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03篇
  免费   311篇
  国内免费   210篇
医药卫生   6124篇
  2024年   49篇
  2023年   124篇
  2022年   120篇
  2021年   165篇
  2020年   170篇
  2019年   164篇
  2018年   92篇
  2017年   173篇
  2016年   186篇
  2015年   219篇
  2014年   383篇
  2013年   365篇
  2012年   493篇
  2011年   535篇
  2010年   457篇
  2009年   419篇
  2008年   396篇
  2007年   353篇
  2006年   316篇
  2005年   221篇
  2004年   144篇
  2003年   112篇
  2002年   75篇
  2001年   65篇
  2000年   55篇
  1999年   44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解肌退热颗粒由柴胡、葛根、枳壳、甘草等14味中药组成,具有发表解肌,解毒退热的功效.本文旨在建立解肌退热颗粒的质量标准.实验表明该方法操作简单、稳定、专属性和重现性强,可作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22.
变应性咽炎是指发生于咽喉部与变态反应有关的一种疾病,在耳鼻喉科较常见,但在临床上往往以内科病就诊.本次选择临床确诊的86例变应性咽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与对照组相同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复方甘草酸单胺注射液静脉滴注,疗效满意,值得推广.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2011年1月-2012年9月收治变应性咽炎86例,所有病例根据病史、症状、鼻咽喉部检查、X线胸片检查排除鼻咽喉其他病变及支气管和肺部的器质性病变,均符合《耳鼻喉头颈外科学》的诊断标准.将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46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男24例,女22例,年龄18~60岁;对照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18~58岁,2组病例病程均在15 d以上,最初均用过抗生素及抗病毒药物治疗5d以上且年龄、性别及病情均相似,有可比性.  相似文献   
123.
叶新水 《中国科学美容》2011,(9):104-104,106
目的观察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门冬氨酸钾镁治疗慢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方法 90例高胆红素血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甘草酸二胺、补充人血白蛋白或血浆等支持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还原型谷胱甘肽1.2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静脉点滴,1次/d;门冬氨酸钾镁30mL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脉点滴,1次/d。结果治疗6周后,两组退黄降酶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门冬氨酸钾镁治疗慢性乙型肝炎高胆红素血症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4.
目的探讨阿维A联合复方甘草酸苷片对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皮肤面积及严重程度、TNF-α的影响。方法80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阿维A联合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和对照组(阿维A治疗)各40例,疗程8周,比较:1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PASI评分的变化情况;3两组患者治疗前后TNF-α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8周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达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75.00(χ2=6.432,P<0.05)。治疗8周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PASI评分分别为(4.92±0.53)分、(9.16±2.75)分,显著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PASI评分较对照组降低更显著(t=3.267,P<0.05)。治疗8周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TNF-α水平分别为(8.78±1.12)、(13.46±2.83)pg/m L,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TNF-α水平较对照组降低更显著(t=3.136,P<0.05)。结论阿维A联合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疗效确切,明显改善患者皮肤面积及严重程度,考虑可能是通过降低TNF-α水平从而抑制炎症进展而发挥作用的。  相似文献   
125.
目的:探析异甘草酸镁联合降脂治疗非酒精性脂肪型肝炎疗效及对肝功能影响。方法以该院2011年5月-2014年10月期间所收治92例非酒精性脂肪型肝炎患者展开研究,对照组给予以调脂为主综合治疗,观察组加用异甘草酸镁,比较两组治疗前后PCⅢ、C-ⅠV、HA及ALT、AST、TBIL、γ-GT等肝纤维化指标。结果两组治疗前各肝纤维化指标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PCⅢ、C-ⅠV、HA等指标均显著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上,两组治疗前ALT、AST、TBIL、γ-GT等肝功能指标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各指标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上,两组治疗前后各指标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异甘草酸镁可保护肝细胞,与降脂治疗联合应用于NASH患者可有效抑制肝细胞纤维化,促进肝功能的恢复,应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126.
目的观察地氯雷他定联合复方甘草酸苷对慢性荨麻疹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笔者医院从2013年1~6月收治的14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均分为实验组70例和对照组70例,实验组采用地氯雷他定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对照组单用地氯雷他定治疗。比较两组CD4+和CD8+淋巴细胞比例的变化、临床疗效、治疗后复发率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治疗前两组CD4+和CD8+淋巴细胞亚群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CD8+淋巴细胞两组均出现显著减低(P<0.05),CD4+淋巴细胞和CD4+/CD8+比值两组均出现显著升高(P<0.05),但治疗后实验组CD4+淋巴细胞和CD4+/CD8+比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CD8+淋巴细胞实验组又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87.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8%(P<0.05)。随访6个月后实验组和对照组复发率分别为55.7%和72.9%,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6%,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1%,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氯雷他定联合复方甘草酸苷能有效治疗慢性荨麻疹,安全有效,且能减少复发。  相似文献   
127.
