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371篇
  免费   1216篇
  国内免费   1762篇
医药卫生   26349篇
  2024年   41篇
  2023年   200篇
  2022年   200篇
  2021年   246篇
  2020年   253篇
  2019年   291篇
  2018年   148篇
  2017年   287篇
  2016年   355篇
  2015年   427篇
  2014年   627篇
  2013年   677篇
  2012年   1051篇
  2011年   1312篇
  2010年   1072篇
  2009年   1213篇
  2008年   1335篇
  2007年   1415篇
  2006年   1657篇
  2005年   1705篇
  2004年   1743篇
  2003年   1658篇
  2002年   1684篇
  2001年   1571篇
  2000年   1434篇
  1999年   1384篇
  1998年   998篇
  1997年   625篇
  1996年   403篇
  1995年   225篇
  1994年   93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 评估支气管镜检查对老年患者呼出气一氧化氮浓度(exhaled nitric oxide,FeNO)的影响.方法 2013年1月-2013年12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呼吸科住院诊治的接受支气管镜检查的老年患者55例,其中男性32例,女性23例,平均(68.8±8.1)岁,分别于支气管镜检查前,检查后1、2、3和24h测定FeNO值.结果 支气管镜检查前FeNO的平均值为(21.7±3.1) ppb.在支气管镜检查后1h时FeNO显著减少到(14.8±2.1)ppb,P<0.01.FeNO在2h时达到其最低点(14.2±2.3)ppb,P<0.01.在24 h时,FeNO值为(22.4±2.9) ppb,P=0.73,与支气管镜检查前无明显差异.结论 目前导致FeNO短暂的下降,但机制目前仍不清楚.原因可能与利多卡因的使用和过度通气及咳嗽有关.  相似文献   
992.
目的探讨高脂高糖饮食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水通道蛋白1(AQP-1)mRNA与NO表达的影响,及其在加重尿钠排泄中的作用。方法 6周龄雄性SHR 24只随机分为高脂高糖组12只和普通饲料组12只,第8、12周末观察高脂高糖饮食对其NO、尿钠排泄等的影响,并计算肾质量指数。12周末RT-PCR检测肾脏AQP-1mRNA表达。结果与普通饲料组比较,高脂高糖组第8、12周末血压、血浆NO、肾脏尿钠排泄量明显降低(P<0.05),12周末肾组织AQP-1mRNA表达明显降低[(0.54±0.07)vs(1.28±0.39),P<0.01],第12周末肾质量指数明显升高[(3.40±2.00)mg/g vs(2.30±1.00)mg/g,P<0.05]。结论长期高脂高糖饮食可加重SHR肾脏损害,其机制可能与内源性NO合成降低、肾脏AQP-1mRNA表达降低相关。  相似文献   
993.
目的探讨血清脂联素,NO及内皮素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DPN)中的作用及其相关性。方法选择糖尿病患者及健康体检者88例,采用病例-对照方法研究,分为3组,其中DPN患者30例为DPN组,单纯糖尿病患者28例为糖尿病组,健康体检者30例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测定受试者血清脂联素水平,硝酸还原酶法测定血清NO水平,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内皮素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DPN组及糖尿病组血清脂联素和NO水平明显降低,血浆内皮素水平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糖尿病组比较,DPN组血清脂联素和NO水平明显降低(P<0.05),血浆内皮素水平明显升高(P<0.01)。DPN组脂联素与NO呈正相关(r=0.423,P<0.05),NO与内皮素呈负相关(r=-0.440,P<0.05),脂联素与内皮素不相关(r=-0.159,P>0.05);糖尿病组及对照组中脂联素与NO及内皮素不相关(P>0.05)。结论血清脂联素和NO水平降低及内皮素水平增高可能参与了DPN的发病过程,NO作用可能与脂联素的调控有关。  相似文献   
994.
刘冀  王晓宇  孙杨  郭秀英  庞胤 《解剖学报》2014,45(2):181-184
目的观察肝性脑病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大鼠脑海马CA3区神经元的变化及一氧化氮合酶(NOS)的表达;探讨海马CA3区神经元的形态学改变及一氧化氮(NO)在肝性脑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雄性大鼠50只,实验开始前所有动物均进行莫里斯水迷宫测试,之后将动物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9周后建立CCL4肝性脑病模型,分别取两组大鼠海马组织进行尼氏染色及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黄递酶(NADPH-d),染色。结果尼氏染色发现,实验组大鼠海马神经元数目减少、染色较浅,胞质内尼氏体减少或消失;NADPH-d染色发现,实验组可见粗大轴突着色,树突联系广泛;对照组则少有粗大轴突着色,树突间联系不如实验组广泛。实验组NOS阳性神经元染色较对照组深,为紫蓝或深蓝色(强阳性及阳性),且阳性神经元数目较多;而对照组染色浅淡,呈浅蓝或与背景同色,为弱阳性。结论肝性脑病时海马受到损伤,NO可能介导了神经元的损伤并参与了肝硬化和肝性脑病的发病,血氨升高是肝性脑病(HE)致病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探讨H2S、NO对早产胎兔动脉导管的作用及其相互影响,进一步探索动脉导管开放与关闭的病理生理机制、意义及其影响因素,为临床上全面认识动脉导管的开放与关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孕21d日本大耳白兔24只随机分成四组:空白对照组及三个处理组,处理组待孕龄23d和25d时分别腹腔注射以不同剂量的一氧化氮前体-硝普钠,待孕龄26d时解剖孕兔取胎兔,胎兔心脏取血1mL后立即解剖胎兔取动脉导管组织,进行实验。结果随着注射硝普钠浓度的增加,胎兔血浆中硫化氢含量、动脉导管组织CSEmRNA表达量均逐渐随注射剂量的增加而增加。各组间相比较,P<0.01,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早产兔血浆中有H2S存在,早产兔动脉导管组织中存在CSEmRNA表达;给孕兔注射不同剂量硝普钠(在一定范围内)对早产兔动脉导管中H2S/CSE体系具有浓度依赖性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96.
