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80篇
  免费   101篇
  国内免费   168篇
工业技术   204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54篇
  2021年   63篇
  2020年   71篇
  2019年   78篇
  2018年   56篇
  2017年   58篇
  2016年   78篇
  2015年   78篇
  2014年   100篇
  2013年   115篇
  2012年   126篇
  2011年   143篇
  2010年   87篇
  2009年   101篇
  2008年   80篇
  2007年   132篇
  2006年   104篇
  2005年   117篇
  2004年   94篇
  2003年   54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991.
小浪底水库防洪作用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根据黄河下游防洪工程体系现状,拟定了小浪底水库投入运行后的干支流水库调洪方式,分析了小浪底水库的防洪作用。结果表明,小浪底水库的兴建使黄河下游大堤的设防标准由现状的六十年一遇提高到千年一遇(即千年不用北金堤);使花园口百年一遇洪峰流量削减到16000m~3/s以下(即百年不用东平湖新湖区);使花园口22000m~3/s以下的较大洪水削减到10000m~3/s以下(即不用东平湖滞洪区);发生万年一遇洪水时,只需用北金堤滞洪区少量分洪即可;将三门峡水库对“下大洪水”的运用机率由十年一遇减少至百年一遇,各种级别洪水的蓄洪量均有较大幅度减少。  相似文献   
992.
993.
塔中地区北部奥陶系发育碳酸盐台地—陆棚边缘高能滩相,仅上奥陶统良里塔格组滩体就厚约100?300m,有效储层厚约50?100m,滩体颗粒灰岩构成典型的非均质碳酸盐岩古岩溶岩性储集体圈闭,圈闭面积可达1000?2000km2,迄今钻遇的12口井有9口井获得工业油气流,初步预计储量可达(5?10)×108t油当量,应该是特大型整装原生岩性油气藏,可能成为塔里木盆地尚未探明的最大整装油气田。该油气藏成藏条件优越,是满加尔凹陷油气源区多期油气特别是晚海西期油气首先充注的圈闭;多期岩溶作用造就了较好的滩体储集空间,颗粒灰岩储层的非均质性既为油气勘探带来了难度,也为该岩性圈闭侧向封堵的形成创造了条件;埋藏深度适中及后期构造改造微弱有利于滩体原生油气藏的保存;滩体地震响应特征易于识别追踪,总体表现为低频空白弱反射或者是低频强—弱相间反射。初步研究认为,塔里木盆地奥陶系碳酸盐岩具备相似成藏条件即形成大中型原生岩性油气藏的地区还有阿瓦提凹陷南部—巴楚凸起北缘及塔北隆起南斜坡—北部坳陷北缘,塔里木盆地奥陶系原生岩性油气藏具备十分广阔的勘探前景,是发现大中型油气藏的现实领域。  相似文献   
994.
糠醇-脲-甲醛树脂固砂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固砂剂是为满足胜利胜坨油田高含水、严重出砂油井的防砂而开发的。所研制的糠醇 脲 甲醛树脂活性高 ,水分散性良好。通过组分筛选和配方优化 ,得到固砂液的基本配方为 :5 .0~ 8.0 %树脂 ,2 .5~ 5 .0 %潜在酸固化剂 ,0 .2 %~ 0 .5 %商品偶联剂HK 5 5 0 ,用清水配液。实验固砂液与粒径 0 .4~ 0 .8mm的石英砂在 6 0℃反应 2 4小时形成的固结砂 ,抗压强度大于 5MPa ,渗透率保留率大于 80 % ,适用温度下限 6 0℃ ,上限至少为 90℃ ,在油田污水、煤油、10 %盐酸、10 %硫酸、10 %NaOH碱液中浸泡 90天强度基本不变 ,在 10 %KMnO4溶液中浸泡 10d后解体。石英砂中含有粘土时固结砂抗压强度急剧降低 ,≤ 1%时抗压强度 >5MPa。石英砂粒径减小使固结砂渗透率保留率降低。简介了在胜坨油田 12口严重出砂井和 9口一般出砂井用该固砂液固砂的结果。图 5表 6参 5。  相似文献   
995.
