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44篇
  免费   1005篇
  国内免费   3781篇
数理化   16630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54篇
  2022年   101篇
  2021年   59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67篇
  2016年   66篇
  2015年   63篇
  2014年   71篇
  2013年   89篇
  2012年   64篇
  2011年   105篇
  2010年   86篇
  2009年   101篇
  2008年   118篇
  2007年   111篇
  2006年   130篇
  2005年   122篇
  2004年   164篇
  2003年   1176篇
  2002年   2003篇
  2001年   1760篇
  2000年   1180篇
  1999年   780篇
  1998年   1030篇
  1997年   895篇
  1996年   1291篇
  1995年   1156篇
  1994年   1040篇
  1993年   432篇
  1992年   632篇
  1991年   606篇
  1990年   546篇
  1989年   387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6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3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991.
通过脉冲微型反应催化色谱装置,考察了正己烷在Pt/Al2O3和Pt-Dy/Al2O3催化剂上的转化反应;用TPD、TPR和HOT技术研究了Pt-Dy/Al2O3催化剂的表面性质.结果表明,Dy和Pt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并发生电子效应和几何效应,但Dy的掺入未改变Pt/Al2O3催化剂表面固有的吸附中心性质  相似文献   
992.
FeZSM-5沸石上乙苯的吸附态及氧化脱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FeZSM-5吸附乙苯前后的IR、XPS、ESR及Mossbauer谱表明,乙苯分子的侧链和苯环与FeZSM-5的活性位(以Fe为中心的结构单元)同时发生配位络合作用,减弱了乙苯分子侧链的α和β位C-H键,使其活化,在氧存在下易发生氧化脱氢反应生成苯乙烯.Fe(Ⅲ)是乙苯氧化脱氢的活性中心,尤其是骨架不饱和配位的Fe(Ⅲ)对活化乙苯分子起到了关键作用,碱金属平衡阳离子起到了助催化剂的作用.骨架Fe(Ⅲ)比非骨架Fe(Ⅲ)具有更高的氧化脱氢活性  相似文献   
993.
研究了C2-C9烷烃在不同的改性ZSM-5沸石上的反应规律。过渡金属离子改性的ZSM-5沸石显示了较高的芳烃选择性,芳烃的选择性还取决于改性金属离子的脱氧能力并可通过预硫化得到改进。  相似文献   
994.
考察甲基丙烯酸甲酯在室温Na2SO3水溶液的聚合能力,发现在该溶液添加聚丙烯酰胺(PAAm)-氯化铜(CuCl2)配合物膜以组成PAAm-CuCl2膜/Na2SO3催化引发体系是必不可少的.采用ESR、IR、XPS和电导率等手段研究该体系催化剂的表面结构.结果表明,膜的单位面积平均含铜量在一定范围内和配位体种类等对催化活性有显著影响,即催化性能与催化剂的表面结构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995.
A novel organic-inorganic hybrid compound {[Cu(2,2′-bpy)2]2Mo8O26} has been hydrothermally synthesized and structurally characterized by single-crystal X-ray diffraction. The compound crystallizes in the orthorhombic space group, Pna21,with a=2.4164(5),b=1.8281(4),c=1.1877(2)nm,V=5.247(2)nm^3,Z=4,and final R1=0.0331,wR2=0.0727.The structure consists of discrete {[Cu(2,2′-bpy)2]2Mo8O26} clusters,constructed from a β-octamolybdate subunit[Mo8O26]^4- covalently bonded to two [Cu(2,2′-bpy)2]^2 coordination complex cations via bridging oxo groups.In addition,the spectroscopic properties and thernal behavior of this compound have been investigated by spectroscopic techniques (UV-vis,IR,Raman and EPR spectra) and TG analysis.  相似文献   
996.
Our previous paper1,2reported the results of selective synthesis of mannose type glycosides and their dimers in our attempt to synthesize derivatives of N-acetyllacto- samine, which could have potential activity of anti-metastasis3. Further studies on the glycosylation of the accepters exploiting glycosyl nitrate instead of the acetate as donor showed interesting chemoselectivity between the two kinds of donor, namely, the glucose type and the mannose type. The reactivity difference of the t…  相似文献   
997.
朱利中  陆州舜 《分析化学》1997,25(5):563-566
研究一有机溶剂,无机盐,尿素对萘胺-β-环糊精及其衍生物荧光体系的影响,发现它们对萘胺有荧光增强效应,初步探讨了其中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998.
研究了水溶性钌-膦配合物催化肉桂醛选择加氢反应中,相转移剂和表面活性剂对反应转化率和选择性的影响,考察了表面活性剂CTAB(十六烷基三甲溴化铵)浓度以及影响两相界面性质的因素—水相和有机相体积比、有机溶剂的改变等的影响.结果表明,相转移剂可以促进反应进行,其中以季铵盐相转移剂最好;表面活性剂能够显著地加快反应,其中以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效果最佳,且分子中含有长链烷基者(如CTAB)效果更好,非离子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效果较差;对于CTAB,其浓度的增加导致反应速度的明显加快,但CTAB浓度达到1.65×10-2mol/L之后,反应体系乳化严重,反应完成后,两相分离变得困难.而增加水相体积和加入适当的有机溶剂,有利于转化率和选择性的提高.  相似文献   
999.
合成和表征了4种以四溴代邻苯二甲酸根阴离子(4Br-PHTH)桥联、以1,10-菲咯啉(phen),5-硝基-1,10-菲咯啉(NO_2-phen),2,2′-联吡啶(bpy)和4,4′-二甲基-2,2′-联吡啶(Me_2bpy)端接的双核钴(Ⅱ)配合物[Co_2(4Br-PHTH)(L)_4](ClO_4)(L=phen(l),NO_2-phen(2),bpy(3),Me_2bpy(4))。基于IR光谱、元素分析、电导测量等方法推定配合物具有四溴代邻苯二甲酸根桥联结构和Co(Ⅱ)离子具有畸变的八面体配位环境。进行了配合物变温磁化率(75~300K)的测定,其数据已用从自旋哈密顿符导出的磁方程拟合,求得交换参数J=-0.87cm~(-1)(1),-0.84cm~(-1)(2),-0.82cm~(-1)(3),-0.85cm~(-1)(4),表明金属离子间有弱的反铁磁性自旋交换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000.
大多数线型高聚物浓溶液的流动行为呈现非牛顿性,线型顺1,4-聚丁二烯(LBR)亦然,而环化顺1,4-聚丁烯(CBR)的浓溶液在浓度达17.8%时仍表现为牛顿流体。CBR溶液的临界缠结浓度明显地高于LBR,CBR分子链间的缠结效应比LBR弱得多,这是CBR的分子链结构特征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