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8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24篇
工业技术   280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松辽盆地晚中生代裂谷作用与伸展构造样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松辽盆地中西部的裂谷作用自下白垩统沙河子组沉积期持续到营城组沉积期,东部从下白垩统沙河子组沉积期持续到登娄库组沉积期.在不同构造层次形成了变形特征有别的构造,中浅层伸展构造的基本要素是断陷盆地边界主断裂,基本结构单元是半地堑和半地垒,横向上呈多米诺型垒-堑构造.主断裂中东倾者倾角缓但向东有增大的趋势;西倾者数量有限但倾角较陡.断陷包括水平拉张量大而裂谷期沉降量小的半地堑和水平拉张量小但裂谷期最大沉降的半地堑.这些断陷盆地在北北东方向呈串珠状,自西而东成带.在中-下地壳发生韧性变形,形成一向东倾拆离带,深度范围15~30km. 裂谷的扩展有3种方式,即边界断裂的斜向后退扩展,断陷带的走向式扩展,断陷群的横向扩展.  相似文献   
2.
柴达木盆地北缘中生界剥蚀厚度恢复   总被引:32,自引:1,他引:32  
认为地层剥蚀厚度能否根据压实规律来恢复,其决定因素并非是新沉积层厚度是否大于剥蚀厚度;当不整合面以上新沉积层对不整合面以下老地层施加的压力大于被剥蚀地层(剥蚀前)对不整合面以下老地层施加的压力时,不整合面以下老地层的压实规律被破坏,无法用声波时差法恢复剥蚀厚度,否则可以恢复。据此,以用声波测井资料恢复的地层剥蚀厚度为依据,结合未被剥蚀地层厚度趋势延伸法、盆地构造演化分析法,对柴达木盆地北缘中生界剥蚀厚度进行了恢复,认为柴达木盆地北缘剥蚀量从西向东增大,昆特依坳陷和冷湖构造带的剥蚀量(约500m)大于其东部南八仙、鱼卡等地区(约100m),潜西—冷湖四号地区剥蚀量最大(最大可超过1400m)。图5参4(梁大新摘)  相似文献   
3.
济阳坳陷沾车地区中生界沉积体系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随着油气勘探开发的不断深入,济阳坳陷中生界油气藏日益受到重视。针对济阳坳陷沾车地区中生界缺乏详细地质分层和沉积体系研究、勘探开发受到地震资料解释和层位对比严重限制的实际问题,以该区近130口钻录井、测井层序、古生物和三维地震等资料为基础,采用沉积体系分析方法,将其中生界划分为下一中侏罗统坊子组、中侏罗统三台组、上侏罗统蒙阴组和下白垩统西洼组4个层位;建立了沾车地区中生代地层充填系列,并识别出主要发育的河流沉积体系(包括曲流河和辫状河)、冲积扇沉积体系、湖泊沉积体系和三角洲沉积体系,系统研究了各沉积体系的类型、特点、分布和空间演化。  相似文献   
4.
微细粒钛铁矿的回收制约着我国攀西地区钛资源的高效开发利用。四川某矿业公司的斜板溢流原矿属辉石、橄榄石混合型钛铁矿,且粒度极细,-19 μm产率为79.22%,其中TiO2分布率为87.54%。研究结果表明,预先采用强磁选可有效消除部分超微细粒钛辉石、橄榄石等易浮杂质对浮选分离的不利影响,磁选精矿通过一次粗选五次精选一次精扫选流程,可获得钛精矿产率为21.85%,TiO2品位为47.44%,回收率为62.89%的良好指标,为矿山高效利用钛资源提供了合理的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5.