地下聚合交联成胶的耐酸耐高温凝胶堵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制了用于注蒸汽油藏堵水酸化联合作业的两种地下聚合、交联、成胶的凝胶类堵剂。筛选出的最佳配方如下。①丙烯酰胺体系AM-1:5.0%AM 0.035%引发剂PP 0.02%苯酚 1.0%甲醛液 0.05%稳定剂SS;②疏水缔合共聚体系AM-2:AM-1 1.0%AA 0.06%阳离子疏水缔合单体NA。250℃下的成胶时间,AM-1约为12小时。AM-2约为25小时。可通过配方调整在4~38小时范围改变。生成的凝胶按Sydansk提出的目测相对强度等级为J级。即高刚性凝胶。可抗高温。在250℃至少15天内不变化。表面浸泡在土酸液中的凝胶在250℃下可稳定存在9~10天(15%HCl 5%HF)或16~17天(5%HCI 1%HF)。AM-1的耐温耐酸性好于AM-2;AM-2的耐高温性好于AM-1。在人造岩心中AM-2凝胶堵塞物的突破压力为85.3MPa/m。两种堵剂还可用于封堵蒸汽窜流及高温油藏堵水调剖。图1表1参4。  相似文献   
996.
坡折带与隐蔽油气藏--以二连盆地为例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依据成因机制,坡折带可分为构造坡折带、沉积坡折带和侵蚀坡折带三大类。构造坡折带可细分为断层、褶皱和挠曲坡折带三个亚类;沉积坡折带则易在台地和生物礁体的边缘形成或由沉积的差异压实作用和断层坡折带转化而来。根据二连盆地勘探实例,论述了不同类型坡折带与隐蔽油气藏形成的关系,并在乌里雅斯太凹陷东坡找到了5000×104t储量规模的坡折带复式油气聚集带。综合研究表明,坡折带是斜坡构造带油气勘探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997.
The results of hydrobiological investigations of Grošnica and Gruža Reservoirs near the city of Kragujevac in Serbia indicated differences in their trophic status. Although considerably younger than Grošnica Reservoir, Gruža Reservoir manifests all the signs of accelerated eutrophication. Primary and secondary plankton productivity is significantly greater in Gruža Reservoir, as is macrophyte production. Accelerated eutrophication also is indicated with the results of an ecological analysis. The manifested differences can be attributed mainly to the greater human influences, as well as the unfavourable morphometric characteristics of Gruža Reservoir, compared to Grošnica Reservoir.  相似文献   
998.
根据初期运行期三峡水库、电站运行特点及下游航道要求,利用等间距穷举搜索的方法,对不同来水、不同装机情况下电站的调峰能力进行了计算,并利用不恒定流数学模型对推求的调峰幅度所对应的出力过程和下泄流量过程进行演算校验,从而使计算结果更符合工程实际的要求.  相似文献   
999.
柴达木盆地西部地区第三系湖相藻灰岩油气藏及勘探潜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柴达木盆地第三系藻灰岩储层分布较广,是柴达木盆地第三系碳酸盐岩储层中最重要的油气储层。目前柴达木盆地第三系藻灰岩储层主要见于西部地区的跃西、跃东、七个泉、狮子沟、花土沟、尖顶山、南翼山和大风山等地区,层位上从下干柴沟组上段(E3)至上油砂山组(N2)均有分布。E3和N1的藻灰岩主要分布于英雄岭222凹陷以西(西南)地区,N2和N2的藻灰岩主要分布于英雄岭凹陷以东(东北)地区,这与柴达木盆地的湖水进退、12沉积中心的迁移及盆地演化有着密切的关系。柴达木盆地西部地区第三系湖相藻灰岩储层的成因类型主要包括两类滨湖亚相的藻坪灰岩和浅湖亚相的藻丘灰岩。滨湖亚相的藻坪灰岩和浅湖亚相的藻丘灰岩具有完全不同的沉积特征、岩石类型和储层特征。滨湖亚相藻坪灰岩储层的储集空间以次生溶孔和溶缝为主,溶孔和溶缝的形成与大气淡水的淋滤作用有关。浅湖亚相藻丘灰岩储层的储集空间以次生溶孔和溶缝为主,同时也发育原生枝管状钙藻(绿藻门的松藻科)的藻管孔,溶孔和溶缝的形成与晚期沿断裂带大气淡水的溶解作用及有机酸的溶解作用有关。柴达木盆地西部地区第三系是青海油田近期的重点勘探目标区,具有很大的油气勘探潜力。近几年发现的藻灰岩是其中一个值得重视的勘探目标,已知地区的藻灰岩储集性质较优,并  相似文献   
1000.
Intensive investigations into the utilisation of the geothermal potential of the North German Basin began in the early 1980s. The first production and reinjection tests from/into sandstone reservoirs started in 1982 and led to the commissioning of the first geothermal heating plant for heat supply to a residential area in the town of Waren (Müritz) in 1984. More plants were put into operation in Neubrandenburg, Neustadt-Glewe and Berlin. The use of these sandstone reservoirs for heat storage produced new technical solutions. A precise knowledge of the geological and geochemical conditions forms an essential prerequisite for the successful planning, construction and operation of geothermal plants.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geological and geochemical conditions, as well as the technical solutions and practical experience acquired so fa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