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51篇
  免费   860篇
  国内免费   730篇
地球科学   4641篇
  2024年   34篇
  2023年   110篇
  2022年   150篇
  2021年   164篇
  2020年   128篇
  2019年   152篇
  2018年   106篇
  2017年   125篇
  2016年   126篇
  2015年   146篇
  2014年   234篇
  2013年   167篇
  2012年   230篇
  2011年   215篇
  2010年   165篇
  2009年   170篇
  2008年   183篇
  2007年   132篇
  2006年   116篇
  2005年   124篇
  2004年   101篇
  2003年   100篇
  2002年   104篇
  2001年   111篇
  2000年   132篇
  1999年   127篇
  1998年   101篇
  1997年   95篇
  1996年   111篇
  1995年   85篇
  1994年   113篇
  1993年   71篇
  1992年   92篇
  1991年   80篇
  1990年   62篇
  1989年   46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6篇
  1978年   3篇
  1974年   2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10篇
  196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鄂湘桂地区栖霞组古氧相分析与层序地层和海平面变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颜佳新  陈北岳 《地质论评》1997,43(2):193-199
鄂湘桂地区,早二叠世栖霞组主要为贫氧沉积,通过恢复其形成时沉积环境水体中溶氧量特征及其变化,识别出6个古氧相和4种古氧相相序。古氧相类型、古氧相相序及相差分别反映了沉积环境海平面变化的相位,速度和幅度。古氧相分析从成因上刻画了地层层序的内部结构,成为本区栖霞组内关键性界面,副层序,体系域及层序识别和确定的基础,在对岩相组合单调,空间上岩相厚度变化不大,同时具缺氧成因特征的地层进行层序地层分析时,具  相似文献   
32.
郯庐断裂南段左行平移时间的地震显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郯庐断裂是中国东部规模最大的断裂带,自1964年徐嘉炜提出左行平移的观点后,曾广泛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关注。经过多年研究,关于郯庐断裂带的大规模平移时间主要存在着3种认识,即印支期前、印支期和燕山期。最新完成的横跨合肥盆地及郯庐断裂的地震剖面为进一步研究郯庐断裂的活动提供了有力依据。本文依此为依据,认为郯庐断裂走滑的时间在中侏罗世末—晚侏罗世,理由如下:郯庐断裂带的老地层逆冲在西侧合肥盆地的中、下侏罗统之上,并切断中、下侏罗统,说明郯庐断裂的走滑是在中侏罗统沉积  相似文献   
33.
利用地震相识别优质烃源岩--以辽中凹陷沙三段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地震资料,在沙三段精细层位标定的基础上,进行辽中凹陷沙三段地震地层的追踪解释。根据优质烃源岩的定义及判识标准,即主要为一套富含有机质的中深湖相暗色泥岩沉积,识别出优质烃源岩地震相主要呈低频、连续、强反射特征。在地震相和沉积相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辽中凹陷三个次洼优质烃源岩地震相-沉积相模式,并对辽中凹陷沙三段优质烃源岩进行了分布预测,研究表明辽中凹陷沙三段优质烃源岩在北洼分布范围较大,中洼次之,南洼分布最小;在辽中北洼,整个沙三段均有分布;在辽中凹陷中洼,优质烃源岩发育于沙三中亚段;在辽中凹陷南洼,主要发育于沙三段下部。  相似文献   
34.
以溶胶-凝胶-酯化法在220℃即可得到纯相的LixMn2O4(0.762<x<1.139)尖晶石粉体材料。它在880℃时发生立方相向四方相的转变:900℃-1000℃间,四方相渐变为正交相LiMnO2,过程中有Li2MnO3生成。应用SEM、TEM观测了材料的粘度及形貌,其粒度10-40nm,粒子间极易团聚成为1-206μm的团块。以BET法测其比表面为3.6m2/g。  相似文献   
35.
惠民凹陷沙三段岩性油藏勘探中地震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惠民凹陷岩性油藏勘探存在的难题,开展了岩性油藏勘探技术研究。以地震、地质资料为基础,采用井震联合及小波变换技术,完善了层序地层等时格架建立方法,确定了各三角洲的时空展布规律。应用多元综合标定、地震相划分、正演模拟和测井约束反演一系列技术,实现了不同沉积类型有利砂体的描述。形成了适合惠民凹陷沙三段岩性油藏勘探的技术系列,可以指导惠民凹陷沙三段岩性油藏的勘探。  相似文献   
36.