心血管疾病和癌症是最常见的慢性疾病,经常共存和互相依赖[1]。但目前我国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率和病死率处于上升趋势,且其病死率高于肿瘤和其他疾病,位居我国第一位,占居民疾病死亡构成比的40%以上[2]。冠状动脉疾病是影响全球人群的主要心血管疾病之一[3]。是冠状动脉壁富含胆固醇的斑块积聚所致,在炎症的作用下,冠状动脉斑块破裂或侵蚀,导致血栓形成和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的发生[4]。  相似文献   
997.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炎症表型与血清miR-146a和miR-155表达的相关性。方法 179例研究对象根据炎症表型分为粒细胞缺乏型、嗜酸性粒细胞型、嗜中性粒细胞型、混合粒细胞型四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qRT-PCR)检测血清miR-146a、miR-155表达水平,检测受试者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血清髓过氧化物酶(MPO)、C反应蛋白(CRP)水平,并分析血清miR-146a、miR-155水平与患者炎症表型的相关性。结果与粒细胞缺乏型相比,嗜酸性粒细胞型血清FeNO、miR-146a水平显著升高(P0.05),嗜中性粒细胞型MPO、CRP、miR-155水平显著升高(P0.05),混合粒细胞型FeNO、MPO、CRP、miR-146a、miR-155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与嗜中性粒细胞型相比,嗜酸性粒细胞型、混合粒细胞型FeNO、miR-146a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嗜酸性粒细胞相比,嗜中性粒细胞型、混合粒细胞型MPO、CRP、miR-155水平显著升高(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嗜酸性粒细胞型患者中,miR-146a水平与FeNO呈正相关(P0.05);嗜中性粒细胞型患者中,miR-155水平与MPO、CRP水平呈正相关(P0.05),混合粒细胞型患者中miR-146a、miR-155水平与FeNO、MPO、CRP水平均呈正相关(P0.05),粒细胞缺乏型患者中,miR-146a、miR-155水平与FeNO、MPO、CRP水平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血清miR-146a、miR-155水平与COPD患者炎症表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98.
肾脏是机体重要的脏器之一,具有排泄和部分内分泌功能,对体内正常生理状态的维持至关重要。L-精氨酸是体内合成一氧化氮(NO)等分子的前体,可以通过血管活性因子NO参与细胞内和细胞间的信号传递,对维持肾脏正常生理功能十分重要。α1-肾上腺素能受体(α1-AR)介导交感神经对机体心脏、血管、神经系统等进行调节,血管平滑肌中分布的α1-AR主要介导血管收缩。研究显示肾衰竭、糖尿病、高血压和左心室肥大等疾病状态的大鼠α1-AR对激动剂的反应性降低,反应性的变化影响肾血管舒缩、肾血流动力学状态与肾血管张力等,从而参与肾功能的调节。本文通过阐述NO与α1-AR的作用方式及其对肾功能调节的影响,进而分析L-精氨酸提高α1-AR对激动剂反应性的途径,为临床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999.
目的观察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质丝氨酸/苏氨酸激酶(AKt)-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 NOS)信号转导通路在硫化氢(H2S)抑制内皮素-1(endothelin-1,ET-1)诱导心肌肥大过程中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原代心肌细胞,将其随机分为6组,每组4孔,1对照组:加入等体积无血清的DMEM培养基;2肥大(ET-1)组:加入终浓度为10-8 mol/L的ET-1;剩余4组为实验组,各组分别加入不同终浓度的H2S供体-Na HS:310-15 M Na HS组:加入10-15 mol/L Na HS+10-8 mol/l ET-1;410-14 M Na HS组:加入10-14 mol/L Na HS+10-8 mol/L ET-1;510-13 M Na HS组:加入10-13 mol/L Na HS+10-8 mol/L ET-1;610-12 M Na HS组:加入10-12 mol/L Na HS+10-8 mol/L ET-1。上述各组药物分别刺激24 h后测定心肌细胞表面积、细胞总蛋白含量、培养液NO含量,RT-PCR检测心肌细胞心房利钠肽(atrial natriuretic peptide,ANP)、脑钠肽(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BNP)、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3-kinase,PI3K)、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PKB/AKt)、e NOS m RNA水平,Western Blot技术检测总AKt和磷酸化AKt蛋白表达含量。结果肥大(ET-1)组的心肌细胞表面积(1933.80±143.06)和细胞总蛋白含量(367.51±25.9)均高于对照组(787.27±107.66,218.55±21.28,P0.05),ANP及BNP m RNA的表达量也明显增加(P0.05),但PI3K、AKt、e NOS m RNA表达水平,磷酸化AKt程度和NO的释放量(4.60±0.73)低于对照组(8.63±0.30,P0.05),各实验组给予不同浓度Na HS刺激后能够浓度依赖性的抑制这种肥大效应(P0.05),同时上调了PI3K/AKt/e NOS通路各信号分子的表达量(P0.05)。结论 H2S对ET-1诱导的心肌肥大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这种作用可能与激活PI3K-AKt-e NOS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0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