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82篇
  免费   125篇
  国内免费   69篇
医药卫生   2676篇
  2024年   38篇
  2023年   93篇
  2022年   122篇
  2021年   112篇
  2020年   110篇
  2019年   110篇
  2018年   58篇
  2017年   114篇
  2016年   99篇
  2015年   116篇
  2014年   146篇
  2013年   140篇
  2012年   163篇
  2011年   146篇
  2010年   120篇
  2009年   110篇
  2008年   130篇
  2007年   101篇
  2006年   94篇
  2005年   89篇
  2004年   80篇
  2003年   94篇
  2002年   50篇
  2001年   51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91.
目的定量分析正常成人大脑不同部位白质纤维各向异性所存在的差异.方法测量52名正常志愿者大脑白质纤维不同部位的FA值和ADC值,测量的部位有:外囊、内囊前肢、内囊后肢、胼胝体膝部和胼胝体压部.结果 FA值以胼胝体压部为最高是0.893±0.0645.统计分析大脑白质各部位间FA值的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FA值可定量分析大脑不同部位的白质纤维的各向异性程度.  相似文献   
92.
目的 探讨分析脑白质疏松症伴轻度认知障碍患者的认知障碍特点.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108例脑白质疏松症伴轻度认知障碍患者,设为观察组,并选取108健康者为对照组,分别运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量表与画钟测试(CDT)进行评估.结果 观察组定向力、注意力与计算力、记忆力、语言能力、视空间能力、抽象能力、命名能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DT结果 为74例≤3分,对照组无,对比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脑白质疏松症伴轻度认知障碍患者主要表现为定向力差、注意力不集中、计算力弱、记忆延迟、理解力下降等,在进行治疗的时候,可以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给予针对性治疗.  相似文献   
93.
目的提高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脑梗死的认识。方法对住院治疗的3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脑梗死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6例脑梗死患者中,28例发生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28例有不同程度的脑白质脱髓鞘改变,32例有血红蛋白升高,36例C反应蛋白增高,22例有颈动脉粥样硬化。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更容易发生脑梗死,不同程度的炎症反应、脑白质脱髓鞘病变、颈动脉粥样硬化可能与脑梗死的发生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94.
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白质疏松患者降压治疗过程中,不同血压水平对脑白质疏松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7月至2014年3月经临床确诊的高血压患者36例,经MRI确认脑白质疏松病灶,且除外缺血性脑白质病以外的其他脑白质病变,分别于降压治疗后3个月、6个月及1年复查MRI,利用Fazekas量表量化脑白质疏松病灶,研究降压治疗后血压水平与脑白质疏松病灶的对应关系.结果 36例高血压脑白质疏松患者在1年的降压治疗过程中按血压控制水平分为正常组(21例)与非正常组(15例),与治疗前比较,血压正常组患者中20例脑白质疏松病变评分无变化,1例评分增加1分,非正常组所有患者病变评分均无变化,正常组与非正常组Fazekas评分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血压脑白质疏松患者降压治疗后,在一定时期内(1年),不论血压控制与否,脑白质疏松病灶没有明确变化.  相似文献   
95.
目的:探讨神经节苷脂对动脉导管未闭早产儿脑白质损伤的疗效。方法动脉导管未闭早产儿69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在基础治疗基础上,给予神经节苷脂20 mg加入50 g/L葡萄糖溶液10 mL静脉滴注,1次/d。分别于生后第7、14天监测两组血清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 NSE ),并采用颅脑超声动态观察脑室周围白质。结果经治疗,观察组生后第7、14天,血清NSE水平及颅脑超声灰度值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1)。结论神经节苷脂对动脉导管未闭早产儿的脑白质病变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6.
目的 探讨磁共振22b值(0~ 5000 s/mm2)非高斯弥散加权成像在健康成人脑白质和胶质瘤应用的可重复性.方法 12名健康志愿者和65名胶质瘤患者进行22 b值eDWI(enhanced 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磁共振扫描.前者进行连续2次eDWI扫描,选取基底节层面和半卵圆中心层面深部白质为感兴趣区;后者进行单次eDWI扫描,由2名神经放射医师分别在肿瘤最大层面的肿瘤实质区放置感兴趣区,工作站进行双指数和拉伸指数模型后处理;前者对2次扫描双指数模型拟合的慢弥散系数Dslow(slow diffusion coefficient)、快弥散系数Dfast(fast diffusion coefficient)和快弥散容积分数PF(perfusion fraction of Dfast)以及拉伸指数模型拟合的分布弥散系数DDC(distributed diffusion coefficient)和不均质指数α进行配对t检验、计算变异系数(coefficient of variability,CV)和绘制Bland-Altman(B-A)散点图;后者对2次测量的Dslow、Dfast、PF、DDC和α进行观察者间一致性检验,并计算CV.结果 健康志愿者各参数2次测量配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V值均小于5%,B-A散点图绝大多数(≥11/12)测值均位于95%一致性范围内;胶质瘤各参数2次测量一致性系数均大于0.75(P<0.001),Dfast和PF的CV值最大,范围在5.0%~11.5%之间,其次是DDC和Dslow,α最小,CV值小于2%,除α外,其余参数CV值均随胶质瘤级别增高而增大.结论 健康脑白质评价中非高斯弥散加权成像各参数均具有较好的可重复性;胶质瘤评价中拉伸指数模型α具有最好的可重复性.  相似文献   
97.
