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40篇
  免费   1729篇
  国内免费   1135篇
工业技术   16004篇
  2024年   35篇
  2023年   232篇
  2022年   520篇
  2021年   603篇
  2020年   636篇
  2019年   637篇
  2018年   535篇
  2017年   550篇
  2016年   683篇
  2015年   570篇
  2014年   801篇
  2013年   763篇
  2012年   998篇
  2011年   1167篇
  2010年   749篇
  2009年   708篇
  2008年   573篇
  2007年   773篇
  2006年   773篇
  2005年   644篇
  2004年   473篇
  2003年   432篇
  2002年   356篇
  2001年   268篇
  2000年   326篇
  1999年   253篇
  1998年   163篇
  1997年   125篇
  1996年   110篇
  1995年   104篇
  1994年   74篇
  1993年   69篇
  1992年   84篇
  1991年   57篇
  1990年   42篇
  1989年   37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4篇
  1980年   13篇
  1965年   2篇
  1960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2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黄河小浪底郑州集中控制系统的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河小浪底郑州集中控制系统将多个相互联系的不同专业领域子系统有机地连接成一个整体。文中介绍了该系统的硬件配置和主要功能,并简单介绍了该系统所采用的网络安全措施。  相似文献   
72.
基于WebGIS的粗泥沙集中来源区电子地图系统建设,以粗泥沙集中来源区作为研究区域,以黄河中游粗泥沙集中来源区水土保持工作流程(包括规划设计、计划管理、综合治理、预防监督和淤地坝管理等)为主线,依托黄河流域水土保持生态与环境监测系统网络、黄河流域水土保持监测系统数据库,建立覆盖黄河流域、黄土高原区、多沙粗沙区、粗泥沙集中来源区,面向不同水土保持管理层的水土保持监测与管理信息系统。  相似文献   
73.
鄂尔多斯西缘前陆盆地巨厚黄土地区地震采集技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鄂尔多斯西缘前陆盆地表层地质地貌极其复杂,有巨厚黄土区、黄土-沙漠区及山前砾石-黄土区,独特的黄土地貌使得地震采集面临着诸多技术难题。根据以往巨厚黄土地区地震采集经验,采用多种方法系统地开展黄土表层结构精细调查,深入研究黄土地球物理特征及激发因素与表层黄土结构之间的关系,优选激发井位和井深,确保了激发效果;采用小道距、三线小线距、高密度空间采样技术,获得了高信噪比、高分辨率地震资料。研究表明,巨厚黄土地区地震采集时应优选激发井位和岩性,合理选择激发井深;坚持多深井组合激发、单井药量不宜过大总药量要大两项基本原则;采用高密度采样技术,提高采集资料的覆盖次数和信噪比。图10表1参15  相似文献   
74.
浅析中央空调系统替代制冷剂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大气臭氧层耗损和温室气体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分析了中央空调系统几种替代制冷剂的特性,探讨了在实际使用中如何进行替代制冷剂的选择。  相似文献   
75.
针对陕甘宁盆地低渗透气田天然气井地层漏失等问题,通过室内试验,设计了密度为1.41~1.60g/cm3的二级固井高炉矿渣——MTC水泥浆和APIG级水泥——MTC水泥浆。目的提高固井质量、降低固井成本。结果通过对高炉矿渣的水化机理和两种MTC水泥浆对比分析,认为高炉矿渣——MTC转化法较APIG级水泥——MTC转化法,具有外加剂用量少、抗压强度高、体系简单、固井成本低等特点。结论两种低密度MTC水泥浆配方设计合理,性能优良,能满足现场施工的要求。  相似文献   
76.
应用烃类直接检测技术预测天然气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光大 《石油物探》1994,33(2):58-65
柴达木盆地位于青藏高原北部,是中国大型含油气盆地之一,历经40年的勘探,发现了丰富的油气资源。柴达木盆地东部地区是第四纪沉降与沉积中心,区内第二系生储气岩厚度大、分布广、第四纪新构造运动形成的同生沉积构造发育、保存完整、具有形成大中型天然气田的地质条件。此外,由于该地区含气地层时代新、埋藏浅、成岩与胶结作用差、含气层厚度大、孔渗性好,加之构造条件简单,人文干扰小、是应用烃直接检测技术寻找天然气的有  相似文献   
77.
三塘湖盆地上古生界烃源岩镜质组反射率异常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镜质组反射率是评价有机质成熟度的重要指标 ,然而由于地质因素和测试技术的原因 ,镜质组反射率测量值常与预计值有一定的偏差。在三塘湖盆地上古生界烃源岩中 ,可以观察到镜质组反射率的局部增强和镜质组反射率的抑制。局部增强多分布在上二叠统的烃源岩中 ,主要与火山活动有关。这种反射率的增强在平面上分布广泛 ,但纵向上影响范围较小。反射率的抑制是在上古生界烃源岩含有较高含量的腐泥组分背景下产生的。用氢指数模板方法对抑制进行了校正 ,抑制的幅度最大可达 0 .3%  相似文献   
78.
黑河干流中游地区耗水量变化的历史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黑河流域水资源极其匮乏,加之地区上的配置不均衡和中游地区水土资源的过度开发,导致黑河下游出现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已影响到我国北方广大地区生态环境质量,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和全社会的广泛关注。黑河水资源开发利用主要集中在中游地区,该区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蔬菜和经济作物生产基地之一,耗水量占流域耗水量的85%以上,是黑河的主要耗水区和径流利用区。利用黑河上游控制站莺落峡站和中游控制站正义峡站水文资料,分析了黑河中游耗水量的变化,结果表明:20世纪80年代以前黑河中游耗水量在4.4亿m^3左右,比较稳定;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耗水量明显增加,80年代耗水量比70年代以前增加了1.97亿-2.49亿m^3;90年代耗水量又比80年代增加了1.64亿m^3左右;80年代以来流域耗水量呈明显增加的趋势,这是以人类活动影响为主的结果。  相似文献   
79.
准噶尔盆地加快天然气勘探有利条件及预探领域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准噶尔盆地天然气资源十分丰富,勘探潜力巨大。该盆地具备形成大气区的地质背景,发育石炭系、二叠系、侏罗系三套气源岩,演化程度高,气源条件充足;发育多类型、多套储集体和四套区域盖层,形成了有利的储盖组合及成藏配置。通过对五彩湾、滴西、莫索湾、莫北地区典型气藏的分析研究,该盆地发育多种气藏类型,包括构造型、古潜山型、火山岩内幕型及地层(不整合遮挡)型。通过研究指出,天然气勘探的现实领域有陆东—五彩湾地区、陆西—莫北—莫索湾地区;待突破的领域有腹部下组合大型古隆起及岩性气藏、南缘冲断带;正在准备的勘探领域主要为煤层气。  相似文献   
80.
四川盆地川中地区构造平缓,大型断裂欠发育,已发现的油气藏与背斜关系并不十分密切。研究认为,川中地区香溪群主要发育岩性圈闭,根据圈闭形成主控因素,结合香溪群沉积前的古地貌特征和裂缝发育特点,将川中香溪群岩性圈闭划分为4种类型:①与地层尖灭相关的地层—岩性圈闭;②与沉积—成岩相变密切相关的成岩—岩性圈闭;③与古地貌有关的差异压实作用形成的岩性圈闭;④与断层转化调节相关的裂缝—岩性复合圈闭。其中成岩—岩性圈闭和地层—岩性圈闭,是川中香溪群最重要的、分布最广泛的圈闭类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