St.ThomasHospitalcardioplegicsolutionNo.2(STS)和STS+抑肽酶(150KIumLSTS)为心停搏液,测定缺血(90分钟,20℃)前、后和再灌注(60分钟)时心脏动力学指标,心肌腺苷酸和丙二醛含量,并行心肌电镜观察。结果:B组再灌注后的心功能恢复,腺苷酸贮备和超微结构的改善明显高于或优于A组,而丙二醛含量显著低于A组(P<0.05)。结论:抑肽酶加入STS中可减少氧自由基产生,对成年豚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