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28篇
  免费   94篇
  国内免费   42篇
医药卫生   2764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44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60篇
  2020年   78篇
  2019年   97篇
  2018年   56篇
  2017年   131篇
  2016年   151篇
  2015年   145篇
  2014年   219篇
  2013年   158篇
  2012年   142篇
  2011年   120篇
  2010年   108篇
  2009年   78篇
  2008年   104篇
  2007年   69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106篇
  2004年   143篇
  2003年   187篇
  2002年   121篇
  2001年   95篇
  2000年   91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谢树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24(5):1151-1152
随机将我院收治的Ⅱ型糖尿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早晚餐前30min注射优泌林70/30,治疗组早晚餐前注射优泌乐50,两组均治疗10d,比较两组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后血糖的比较:观察组患者血糖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Hbalc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优泌乐50治疗Ⅱ型糖尿病能够有效控制血糖,并且对降低低血糖事件的发生也具有重要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2.
目的分析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a(TNF-a)用于高血压脑出血早期预警分级的可行性,为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及预防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3-09—2015-03我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高血压伴脑出血者纳入A组(45例),单纯高血压者纳入B组(45例),采用双抗体夹心法(ELISA)测定发病后第1天、3天、7天、15天血清IL?6及TNF-a水平,并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统计分析IL-6、TNF-a水平对高血压脑出血早期分级预测价值。结果发病后1d、3dA组IL-6、TNF-a水平较B组显著升高(P0.05),第7天、15天2组IL-6、TNF-a水平均下降(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IL-6、TNF-a浓度对高血压脑出血早期分级均具有显著预测价值,且其预测价值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IL-6、TNF-a可作为高血压脑出血早期预警分级指标,值得在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83.
目的:研究并分析瘢痕子宫再生育阴道试产的可行性.方法:收集瘢痕子宫再生育孕妇共97例临床资料,按照分娩方式分为阴道分娩组(42例)和剖宫产组(55例),将两组产后24小时出血量、新生儿体重、产褥感染以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相较于剖宫产组,阴道分娩组产后24小时出血量更低(P<0.05);但就新生儿体重、产褥感染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而言,两组无显著差异(P均>0.05).结论:瘢痕子宫再生育孕妇必须经过临床严密监测和仔细筛选,能够进行阴道分娩,且有助于减少产后出血量,降低剖宫产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4.
目的 探讨疤痕子宫再次妊娠者行阴道分娩的可行性.方法 将该院2011年1月-2014年6月接收的疤痕子宫再次妊娠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设为观察组,另选同期该院接收的非疤痕子宫妊娠且行阴道分娩者10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产时出血量、产程时间、住院时间、新生儿Apgar评分以及子宫破裂发生率情况.结果 观察组56例患者中48例阴道试产成功,成功率为85.7%;对照组与观察组的产时出血量、产程时间、住院时间、新生儿Apgar评分分别为(118.31±25.61)mL与(117.41±23.78)mL、(8.87±1.33)h与(8.67±1.55)h、(5.82±1.62)d与(5.74±1.53)d、(9.33±0.51)分与(9.35±0.44)分,组间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未见子宫破裂出现.结论 疤痕子宫再次妊娠者行阴道分娩安全可行,但在具体的实施中要求医生掌握相关适应证,及时与家属进行沟通,产时加大注意,避免出现难产等不良现象.  相似文献   
85.
目的:探究依那普利和人胰岛素联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价值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4月~2014年4月收住在我院内分泌科被确诊为糖尿病肾病的1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数据,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实验组在基础治疗之上再加入依那普利和人胰岛素进行治疗,对照组则仅仅采用除血管扩张素转换酶抑制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结果及临床价值。结果实验组的痊愈率为55.00%,显效率为20.00%,有效率为23.33%,总有效率为98.33%,对照组的痊愈率为30.00%,显效率为36.67%,有效率为23.33%,总有效率为83.33%,实验组高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依那普利和人胰岛素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效果显著,具有可行性强、副作用较少等优势,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86.