目的采用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及基于纤维束追踪的空间统计(track-based spatial statistics,TBSS)观察常规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表现正常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患者脑白质微结构变化。方法对性别、年龄相匹配的22例常规MRI表现正常的AIDS患者(患者组)及23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行DTI检查,采用TBSS分析所有受试者脑白质DTI的各相关参数指标的改变,包括各向异性分数(fractional anisotropy,FA)、平均弥散度(mean diffusivity,MD)、组间轴向弥散(axial diffusivity,AD)值和径向弥散(radial diffusivity,RD)值,进一步提取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脑区的患者组的DTI参数值并与CD4+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患者组多个脑区MD值升高,主要包括胼胝体膝部、胼胝体体部、胼胝体压部、双侧前辐射冠、上辐射冠、后辐射冠、上纵束、左侧内囊前肢、外囊和扣带回(P<0.05,TFCE及FWE校正)。患者组多个脑区AD值升高,主要包括胼胝体膝部、胼胝体体部、胼胝体压部、双侧前辐射冠、上辐射冠、后辐射冠、上纵束、内囊前肢、外囊和扣带回(P<0.05,TFCE及FWE校正)。左侧白质改变多于右侧,胼胝体及双侧前辐射冠是损伤范围较大的脑区。两组各脑区FA值和RD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FCE及FWE校正)。与对照组相比,患者组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脑区的MD值与患者CD4计数呈负相关(r=-0.435,P=0.043)。结论常规MRI表现正常的AIDS患者大脑多个区域白质微结构损伤,其病理特征可能是轴索异常改变,损伤区域主要涉及记忆、智能、认知控制等相关脑区。DTI和TBSS技术可以敏感地发现常规MRI表现正常的AIDS患者脑损伤白质微观结构变化。  相似文献   
98.
目的 探讨不同部位脑白质病变(white matter lesions, WMLs)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 AIS)静脉溶栓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 收集笔者医院2014年7月~2021年2月发病4.5h以内接受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合并有脑室旁白质病变(periventricular white matter lesions, PWMLs)或深部白质病变(deep white matter lesions, DWMLs)的前循环AIS患者129例。根据Fazekas评分量表评分分为PWMLs组(2~3分)和DWMLs组(2~3分)。根据90天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分为预后良好组(0~2分)和预后不良组(3~6分)。收集患者的基线资料和临床资料,分析不同部位WMLs对临床预后的影响。结果 PWMLs组与DWMLs组在年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血压病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PWMLs组脑卒中复发比例、预后不良发生比例均明显高于DWMLs组(P均<0.05)。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溶栓前血糖(P=0.028),血同型半胱氨酸(P=0.001)、溶栓前NIHSS评分(P<0.001)、TOAST分型(P=0.038)、WMLs部位(P=0.025)、脑卒中复发比例(P<0.001)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回归分析后发现,PWMLs较DWMLs(OR=8.92,P=0.037)溶栓前NIHSS评分(OR=1.67,P<0.001)、脑卒中复发(OR=19.97,P=0.003)是前循环AIS静脉溶栓90天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结论 合并有PWMLs的前循环AIS静脉溶栓患者脑卒中复发率更高,发病后90天神经功能恢复更差。与DWMLs比较,PWMLs能够更好地预测前循环AIS静脉溶栓患者的临床预后。  相似文献   
99.
进行性多灶性脑白质病(progressive multifocal leukoencephalopathy,PML)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性疾病,主要发生于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俗称艾滋病患者,病变发展较为复杂,临床表现也多种多样,死亡率高,因此早期发现及精确诊断对治疗有很大意义。本文对艾滋病相关进行性多灶性脑白质病的病理、临床特点及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表现作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00.
目的 探索不同亚型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 ADHD)患者脑白质微观结构异常并建立分类模型。方法 前瞻性纳入2019年1月-2021年9月就诊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ADHD患者及经广告招募的健康对照者,所有受试者均接受弥散张量成像扫描。通过全脑基于体素的分析对混合型ADHD(combined subtype of ADHD, ADHD-C)、注意缺陷型ADHD(inattentive subtype of ADHD, ADHD-I)和对照组的各向异性分数(fractional anisotropy, FA)参数图进行组间比较。运用支持向量机分类器及特征选择方法构建个体化ADHD分类模型,并对3组受试者两两之间的分类效能进行检测。结果 共纳入26例ADHD-C型、24例ADHD-I型患者及26例健康对照者。3组受试者在双侧颞叶白质矢状层及胼胝体峡部FA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前者表现为ADHD-C型患者ADHD-I型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