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106篇
  免费   2642篇
  国内免费   2026篇
工业技术   45774篇
  2024年   360篇
  2023年   1147篇
  2022年   1230篇
  2021年   1386篇
  2020年   1170篇
  2019年   1177篇
  2018年   650篇
  2017年   951篇
  2016年   1062篇
  2015年   1358篇
  2014年   2571篇
  2013年   2020篇
  2012年   2322篇
  2011年   2378篇
  2010年   1954篇
  2009年   2181篇
  2008年   2535篇
  2007年   2115篇
  2006年   1963篇
  2005年   2051篇
  2004年   1874篇
  2003年   1614篇
  2002年   1352篇
  2001年   1104篇
  2000年   1016篇
  1999年   818篇
  1998年   789篇
  1997年   698篇
  1996年   626篇
  1995年   571篇
  1994年   545篇
  1993年   408篇
  1992年   393篇
  1991年   386篇
  1990年   393篇
  1989年   321篇
  1988年   67篇
  1987年   51篇
  1986年   35篇
  1985年   30篇
  1984年   30篇
  1983年   14篇
  1982年   16篇
  1981年   17篇
  1980年   16篇
  1965年   3篇
  1959年   2篇
  1957年   2篇
  195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32.
阐述了钙镁在线分析仪的在线分析原理,提出了分析时的技术指标,介绍了钙镁在线分析仪在离子膜电解盐水系统中的应用情况,指出了该分析仪对树脂塔和离子膜的长周期平稳运行的意义及为氯碱生产提供的安全保障。  相似文献   
33.
轮轨高频动力分析模型目前多沿用了传统的赫兹接触模型,其在高速轮轨系统上的适用性尚未得到验证。针对赫兹接触工况,建立基于多体动力学的车轮-轨道耦合动力学和车辆动力学模型,其中轮轨法向接触由赫兹弹簧表征,作为对比也建立基于显式有限元的三维高速轮轨瞬态滚动接触有限元模型,采用可考虑三维接触几何的"面-面"接触算法精确求解轮轨接触。对比150~500km/h速度范围内典型钢轨短波波磨(波长20~140mm、波深0.01~0.20mm)激励下的高频轮轨力结果,发现三种模型预测的幅值存在显著差异,但未发生轮轨脱离时(波磨尚浅),三种模型预测的幅值均与波深线性正相关。具体而言,相较于瞬态滚动接触模型,车轮-轨道耦合动力学和车辆动力学模型预测的垂向轮轨力更大,其特征幅值的最大差值分别为静轮重的39.2%和88.4%,三种模型预测波长30mm波磨的临界波深(恰好发生轮轨脱离)相应地高于0.2mm、0.14mm和0.05mm。开展高速、高频轮轨动力分析时,传统的赫兹接触弹簧会带来不可忽略的计算误差。  相似文献   
34.
35.
霄云煤矿在1307工作面采取坑透技术探测出了工作面的地质异常体,便于提前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性措施,尽量减少工作面内部构造对生产的不利影响,提高生产效率,保障安全高效生产。  相似文献   
36.
37.
孙凯萍 《机电信息》2020,(12):130-131,133
密相输送作为气力输送方式中的一种,因其具有耗气量低、混合比高、输送能力大、磨损小、物料不易破碎等优点,目前已在粉粒体输送中得到广泛应用。现结合国内某聚酰胺项目(PA),简要分析了密相输送的应用以及配管过程中的若干设计要点。  相似文献   
38.
通过分析封线体结构及使用要求,结合硅橡胶成型性能,对零件结构和模具结构进行了改进和优化,采取减小零件葫芦椭圆状部位直径,增大变形空间,改善型芯的对接方式和将型芯直角部位过渡圆滑,解决了封线体拉裂及孔口飞边问题。  相似文献   
39.
《质量探索》2015,(3):43
江西省圣源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位于泰和县文田工业园区创建于2008年,占地100多亩、有两条现代化生产线,日生产能力4800立方。创建六年来牢固树立"信誉第一、质量至上"的理念,严格按照产品质量标准要求进行生产混凝土。公司在上级有关部门的领导下本着"团结、创新、求实、奉献"的企业精神,以"融科技精  相似文献   
40.
参考《压力容器定期检验规则》第40条,采用有限元方法计算了筒体接管边缘应力区局部减薄处的应力分布,得到了局部减薄处凹坑的尺寸与位置对应力的影响趋势,讨论了应力集中系数随尺寸变化的规律,为筒体接管边缘应力区局部减薄处的强度评定提供了一定的计算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