秦皇岛A油田位于渤海中部海域,区内油气藏主要发育在新近系的明化镇组。明化镇组下段为曲流河沉积地层,具有很强的非均质性,使得注水开发收效不均匀,平面矛盾突出。选取Ⅲ2砂体为研究对象,利用40余口钻井资料和覆盖油田的三维地震资料对储层内部结构和平面展布特征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研究认为,Ⅲ2砂体是由两期点坝砂体叠置而成,每一期砂体在平面上由4~5个单一点坝顺向组合而成,点坝之间的溢岸沉积是导致储层非均质性强的主要因素,控制了剩余油的分布。油田的生产动态证实,注入水流动规律与点坝砂体的平面展布具有良好的对应关系,部分井区水驱效果不均衡,个别单井产能低下都能从中找到原因。  相似文献   
37.
李莉 《海洋地质前沿》2016,32(12):46-53
江陵凹陷南斜坡古近系新沟嘴组下段岩性岩相变化大,储层厚度薄,岩性圈闭的识别难度大。此次针对凹陷南斜坡金家场三维区,以古地貌与成藏分析为基础,以砂组或单砂层为单元,以薄互层砂体预测为核心,以地震地质复合微相为指导,建立了一套利用地震地质复合相控和地质统计学反演相结合的薄互层砂岩储层预测技术,开展了南斜坡地区的砂岩展布规律预测,为江陵凹陷新领域的油气勘探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38.
惠州凹陷是珠江口盆地已经证实的富生烃凹陷,存在文昌组和恩平组两套有效烃源岩,一直以来都是以文昌组中深湖相烃源岩为勘探重点。随着勘探的深入,惠州地区以恩平组为代表的浅湖-沼泽相烃源岩的贡献越来越明显,惠州凹陷东部新区基本都为浅湖-沼泽相烃源岩供烃,周边井钻探证实该套烃源岩已经成藏。通过构造-结构剖析、物源分析、地震相调研对比、沉积体系细致研究以及对浅湖-沼泽相烃源岩的特征分析,揭示了惠东地区浅湖-沼泽相烃源岩优势发育机理。经过计算,惠东新区浅湖-沼泽相烃源岩资源量为8.6亿t,占到惠东地区总资源量的3/4,具有较大的勘探潜力。在总结惠东新区浅湖-沼泽相烃源岩特征的基础上优选出惠东新区浅湖-沼泽相烃源岩最有利勘探区带。本次研究摆脱了惠州凹陷单一烃源岩勘探束缚,推动了新区勘探进程。  相似文献   
39.
以湘鄂西及周缘地区晚奥陶世至早志留世沉积的泥页岩为研究对象,本文通过钻井取心测井、野外观察和分析化验等资料,分析了研究区五峰-龙马溪组页岩的发育和沉积特征.结果表明,湘鄂西地区页岩普遍厚40-60 m,纵向上可划分为三亚段,九小层,其中1亚段对应底部①-⑤小层,为高伽马值(GR),低密度,高有机质丰度的页岩段,以灰黑色—黑色硅质-炭质页岩为主,湘鄂西古隆起及周缘①-⑤小层页岩段有不同程度的缺失.页岩纵向上发育深水硅质陆棚、深水砂质陆棚、深水混积陆棚和深水泥质陆棚4种沉积微相,其中①-⑤小层页岩段对应深水硅质陆棚微相,为缺氧的强还原沉积环境,沉积了富含笔石、黄铁矿的富硅、富碳页岩,其硅质多为自生成因,对应焦石坝目前的主力产气页岩段.  相似文献   
40.
酸性矿山排水(AMD)是硫化矿床矿山环境污染防治的难点,因而持续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众多的学者对矿区AMD中次生矿物进行了研究。为深入了解AMD中次生矿物的形成和演化,为AMD污染防治提供科学依据,笔者对前人不同环境下AMD中的次生矿物类型、次生矿物形成顺序,以及铝相次生矿物的形成、特征、环境危害及意义进行了简要综述。目前与AMD有关的主要次生矿物存在3种类型,即铁相次生矿物、铝相次生矿物和其他相次生矿物,AMD中的pH、Eh和温度对于次生矿物的形成具有控制性的作用。铁、铝相次生矿物具有吸附金属能力,这一性质有助于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河流的自净化作用。由于AMD形成条件高,矿物相不稳定,目前有关AMD中铝相次生矿物及“酸性白水”的研究成果有限。因此,加强铝相次生矿物以及“酸性白水”的研究,可以更好地解析蒿坪河流域石煤矿区河流酸性磺水–酸性白水的形成演化机制,以及铝相次生矿物吸附重金属的地球化学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