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90篇
  免费   137篇
  国内免费   21篇
医药卫生   2148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91篇
  2022年   83篇
  2021年   93篇
  2020年   62篇
  2019年   66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59篇
  2015年   87篇
  2014年   128篇
  2013年   100篇
  2012年   118篇
  2011年   121篇
  2010年   97篇
  2009年   117篇
  2008年   134篇
  2007年   120篇
  2006年   93篇
  2005年   131篇
  2004年   90篇
  2003年   72篇
  2002年   50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1.
12.
经腋窝顶部切口隆乳术80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3.
腋窝部手术需加压包扎的有:腋臭手术、腋窝部植皮术、腋窝部肿物切除术、副乳切除术等,以往均采用“8”字形包扎固定法弹力绷带加压包扎,因绷带易致肩和腋前部皮肤摩擦后破溃,患者感觉肩部疼痛无法耐受,绷带太松致压力不够导致敷料移位而产生术区血肿等缺点。为解决这些问题,我  相似文献   
14.
在隆乳美容就医者中,一部分同时患有腋臭。自2004年4月至2006年5月,我们对30例要求隆乳并治疗腋臭的美容就医者,者采用腋窝切口胸大肌后隆乳术联合腋臭根治术的方法,取得了满意的效果。一、临床资料本组共30例,均为女性,年龄19~35岁,均采用腋窝切口胸大肌后置入硅凝胶假体,假体  相似文献   
15.
自2003年3月起,我们采用肩胛部超比例筋膜皮瓣治疗腋窝瘢痕挛缩15例,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手术技巧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随着对乳腺癌研究的深入,认为乳腺癌是全身疾病已成共识.手术治疗趋势也从过去"可耐受的最大治疗"到目前"有效的最小治疗",局部治疗日趋人性化,目前已进展到保乳及探讨保腋窝阶段.  相似文献   
17.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乳腺浸润性小叶癌(Invasive lobular carcinoma,ILC)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axillary lymph node metastasis, ALNM)的超声特征及其他参数影响因素。[方法]收集病理已证实为ILC且术前行超声检查的病例91例,根据有无腋窝淋巴结转移分为ALNM组和无ALNM组,采用回顾性研究,收集患者的超声图像特征、术前CA153以及免疫指标等。[结果] 91例ILC患者中,45例发生ALNM,46例未发生ALNM。单因素x2分析显示,病灶>23.5mm、纵横比≧1、周边高回声晕等超声特征,以及术前CA153>6.5U/ml与ALNM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周边高回声晕和术前CA153>6.5U/ml是影响ILC患者ALNM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周边高回声晕和术前CA153>6.5U/ml是影响ILC患者发生ALNM的独立危险因素,可作为临床实践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微血管密度(MVD)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LSAB法对65例浸润性导管癌术后根治标本,进行VEGF的表达和微血管密度的测定。结果:65例乳腺癌的 MVD为(47.6±22.4)个,VEGF总阳性率为 80.00%;VEGF、MVD与淋巴结转移有关,在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组织中,VEGF的阳性率 88.89%(32/36),MVD(56.6±20.5),均明显高于无腋窝淋巴结转移者VEGF的阳性率 68.96%(20/29),MVD(31.3±18.9).差异有显著性(P<0.05);VEGF和 MVD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具有显著的正相关(r=8.213,P<0.05)。结论:VEGF与乳腺癌血管生成密切相关;VEGF表达的增高及 MVD的增加对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可能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20.
患者男性,52岁。患者于6个月前无意中发现右腋窝一无痛性肿物,无红肿、破溃,约核桃大小,不伴有盗汗、低热,以后肿物生长迅速,经口服抗生素无效。一周前于我院门诊行右腋窝肿物切除术,病理诊断为“恶性黑色素瘤”,拟行根治手术而住院。查体:T36.6℃,P70次分,R17次分,BP1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