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24篇
  免费   67篇
  国内免费   22篇
医药卫生   241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76篇
  2013年   102篇
  2012年   136篇
  2011年   122篇
  2010年   135篇
  2009年   145篇
  2008年   211篇
  2007年   187篇
  2006年   221篇
  2005年   260篇
  2004年   131篇
  2003年   73篇
  2002年   72篇
  2001年   53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咽喉反流是造成咽异物感、声嘶等多种上呼吸道相关症状的重要原因之一,且与诸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疾病的发病相关,正逐步成为耳鼻咽喉科医师关注的热点。目前的文献报道咽喉反流与喉部疾病相关,还与鼻窦炎、中耳炎、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等密切相关,其诊断与治疗等方面仍存在相当多的争议。目前国内咽喉疾病专家正在共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努力,共同制定出国人的咽喉反流性疾病的诊疗标准化指南和疗效评价体系,开展多中心的临床研究,使咽喉反流的诊断和治疗规范化。  相似文献   
102.
摘要:目的探讨钬激光与微波治疗口咽部乳头状瘤的疗效及差别。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门诊治疗的40例口咽部乳头状瘤患者,按数字随机法分成激光组与微波组,每组各20例。分别行钬激光和微波治疗,观察两种治疗方法的术中情况、术后恢复时间及治疗效果。结果40例患者均一次治愈,6个月随访时两组患者均无复发,创面光滑,无咽喉部不适等表现。但激光组患者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患者痛苦小,术后伪膜脱落及黏膜恢复时间较微波组短。结论钬激光治疗口咽部乳头状瘤与微波治疗的最终疗效相当,但钬激光治疗口咽部乳头状瘤较微波治疗具有手术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操作简便等优点,缺点是钬激光较微波治疗费用高。  相似文献   
103.
目的:分析咽部异物感患者的高分辨率食管测压芝加哥分型分布情况,以及食管上、下括约肌的压力变化等食管动力学的特点。方法对21例咽部异物感患者(均排除咽喉部器质性疾病)进行高分辨率食管压力检测,以芝加哥分型为标准,分析食管动力学观察指标,包括食管上括约肌(upper esophageal sphincter ,UES)静息压、食管下括约肌(lower esophageal sphincter ,LES)静息压、远端收缩积分(distal contractile integral ,DCI)、4s完整松弛压(integrated relaxation pressure ,4s IRP)及远端潜伏期(distal latency ,DL)。结果21例患者中,10例(47.62%)为食管正常蠕动,4例为食管小缺损弱蠕动,6例为食管大缺损弱蠕动,1例为食管频发无蠕动;1例U ES平均静息压高于正常值上限,3例平均静息压低于正常值下限,其余均在正常范围内,U ES静息压的总体分布为65.20(44.25,123.05)mmHg ;21例患者的DCI、IRP4s、DL值均在正常范围,8例(38.1%)患者存在食管下括约肌静息压低于正常值,余均正常。结论咽部异物感可能与食管蠕动能力减弱及食管下括约肌压力降低相关。  相似文献   
104.
患者女,36岁.因咳嗽、双侧腮部疼痛3 d于2008-04-06就诊.患者3 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无发热、腹痛、腹泻,伴双侧腮部疼痛,进食时加剧.患者既往身体健康,药物过敏史不详.体格检查:体温36.8℃,脉搏72次/分,呼吸18次/分,血压110/70 mmHg(10 mmHg=1.33 kPa).  相似文献   
105.
甲硝唑为人工合成的米唑衍生物,临床上除用于抗滴虫病和抗阿米巴病外,还具有广谱抗厌氧菌的作用,常见副作用为恶心、呕吐、头痛、头晕和皮疹等。  相似文献   
106.
患者女,28岁,因反复发作咽痛,咽异物感2年来诊,体检:一般情况可,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咽黏膜轻度充血,咽侧索呈慢性充血,咽后壁淋巴滤泡轻度增生,悬雍垂充血居中,右扁桃体Ⅰ度大,形态正常,左侧扁桃体Ⅲ度大,充血,内有大块白色结石,质硬,大部分被扁桃体包绕,触之略活动。查血尿常规正常:在局麻下行左侧扁桃体摘除术:因结石较大,质硬,钳挟易滑脱,血管钳挟住,向中线牵拉、旋转,取下整块结石,淡黄色,近球形。  相似文献   
107.
杜兴娟  张景波 《新医学》2007,38(1):44-44
例1 男,48岁.因左侧咽部疼痛4小时入院.患者于4小时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咽部疼痛,为持续性锐痛,吞咽时无加重,不伴咳嗽、咳痰,无呼吸困难.体格检查:体温36.5 ℃,脉搏82次/分,呼吸16次/分,血压188/98 mmHg.双侧咽部轻度水肿,咽后壁见散在水肿的淋巴滤泡,双侧扁桃体Ⅰ度肿大,无充血.肺、心、腹无异常.诊断为急性咽炎,高血压.予以抗感染、降压等治疗.入院第2日查血常规、尿常规、X线胸片均未见异常,常规行心电图检查见心电图表现符合急性前间壁心肌梗死,肌酸激酶、CK-MB均升高.最后诊断为急性前间壁心肌梗死.予以溶解血栓、抗凝等治疗,住院30日,好转出院.  相似文献   
108.
为了解体外循环(CPB)及抗生素对瓣膜置换术患者咽部菌群及手术切口细菌定植的影响。CPB前及后5天进行了咽部和手术切口采样细菌培养。术后咽部细菌明显减少(P<001),咽部菌群构成中草绿色链球菌、奈瑟氏菌增加,四联球菌减少(P<001)。术后6例患者出现手术切口细菌定植,这种细菌定植与监护室观察及呼吸机使用时间有关。认为:在可能情况下缩短监护室观察及呼吸机使用时间对防止CPB术后瓣膜置换术患者发生医院内感染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109.
目的:观察术前气管推移训练联合氧气雾化吸入对减轻颈椎前路手术患者术后咽部不适的疗效。方法2009年7月至2012年3月选择颈椎前路手术患者70例,试验组34例,对照组36例。两组均按常规治疗、护理,试验组行气管推移训练,在术前3 d给予氧气雾化吸入,对照组仅行气管推移训练。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咽部相关症状及评分。结果试验组术后咽部不适症状明显轻于对照组( Z=-5.732,P〈0.001)。结论颈椎前路手术术前预防性使用氧气雾化吸入联合气管推移训练能有效减轻患者术后的咽部不适。  相似文献   
110.
患者女,44岁,因咽部异物感1年余就诊。患者于1年前咽部有异物感,并有轻度吞咽梗阻,用力咳嗽咳痰或恶心呕吐时可吐出1条状软组织至口腔,并能随吞咽动作回纳食管。体检:患者一般状况好,嘱患者刺激咽部时,可于口腔见一暗红色条状软组织,表面光滑,余无阳性体征。[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