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287篇
  免费   3662篇
  国内免费   4023篇
医药卫生   80972篇
  2024年   546篇
  2023年   1828篇
  2022年   1616篇
  2021年   1804篇
  2020年   1517篇
  2019年   2139篇
  2018年   1015篇
  2017年   1895篇
  2016年   1888篇
  2015年   2195篇
  2014年   3613篇
  2013年   3766篇
  2012年   4416篇
  2011年   5124篇
  2010年   5112篇
  2009年   5338篇
  2008年   5322篇
  2007年   4234篇
  2006年   4069篇
  2005年   4252篇
  2004年   3590篇
  2003年   3849篇
  2002年   1977篇
  2001年   1650篇
  2000年   1297篇
  1999年   1062篇
  1998年   826篇
  1997年   693篇
  1996年   680篇
  1995年   582篇
  1994年   568篇
  1993年   475篇
  1992年   400篇
  1991年   377篇
  1990年   330篇
  1989年   280篇
  1988年   217篇
  1987年   135篇
  1986年   114篇
  1985年   102篇
  1984年   22篇
  1983年   33篇
  1982年   23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目的 :研究质粒pUC19是否为头孢哌酮抗性基因 (CPZr)分子克隆的理想载体。方法 :氯化钙法将质粒pUC19转化至工程菌E .coliDH5获得pUC19转化菌 ;采用试管二倍液体稀释法进行pUC19转化菌对 2 5种抗生素的敏感性测定 ;鸟枪法克隆耐药质粒pFC片段到载体pUC19获得含有CPZr 的重组质粒。结果 :pUC19转化菌对氨苄青霉素高度耐药 (MIC >2 5 6 μg/ml) ,对第一代头孢菌素中度耐药 ,对第二代头孢菌素中的头孢孟多耐药 ,而对头孢呋新敏感 ,在第三代头孢菌素中只对头孢哌酮耐药 (MIC ,6 4μg/ml) ,对其他第三代头孢菌素及 β 内酰胺酶抑制剂均高度敏感 ,同时敏感性测定结果还发现pUC19转化菌对氟喹诺酮类和氨基糖甙类抗性素均敏感。pUC19作为载体克隆到含有头孢哌酮抗性基因 (CPZr)的重组质粒少 ,克隆效率低 ,未能达到预期的目标。结论 :pUC19不适合作为CPZr 的克隆载体。  相似文献   
992.
目的 研究β-淀粉样蛋白(βAP)对衰老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及海马Na^ -K^ ATP酶活性的影响。方法 用D-半乳糖(D-gal)建立衰老动物模型,海马内微注射βAP,检测各组大鼠Y-迷宫分辨学习和一次性被动回避反应的变化,并测定海马 Na^ -K^ ATP酶活性。结果 D-gal-βAP组学习记忆能力,与其他各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Na^ -K^ ATP酶组(P<0.05)。与NS+NS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βAP与D-gal联合使用可导致脑海马自由基损伤加重 ,学习记忆能力显著减弱,海马Na^ -K^ ATP酶活性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993.
烟雾吸入伤后肺泡上皮液体清除机能的变化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察烟雾吸入伤后肺泡上皮液体清除功能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Wistar大鼠 4 2只 ,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 (C组 )、烟雾致伤组 (I组 )、阿咪洛利组 (A组 )、哇巴因组 (O组 )、阿咪洛利加哇巴因组 (AO组 )和特普他林组 (T组 )。采用大鼠烟雾吸入伤模型。伤后 2 4h测定肺泡内液体清除率 (ALC)、总肺水量 (TLW )和肺血管外肺水量 (EVLW )。结果 :I组ALC降低 4 6.8% ,TLW和EVLW进一步增加 ;AO组ALC则降至最低点 ,TLW和EVLW升至最高点。而T组ALC明显增高 ,TLW和EVLW显著减少。ALC与TLW和EVLW之间显著相关。结论 :肺泡上皮液体清除功能障碍是烟雾吸入伤后早期肺水肿形成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994.
探讨益肾活血泄浊汤及脂多糖 (LPS)对大鼠系膜细胞转化生长因子 β(TGF β)mRNA表达的影响。采用体外培养大鼠系膜细胞方法 ,分为益肾活血泄浊汤血清组、LPS病理组及空白组 ,并应用反转录多聚酶链反应技术 (RT PCR) ,观察TGF β1mRNA在各组间的表达情况。结果 :与空白组相比 ,LPS可显著刺激TGF β1的表达 ,而中药血清组较LPS组明显减弱。结论 :益肾活血泄浊汤能够显著降低转化生长因子 β1在系膜细胞中的表达。  相似文献   
995.
