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54篇
  免费   1397篇
  国内免费   742篇
工业技术   15893篇
  2024年   88篇
  2023年   325篇
  2022年   387篇
  2021年   439篇
  2020年   398篇
  2019年   369篇
  2018年   257篇
  2017年   296篇
  2016年   422篇
  2015年   441篇
  2014年   842篇
  2013年   766篇
  2012年   905篇
  2011年   832篇
  2010年   721篇
  2009年   790篇
  2008年   832篇
  2007年   782篇
  2006年   793篇
  2005年   696篇
  2004年   572篇
  2003年   476篇
  2002年   415篇
  2001年   377篇
  2000年   347篇
  1999年   319篇
  1998年   332篇
  1997年   320篇
  1996年   228篇
  1995年   199篇
  1994年   166篇
  1993年   141篇
  1992年   184篇
  1991年   133篇
  1990年   146篇
  1989年   122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7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61.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三叠系物源认识对油气石油勘探具有重要指导作用。本文通过大量的野外、井下采样,室内分析化验对比研究,发现西部环县地区与六盘山盆地、河西走廊地区延长组有着相似的重矿物组合,砂岩骨架组分普遍有较高的石英含量,稀土、微量元素特征也较为相似,具有属同一沉积体系的特征,花岗岩类是环县三角洲沉积体系的主要物源之一。认为现今概念的鄂尔多斯盆地西部晚三叠世与六盘山盆地及走廊地区不具明显的分割性,盆地很可能向西开口延伸。  相似文献   
62.
郯庐断裂带含油气性研究   总被引:19,自引:5,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郯庐断裂带是中国东部一条巨型断裂构造带,该文从其基本构造特征入手,分析了它的几何学、运动学和动力学特征,并进一步研究其含油气特点,认为:a)郯庐断裂带对中国东部诸多中新生代含油气盆地的形成及演化有重要的控制作用,不同演化阶段产生并控制了不同的沉积盆地(如松辽盆地和渤海湾盆地);b)郯庐断裂带对油气藏的形成及演化有重要的控制作用,不仅控制盆地烃源岩的发育、基本的储集层和盖层条件,以及圈闭的形成等等,而且对油气的生成、运移及聚集成藏、大中型油气田的形成及分布等有重要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63.
通过分析塔巴庙地区储层压力的分布特征,建立了研究区泥岩压实曲线,并对影响和控制该区储层压力的主要因素和机理进行了探讨,对“欠压实”剩余压力、生气增压、抬升引起的降压进行了定量计算。分析结果表明,晚三叠-早白垩世末“欠压实”作用和晚侏罗-早白垩世末烃源岩大量生烃作用使塔巴庙地区上古生界形成异常高压;晚白垩系构造抬升降压,使得现今储层为正常-低异常压力。同时证实了“欠压实”对天然气有压力封盖作用,天然气都分布在最大“欠压实”幅度以下的储层当中。烃源岩生气高峰为晚侏罗-早白垩世末,但天然气大规模运移是在晚白垩世,方向以沿过剩压力梯度降低较快的方向(太原-山西组至下石盒子组)垂向运移,通道主要为裂缝,运移的动力主要为异常高压。由于储层致密,聚集成藏能量有限,造成天然气充注不足、气水分异不好、含气饱和度低。  相似文献   
64.
《中国油气》2003,10(2):22-23
With the efforts strengthened for integrated geological study in the recent years, PetroChina has made breakthroughs in three major fields—lithologic oil and gas exploration,foreland basin thrust belt and marine facies carbonate rock oil and gas exploration.  相似文献   
65.
苏北-南黄海盆地构造演化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杨琦  陈红宇 《石油实验地质》2003,25(Z1):562-565
苏北及南黄海盆地是由多期、多类盆地叠加的复合残留盆地,地质概况基本相似,成因演化近同,自元古界下扬子板块形成后,主要经历了古-中生代地台、中生代前陆盆地、走滑拉分盆地时期以及新生代断陷、坳陷盆地时期.在古生代-中生代发展过程中是一个整体,晚白垩世盆地演化出现分化,发育伸展盆地群,形成一系列叠置在中、古生代盆地之上的箕状断陷,箕状断陷的发育及分布明显受中-古生界内部先存逆冲断裂的控制.  相似文献   
66.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是安徽省十 五家重点企业集团之一。合 肥江淮汽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淮汽车)是安徽江淮汽车集团骨干企业,在全国14家大型汽车企业中排名第11位,主要产品为1~3.5吨载货卡车、6~9米专用客车底盘及客车产品。自1991年以来,销售收入连续多年保持平均为58%的快速增长速度。  相似文献   
67.
研究认为,六盘山盆地与酒西盆地具有相似的构造演化特征和油气成藏条件。中生代为走滑拉分盆地,发育张扭伸展断层系,新生代为陆内前陆盆地,发育扭压逆冲断裂系;中生代坳陷都发育生烃潜力较好的白垩系烃源岩,具有相似的烃源岩演化特征、生储盖组合条件和油气运聚特征。因此,分析酒西盆地油气藏分布特征和成藏控制因素,有利于认识和预测六盘山盆地的油气分布规律,以便指导下一步的油气勘探。  相似文献   
68.
根据高分辨率层序学原理,结合东濮凹陷构造演化史及其对沉积体系和不同层次基准面变化的控制作用,探讨了该凹陷演化不同阶段基底断裂对沉积体系、沉积相、地层堆积样式的控制.进而讨论了基底断裂对中长期基准面变化的控制作用,认为在凹陷强烈断陷期基底断裂是控制基准面变化的主要控制因素。指出了基准面变化过程中储层的发育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69.
当初满怀豪情,打算在纳米产品的战场上打一场漂亮仗的张芬红,根本就没有预测到,这场原本看来胜券在握的“纳米”战役会进行地如此波折。对于一个从深陷困境发展到今天生机勃勃的纳米高科技公司,9年来,正是对纳米执着的追求,支撑着开尔走过了从创业到守业的成长历程。  相似文献   
70.
总结了隐蔽油气藏的分类,介绍了陆相层序地层学的基本理论,分析了坡折带与隐蔽油气藏的密切关系,提出了陆相含油气盆地隐蔽油气藏的识别思路。实践证明:与坡折带有关的低位域砂体是良好的隐蔽油气藏的储集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