目的:探讨Santulli肠造瘘术用于早期高位小肠瘘患儿中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选取60例早期高位小肠瘘患儿,随机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n=30)。对照组患儿采取常规治疗方案,研究组患儿给予Santulli肠造瘘术治疗方案,观察2组患儿的临床效果,分析Santulli肠造瘘术治疗的安全性与可行性。结果研究组患儿临床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Santulli肠造瘘术治疗早期高位小肠瘘具有一定的安全性。研究组治疗后,患者满意人数15例,基本满意13例,满意率93.3%,对照组治疗后,满意人数10例,基本满意人数8例,满意率60.0%,2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术后造口引流量达到(760.00±107.56)mL/d,术后并发症患者为12例,较对照组并发症人数有所减少,并发症发生几率较低(P<0.05),且研究组术后关瘘时间为15 d,有效缩短了手术治疗时间(P<0.05),提高了手术成功率。结论对于早期高位小肠瘘患儿采用Santulli肠造瘘术治疗,不仅能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还可提高临床治疗中的安全性,临床治疗早期高位小肠瘘采取Santulli肠造瘘术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7.
目的:分析卡培他滨单药治疗老年大肠癌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老年大肠癌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应用卡培他滨进行治疗,剂量1500mg/m2,服用2周后停药1周,以3周为1个周期,观察治疗6个周期后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40例患者中完全缓解2.5%,部分缓解32.5%,稳定37.5%,进展27.5%,治疗有效率35.0%,临床控制率72.5%,不良反应中骨髓抑制、腹泻腹痛、疲劳虚弱和手足综合征发生率较高。结论卡培他滨单药治疗老年大肠癌效果好,具有较高可行性与安全性,有助于提升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88.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呼吸衰竭应用血管再通、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和机械通气联合治疗的可行性。方法选择50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呼吸衰竭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这些患者分为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给予对照组患者主动脉球囊反博(IABP)、机械通气联合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血管再通、IABP和机械通气联合治疗,然后对2组患者的多巴胺等血管活性药物使用剂量、平均动脉压(MAP)、心脏指数(CI)及尿量、动脉血氧分压(PaO2)、好转情况、住ICU时间、病死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CI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但MAP、尿量、PaO2、血管活性药物用量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病死率[20.0%(5/25)]明显低于对照组[56.0%(14/25)](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呼吸衰竭应用血管再通、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和机械通气联合治疗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89.
目的:观察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腋静脉的解剖特征,并探讨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CRTD)中经腋静脉途径植入左室导线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5年2月行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或CRTD)患者59例,根据左室导线植入径路分为腋静脉组(n=23)和锁骨下静脉组(n=36),比较两种径路左室导线植入时间?参数及相关并发症;同期选择新植入双腔起搏器(DDD)患者67例,所有患者术前行腋静脉造影,比较慢性心力衰竭和正常心脏结构患者腋静脉内径的差异?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植入CRT/CRTD和DDD装置?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组和双腔起搏器组腋静脉解剖结构相似,两组间腋静脉内径无统计学差异[(10.77 ± 2.19)mm vs (10.11 ± 2.02)mm,P > 0.05];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经腋静脉径路和经锁骨下静脉径路植入左室导线的时间?植入并发症无统计学差异(P > 0.05);右房?右室?左室导线的阈值?感知?阻抗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 > 0.05)?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腋静脉内径无明显异常,心脏再同步化治疗中经腋静脉径路植入左室导线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90.
目的 :分析华东某省实现"十二五"期间"期望寿命增加1岁"的可行性,并提出相应的工作策略。方法 :收集华东某省2011—2015年人口预测资料、1950—2010年分年龄组的人口、发病和死亡数据资料,利用简略寿命表法、时间序列分析等思路和方法,分析2010—2015年间期望寿命的变化幅度,明确规划目标的实现程度;通过改变防控工作力度,预测实现规划目标的可行途径。结果 :自然趋势下,华东某省2010—2015年期望寿命将增加0.86岁,距规划目标还有0.14岁的差距;通过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整体加强0.3%、心脏病防控加强8%、脑血管病防控加强6%、肿瘤防控加强6%、意外伤害防控加强4%等途径可弥补0.14岁的差距,实现规划目标。结论 :加强慢性病和意外伤害防控是未来期望寿命再提升的主要源泉和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