绥滨地区的主期构造形成于穆棱组沉积后的逆冲-褶皱作用,主要受那丹哈达岭地体向大陆拼贴挤压的变形作用控制.通过研究早白垩纪末逆冲-褶皱构造的主要形迹可知,主期构造特征表现为受盲冲断裂控制的背、向斜构造,形成了断弯褶皱、断展褶皱、断滑褶皱 3种构造样式.在松花江以北,构成一个自北西西向南东东逆冲的逆冲-褶皱系统,控制了地层起伏的格架.在松花江以南,马架屯-东林屯、四方林子断裂,控制了轴向近南北的大型箱状褶皱,褶皱顶部削蚀强烈.松1、松2断裂不仅在新生代大规模活动,而且在穆棱组期末的构造运动中也起到了对区域构造格架的控制作用,松1-松2断裂南北逆冲-褶皱系统的逆冲方向相反.该成果将对黑龙江省东部中新生代盆地的构造演化和原形盆地恢复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济阳坳陷中生界构造特征及储层预测方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济阳坳陷中生代地层分布广泛,但勘探程度、认识水平较低.初步研究表明中生界发育多套储层和多种储层类型,具有良好的油气运移通道,多期构造运动和强烈的风化剥蚀使其发育多种样式的圈闭组合,可形成多种油气藏类型.简要论述了济阳坳陷中生代地层分布特点和构造特征;分析了中生界油气成藏条件和油气藏类型;探讨了中生界油气藏的地球物理特征及储集层地球物理预测方法.  相似文献   
7.
以岩心观察、薄片观察、试验数据为基础,对曲堤—王判镇地区中、古生界的储层特征及控制因素进行了系统研究。该区中、古生界的储层类型分为碎屑岩和碳酸盐岩两大类,碎屑岩储层物性属于中等—较差,碳酸盐岩储层属于中等—较好。碎屑岩储层储集空间主要有原生孔隙、次生孔隙、微孔隙、裂隙四种成因类型;碳酸盐岩储层储集空间主要有原生孔隙、次生孔隙、裂缝三大类。研究认为碎屑岩储层发育的控制因素主要为岩性、沉积微相及成岩作用,而碳酸盐岩储层发育的控制因素主要有沉积环境及岩石相、成岩作用、古岩溶作用、裂缝的发育程度等。  相似文献   
8.
中国东部海域中生界地质特征及含油气前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生界分布于中国东部海域的7个盆地,面积约18.3万km_2,最大沉积厚度约5000m。研究区南部的沉积环境以海相为主,北部以陆相为主;盆地构造演化在南部晚中生代以坳陷为主,北部晚中生代以断陷为主;构造活动南强北弱,南多北少。地质差异的原因与大地构造位置和三大板块作用有关。中生界具有多种油气藏类型,含油气前景良好。  相似文献   
9.
珠江口盆地东部中生界海相油气勘探前景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对南海北部大陆边缘中生代构造演化及周边区域地质研究表明,珠江口盆地东部在中生代时是西藏主特提斯洋(海)的东延部分.从地震反射特征、重力场特征、层速度特征、岩石密度特征、坳陷构造形态特征、连井解释以及区域沉积相的研究,多个方面阐明了在珠江口盆地东部地区广泛存在中生代海相地层.潮汕坳陷、韩江凹陷作为中生代残留坳陷,充填有3套中生代海相地层.潮汕坳陷可以划分为北部斜坡带、北部凹陷带、中央隆起带和南部凹陷带4个构造单元,划分为四种断裂类型.对周边地区露头、井下资料以及本区地质和地球物理方面的研究结果也表明,该区中生界具有较好的生油能力,可能存在3套有效的储盖组合.因而可以预测珠江口盆地中生界海相是一个重要的油气勘探前景区.  相似文献   
10.
滇西中新生代锡矿带属于中新特提斯成矿带的组成部分,位于海陆壳俯冲带陆壳仰冲一侧,与造山花岗岩带密切相关。根据中新生代板块活动的主要事件,可分为四个成矿期。由东往西锡矿化世代依次变新,与板块活动事件逐次推迟相关联。在一定程度上,锡矿化不依赖于围岩,主要依附于陆壳仰冲侧造山花岗岩带。雅鲁藏布江缝合带与龙木错—双湖—丁青—北澜沧江—柯街—孟定缝合带之间的区域是我国西南寻找中新生代锡矿床最佳远景区域,其中主要探索对象是晚三叠世至早始新世造山花岗岩带和与造山花岗岩带相联系的地质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