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641篇
  免费   8325篇
  国内免费   3089篇
医药卫生   126055篇
  2025年   2篇
  2024年   1376篇
  2023年   4035篇
  2022年   5488篇
  2021年   6161篇
  2020年   4412篇
  2019年   3926篇
  2018年   2152篇
  2017年   3454篇
  2016年   4170篇
  2015年   4213篇
  2014年   6318篇
  2013年   6116篇
  2012年   7675篇
  2011年   7804篇
  2010年   6640篇
  2009年   6691篇
  2008年   6429篇
  2007年   5561篇
  2006年   5214篇
  2005年   4863篇
  2004年   3809篇
  2003年   3384篇
  2002年   2696篇
  2001年   2383篇
  2000年   1793篇
  1999年   1711篇
  1998年   1452篇
  1997年   1200篇
  1996年   1099篇
  1995年   973篇
  1994年   739篇
  1993年   521篇
  1992年   350篇
  1991年   348篇
  1990年   270篇
  1989年   323篇
  1988年   104篇
  1987年   70篇
  1986年   65篇
  1985年   46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4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目的 定量检测纤维连接蛋白 1(fibronectin 1,FN1)在LASIK术后不同时段角膜中的表达水平 ,探讨FN1与LASIK术后早期伤口愈合的关系。方法  2 0只新西兰白兔 ,左眼按近视 4D行LASIK术 ,右眼作对照组。分别于术后 4、4 8h ,1、2周取角膜 ,荧光半定量PCR方法检测中央手术区及周边非手术区角膜FN1mRNA的表达。结果 LASIK术后 4h左眼手术区FN1的mRNA表达水平比右眼相应对照区明显升高 ,4 8h降低至对照组水平 ,其后随时间的延长无明显改变。结论 实时荧光定量PCR定量检测FN1在角膜中的表达结果提示 ,FN1参与LASIK术后角膜瓣与基质床的粘附过程  相似文献   
992.
《药物与人》2004,(7):61-61
  相似文献   
993.
血管样条纹是一种累及双侧眼底玻璃膜弹力纤维的变性疾病,其实质为全身性弹力纤维组织广泛变性在眼底的表现,如并发黄斑病变则可严重损害视力,本病病因尚阐明,临床较为少见,现将笔者近年来先后所见2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探讨纤维结合蛋白(Nfibronectin Fn)在单疱病毒性深层角膜炎治疗中的作用。方法观察治疗组27例27眼(初发8例8眼,复发19例19眼)单疱病毒性深层角膜炎患者滴用潍坊市中心血站制备的Fn滴眼液(富含纤维结合蛋白的冷沉淀滴眼液)的临床疗效。并与对照组(不用Fn滴眼液)26例28眼比较其治愈率、有效率、疗程及复发率。结果治疗组治愈25眼,好转2眼;治愈率92.6%,有效率100%;治疗天数平均21天;随访2年,复发1眼,复发率为3.7%。对照组治愈23眼,好转5眼;治愈率为82.1%,有效率100%。治疗天数平均30.5天;随访2年,复发5例5眼,复发率17.9%。两者比较,有效率及治愈率差异无显著性,但治疗组比对照组病程明显缩短,平均缩短9.5天。不用Fn治疗的,其复发率明显提高。结论Fn滴眼液可增强角膜弹性,促进角膜再生,加速角膜缺损的修复,可提高疗效,缩短疗程,降低复发率,对减轻角膜云翳的形成和视力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且安全、方便、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995.
MR动态增强扫描对小肝癌的诊断价值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MR动态增强扫描的扫描技术及对小肝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搜集25例本室经动态增强扫描诊为“小肝癌”,且随访资料完整的病例进行分析,其中22例经病理、1例经DSA证实。增强前后T1W1常规采用FL2D屏气扫描序列或采用反相位的T1W1-FL2D屏气扫描序列,也可采用T1-TFL序列行增强前后扫描。结果 26个已确诊为小肝癌的病灶行增强扫描,动脉晚期24个与平扫相比均不同程度强化,门静脉期大多数病灶与动脉期相比信号衰减,有5个病灶周围可见线状包膜强化;延时至平衡期扫描所有病灶信号较动脉期均衰减,病灶边缘强化的假包膜更为明显。结论 (1)用MR动态增强扫描能动态观察小结节肝动脉和门静脉的供血情况,对小肝癌的定性起关键作用。(2)从退交结节(DN)到小肝癌(SHCC)是一个渐变的过程,有时退交结节与小肝癌的MR影像表现重叠,难以鉴别。(3)动态增强扫描小肝癌的包膜显示较有特征性。(4)动态增强扫描较平扫能提高病灶的检出率及定性准确率。(5)我们选用的序列各有优缺点。  相似文献   
996.