南方菟丝子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自南方菟丝子的干燥成熟种子中分得了 13个化合物 ,鉴定了其中 10个化合物的化学结构 ,分别是 :①β -谷甾醇 ;②芝麻素 ;③棕榈酸 ;④饱和脂肪酸混和物 ;⑤山奈酚 ;⑥槲皮素 ;⑦紫云英甙 ;⑧金丝桃甙 ;⑨咖啡酸 ;⑩槲皮素 - 3-O - β -D -半乳糖 (2 - 1) β -D -芹糖甙。其中 2、3、5、8、9、10系首次自该植物中分得 ,2为本属植物首次获得  相似文献   
996.
目的 :构建表达 β -半乳糖苷酶 (β -gal)的重组腺病毒 ,以期为再狭窄的基因治疗研究提供一个对照载体和为腺病毒介导的基因转移的安全性、可行性、转染效率的研究提供一有用的工具。方法 :采用基因重组方法构建穿梭质粒pAd - β -gal,通过同源重组法制备出重组腺病毒Ad - β -gal,转染的 2 93细胞用X -gal染色鉴定Ad - β-gal的正确与否。通过测定 2 6 0nm的紫外光吸收值估计病毒高度。原代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采用组织块培养法。Ad - β -gal以 10 0moi感染VSMCs并行X -gal染色 ,以观察 β -gal在VSMCs中的表达情况。 结果 :成功构建了pAd - β -gal穿梭质粒和Ad - β -gal重组腺病毒 ,转染的 2 93细胞和VSMCs经X -gal染为蓝色 ,病毒浓度为 9× 10 11pfu/ml,以 10 0moiAd - β-gal转染VSMCs,其转染效率接近 10 0 %。结论 :表达 β -gal的重组腺病毒构建成功 ,并在VSMCs中得到有效表达 ,本研究为将来再狭窄基因治疗研究提供了一对照载体 ,也为腺病毒介导的基因转移的安全性、可行性、有效性的研究提供了一有用的工具。  相似文献   
997.
β地中海贫血的基因型与临床表现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荣宁  苏承武  梁荣  梁徐 《河北医学》2000,6(12):1066-1068
目的:进一步弄清β地中海贫血的基因型与临床表现的关系。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结合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斑点杂交方法,检测了四例β地中海贫血患者的基因突变类型,并观察了他们的临床表现,进行文献复习。结果:基因突变型-28(A→T)/41-42(-TTCT)、-28纯合子、β地中海贫血同时复合α地中海贫血基因突变等的患者临床症状及贫血程度较轻。  相似文献   
998.
目的 :研究血清癌胚抗原 (CEA)、β2-微球蛋白 (β2-MG)和血清铁蛋白 (SF)测定对大肠癌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RIA)检测31例大肠癌患者和30例结肠炎患者血清CEA、β2-MG、SF的含量。结果 :大肠癌3项标记物测定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1),3项标记物联合检测 ,其敏感性、特异性和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0.3 %、76.6 %、83.6%。结论 :血清CEA、β2-MG、SF测定对大肠癌诊断具有临床意义 ,3项标记物联合检测可提高大肠癌诊断的敏感性和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999.
目的 :观察中药莪术有效提取物 β -榄香烯术前区域动脉灌注对乳腺癌组织的抑制作用及其对细胞凋亡和增殖的影响。方法 :临床观察给药后肿块的改变并应用末端转移酶介导的脱氧核苷酸末端标记法(TUNEL法 )和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免疫组化检测方法 ,观察术前 β -榄香烯治疗组 14例和一期手术组 17例乳腺癌标本的凋亡指数、增殖指数和分裂指数的差异。结果 :β -榄香烯治疗组凋亡指数 (7.97±1.50 )明显高于一期手术对照组 (2 .2 6± 0 .4 9) ,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β -榄香烯治疗组增殖细胞核抗原指数 (4 4 .54± 9.99)与对照组 (4 2 .80± 6 .78)比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治疗组的分裂指数(3.92± 1.4 4 )与对照组 (3.88± 1.0 8)比 ,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14例术前 β -榄香烯治疗组等级相关分析凋亡指数与肿块缩小程度呈正相关 (r=- 0 .72 9)。结论 :给乳腺癌患者术前区域动脉灌注 β -榄香烯可缩小乳腺癌局部肿块其机理可能与诱导乳腺癌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000.
肝纤维化是慢性肝病患者发展至肝硬化的必然过程,早期诊断极为重要,可延缓或阻断病情的发展,我们通过周期检测慢性肝炎及肝硬化患者血清sICAM-1和TGF-β1水平,探讨两者与慢性肝病患者肝纤维化及肝损害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