目的探讨甘草酸二铵注射液对重症暴发性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炎症因子、心肌酶谱(CK-MB)和肌钙蛋白的影响及其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4年5月广东省妇幼保健院收治的76例小儿重症暴发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8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甘草酸二铵注射液静脉滴注,对照组给予地塞米松静脉滴注,观察2组炎症因子、心肌酶谱、肌钙蛋白水平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心电图恢复有效率(89.47%、92.11%)均明显高于对照组(68.42%、73.68%)(P<0.05);治疗后2组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介素8(interleukin-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MB)、心肌肌钙蛋白I(cardiac troponin I,c Tn I)心肌肌钙蛋白T(cardiac troponin T,c Tn T)水平显著降低,且观察组的IL-6、IL-8、TNF-α、CK-MB、c Tn I、c Tn T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甘草酸二铵注射液能够降低重症暴发性病毒性心肌炎患儿IL-6、IL-8、TNF-α、心肌酶、肌钙蛋白水平,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8.
目的 探讨异甘草酸镁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对化疗引起的药物性肝损害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单中心,随机分组、前瞻性研究的方法,将研究对象分为异甘草酸镁单药组(A组)、还原型谷胱甘肽单药组(B组)和联合用药组(C组),观察治疗2周后,三组患者血ALT、AST变化情况.结果 入选病例81例,均可评价疗效.在治疗结束后,A、B、C三组ALT水平分别为(73.64±19.28)U/L、(76.46±15.34)U/L、(56.80±17.33) U/L,显著低于(P<0.05)治疗前水平的(125.35±22.63)U/L、(122.22±21.69) U/L、(130.38±21.97)U/L;AST水平分别为(79.88±20.15)U/L、(80.48±15.72)U/L、(61.97±16.63) U/L,显著低于(P<0.05)治疗前水平的(140.37±20.15)U/L、(138.21±25.61) U/L、(147.59±24.38)U/L;三组ALT、AST下降幅度分别为(45.98±10.81)U/L、(40.76±13.57)U/L、(73.63±13.01)U/L和(60.56±13.88)U/L、(57.46±17.16) U/L、(84.96±15.59)U/L,两两比较,联合用药组与单药组(C组与A组、C组与B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单药组(A组与B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与单一用药相比,异甘草酸镁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可显著降低化疗药物性肝损害患者的血ALT、AST水平.  相似文献   
129.
目的建立UPLC法同时测定藿香正气滴丸中欧前胡素、异欧前胡素、橙皮苷、和厚朴酚、厚朴酚、苍术素、甘草酸7个成分的含量。方法采用Waters Acquity UPLC BEH C18色谱柱(100 mm×2.1 mm,1.7μm),流动相:乙腈(A)-体积分数为0.2%的甲酸水溶液(B),梯度洗脱,流速:0.4 m L·min-1,柱温:30℃,检测波长:250 nm,检测欧前胡素、异欧前胡素和甘草酸,284 nm检测橙皮苷,290 nm检测和厚朴酚、厚朴酚,336 nm检测苍术素。结果欧前胡素、异欧前胡素、橙皮苷、和厚朴酚、厚朴酚、苍术素、甘草酸质量浓度分别在2.0~80.6、0.6~23.0、15.0~600.0、10.1~403.2、7.5~301.6、1.0~41.6、10.1~202.4 mg·L-1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5),平均回收率在98.6%~100.9%(RSD≤2.2%,n=9)。结论该方法可用于藿香正气滴丸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30.
甘草酸磷脂复合物自乳化浓缩液的稳定性考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考察甘草酸磷脂复合物自乳化浓缩液的稳定性。方法通过低温试验(4℃),冷热循环试验(4℃,37℃)和长期试验,观察自乳化时间及乳化效果,并用HPLC测定不同条件下甘草酸的含量。结果经低温存放7 d、冷热循环7 d、常温留样6个月,自乳化浓缩液均为澄清透明溶液,无药物析出,所考察指标未见明显改变。结论甘草酸磷脂复合物自乳化浓缩液澄清透明,性质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