刘祺 《家庭医学》2004,(21):21-21
胃癌是最常见的消化道肿瘤,早期诊断、早期手术治疗可以取得很好的疗效。然而,虽然许多基层医院已经普及了纤维胃镜和电子胃镜,推广了气钡双重造影技术,但由于种种原因,胃癌的早期诊断率一直未有显著的提高。综合医院门诊胃癌早癌总检出率为5%,重点专科医院也只有10%左右。  相似文献   
997.
陈桦  金科  刘宏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2004,3(4):271-273,314
髋臼发育不良(acetabular dysplasia)是一种发育畸形,系发育障碍使髋臼变浅,髋臼对股骨头覆盖率下降。髋臼发育不良在幼儿时可伴发髋关节脱位,是继发性骨关节炎的主要病因之一。以往,国内外有许多学者对髋臼发育不良的影像学诊断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探讨,认为髋关节平片诊断髋臼发育不良简单实用,  相似文献   
998.
薛玉富  罗勇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17):3042-3044
目的:探讨旋转数字减影血管造影(RDSA)在颅内动脉瘤成像中的应用。方法:对疑有颅内动脉瘤的43例患者首先进行常规DSA检查,对其中27例进行RDSA检查,研究RDSA的技术参数及应用价值。结果:43例中,16例常规DSA能清楚显示,其余27例在常规DSA基础上加RDSA,动脉瘤的形态、位置及毗邻关系得到清楚显示。结论:常规DSA是诊断颅内动脉瘤的必要检查方法,RDSA是常规DSA的重要补充,对颅内动脉瘤的成像、治疗及复查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999.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患者血清纤维结合蛋白含量变化及其意义。方法测定146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纤维结合蛋白含量,同时测定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基转移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急性乙肝组患者血清纤维结合蛋白含量显著升高和慢性重型乙肝组血清纤维结合蛋白含量明显降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5.98,P<0.01,t=4.22,P<0.01),急性乙肝患者组和慢性重症肝炎患者组之间也有显著性差异(t=6.13,P<0.01),慢性轻度乙肝血清纤维结合蛋白与正常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0.01)。慢性乙肝组血清纤维结合蛋白含量与正常对照组值近似(P>0.05)。与恢复良好组比,不良组的纤维结合蛋白值明显降低,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基转移酶升高,差异有显著性,其Fn含量与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基转移酶呈负相关(r=-0.337,P<0.01)。结论血清纤维结合蛋白的检测可作鉴别乙肝患者是急性乙型肝炎还是慢性乙肝急性发作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000.
以聚砜(PSF)中空纤维超滤为基膜,二苯甲酰-L-酒石酸(L-DBTA)为模板分子,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为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EDMA)为交联剂,采用表面热聚合方法制备了L-DBTA印迹中空纤维复合膜。该复合膜对异丙醇/水体系具有很好的分离效果,对于w=0.20和0.50的异丙醇/水体系,经过一次浸膜制得的L-DBTA分子印迹复合膜的分离因子分别为2 400和5 690,通量分别为1 440 g/(m2.h)和551 g/(m2.h);对于w=0.95的异丙醇/水体系,浸膜液浓缩一倍,经过两次浸膜制得的L-DBTA分子印迹复合膜分离因子可达82 100,渗透通量可达739 g/(m2.h);对于异丙醇/水体系,通过实验,获得了L-DBTA分子印迹复合膜与一般渗透汽化膜相反的分离规律:料液温度升高,L-DBTA分子印迹复合膜的渗透通量下降;随着料液浓度的升高,分离因子出现最大值时的温度逐渐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