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10篇
  免费   192篇
  国内免费   458篇
工业技术   15260篇
  2024年   86篇
  2023年   278篇
  2022年   332篇
  2021年   387篇
  2020年   339篇
  2019年   366篇
  2018年   214篇
  2017年   328篇
  2016年   389篇
  2015年   366篇
  2014年   915篇
  2013年   866篇
  2012年   875篇
  2011年   775篇
  2010年   731篇
  2009年   758篇
  2008年   784篇
  2007年   685篇
  2006年   634篇
  2005年   678篇
  2004年   754篇
  2003年   718篇
  2002年   548篇
  2001年   435篇
  2000年   333篇
  1999年   275篇
  1998年   260篇
  1997年   245篇
  1996年   203篇
  1995年   147篇
  1994年   146篇
  1993年   79篇
  1992年   85篇
  1991年   91篇
  1990年   62篇
  1989年   79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稠油油藏具有黏度高、沥青质和胶质含量高及流动性差等特点,在生产过程中易造成严重的储层损害,降低油井产量,进而影响油田的整体开发效果。针对海上某稠油油藏在开发过程中易造成储层损害的情况,对降黏剂、缓蚀剂及助排剂进行了优选,开发了一种适合稠油油藏的新型复合降黏解堵增产体系,其配方(w)为:2.5%JNJ-1+2.5%JNJ-2+2.5%HYJS-3+3.0%NH_4HF_2+1.0%HSJ-3+1.0%ZPJ-3。新型复合降黏解堵增产体系性能评价结果表明:该体系与地层水具有良好的配伍性,对沥青质和有机垢具有良好的溶解能力;同时该体系还具有良好的缓蚀性能、助排性能、防膨性能及稠油降黏性能,且残渣含量低。模拟岩心驱替试验结果表明:新型复合降黏解堵增产体系不仅能够有效解除地层堵塞,还能进一步改善储层以满足稠油油藏解堵增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非均质油藏在特高含水期存在水淹严重、剩余油高度分散、挖潜困难等问题。本文以英东萨尔图油藏为例,优选井组实施氮气泡沫驱先导试验,目前已取得较好效果,为同类油藏改善开发效果提供了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3.
受限于开发环境的特殊性,海上"双高"油田无法基于密井网、小井距条件下开展各项剩余油挖潜研究和实践,也不能完全借鉴陆地相关研究成果与开发经验。以埕北油田为典型,通过油藏与工程一体化融合,先导实验与商业推广互为促进,逐步形成了一套"以精细油藏描述为主线,多方位高效挖潜为目标"的海上"双高"油田挖潜综合技术,对于持续改善油田开发效果,提高经济可采储量及采收率,具有较强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在油藏工程中,要提高产能,就必须选择合适的开采技术,制定合适的开采方案,这样更利于提高开采效率,提高油气资源的产量。本文对水平井网渗流分析技术方法的应用做出了重点概述,更利于做出科学的预测,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15.
高温高盐高含水油藏提高水驱采收率配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江汉油区高温高盐高含水油藏的储层条件,应用国内外油藏精细描述、油藏工程最新理论与技术,提出了高含水油田合理钻加密井、完善注采井网、水平井挖潜、不稳定注水及高温高盐油藏采油工艺配套技术措施,形成了一套适应高温高盐高含水油藏提高水驱采收率的配套技术。  相似文献   
16.
稠油微生物开采技术现状及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邓勇  易绍金 《油田化学》2006,23(3):289-292
综述了用微生物方法开采稠油的技术现状与进展,论题如下。①概述。②基本方法:异源微生物采油,包括微生物吞吐和微生物驱;本源微生物采油压大港孔店油田的实例。③主要机理,包括产表面活性剂,降解稠油中重质组分及其他。④技术研究,包括机理性、可行性及经济效益研究,列举了国内外6个实例。⑤现场应用,包括国外1个、国内6个实例。⑥该技术的优势及问题。参22。  相似文献   
17.
油藏演化的两个极端过程   总被引:25,自引:3,他引:22  
油气藏形成之后,在地质务件变化不大的情况下,储集层中的油气一般保持相对的稳定。但当地质条件变化较大时,油气藏中则发生明显的蚀变。其中两个极端的演化过程,一是抬升破坏形成生物降解沥青,一是深埋发生原油裂解转化成焦沥青和天然气。生物降解沥青没有一定的形态.在显微镜下呈席状分布,沥青反射率低,抽提物具有明显的生物降解特征。原油裂解形成的焦沥青具有一定的几何形态,沥青反射率很高而无常规抽提物。原油裂解生成的天然气在组分和碳同位素特征上与干酪根裂解生成的天然气有别。图6参15  相似文献   
18.
针对ca油田多层状砂泥薄互层稠油油藏的特点,开展了热采和非热采条件下储层变化特征研究、钻井和固井过程入井液的研究、采油工艺技术等系统保护油气层研究,了解各种变化的作用过程和原因,有效地预防现场施工中可能发生的储层伤害,从而达到储层保护、提高采收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低流度油藏分类及开发特征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低流度油藏指流度低于30×10-3μm2/mPa.s的油藏。根据流度大小以及油藏在开发生产中表现出的特征,可将低流度油藏分为一般低流度油藏、特低流度油藏和超低流度油藏。对大港低流度油藏的研究表明,由于低流度油藏地质情况复杂,地层认识不清,因而开发特征复杂,表现为采油速度低,采出程度和采收率低;注水效果差,油藏井距不适应;油井见水后含水迅速上升,产量则急剧下降。  相似文献   
20.
根据水平井三维渗流特征,在底水油藏情形仍假定顶面为不渗透隔层所封闭,底部则是恒压边界,水平井渗流表现为早期径向流以及稳定流动期,由此进行常规试井分析。以TKxxDH井为例,通过水平井的静压、压恢试井资料结果的对比分析,阐述了不稳定试井资料的应用,为此类油藏油井模型的选择及效果评价提供了可借签的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