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7篇
  免费   74篇
  国内免费   456篇
数理化   1817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89篇
  2013年   79篇
  2012年   81篇
  2011年   95篇
  2010年   107篇
  2009年   100篇
  2008年   81篇
  2007年   75篇
  2006年   83篇
  2005年   69篇
  2004年   57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71篇
  2001年   63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40篇
  1994年   41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40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991.
高效液相色谱法快速测定满山红中槲皮素和杜鹃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用固相萃取预分离,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满山红中槲皮素和杜鹃素。槲皮素和杜鹃素用90%甲醇加热回流提取,提取液用Waters Sep-Pak-C18固相萃取小柱预分离,然后用ZORBAX Stable Bound(50×4.6 mm i.d.,1.8μm)色谱柱,以0.2%的磷酸和甲醇(52∶48,V/V)为流动相,槲皮素和杜鹃素在1.0 min内可达到基线分离;用紫外二极管矩阵检测器检测。方法的加入标准回收率为98%~102%,相对标准偏差为1.6%~1.8%。本法可用于满山红样品中的槲皮素和杜鹃素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992.
镁-美他环素胶束体系荧光特性及美他环素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在金属离子存在下美他环素在胶柬体系中的荧光特性,实验结果表明:在pH 9.50~11.30的H3PO4-HAc-H3BO3-NaOH缓冲溶液中,镁离子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曲通X-100对美他环素的荧光具有显著的协同增敏作用.据此建立了测定药物制剂中美他环素的荧光光谱法.定量线性范围为0.16~16μg/mL,检出限为0.0036μg/mL,相对标准偏差为1.9%.  相似文献   
993.
报道了肥牛木素(Ceplignan)的分离方法和结构鉴定结果.  相似文献   
994.
研究了氯化银比浊法测定镍钴锰三元素氢氧化物中氯离子含量的测定方法。选择了合适的测定波长,并对硝酸用量、沉淀剂用量、稳定时间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确定了较优的分析条件。样品加标回收率在95%-103.3%,氯离子浓度在0-4μg/mL与浊度值有良好线性关系。方法为控制镍钴锰三元素氢氧化物中氯离子提供了检测依据。  相似文献   
995.
Quantale中的素理想及弱素理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把Quantale中的序结构与代数运算&结合在一起给出了Quantale中素理想和弱素理想的概念。讨论了它们之间的关系,得到了Quantale中理想是(弱)素理想的充要条件。证明了与序半群中的一些经典结论相一致的命题。  相似文献   
996.
为建立一种快速分离白花丹参水溶性有效成分的毛细管区带电泳体系,分别考察了缓冲液浓度、缓冲液pH、运行电压、检测波长对样品的分离度、迁移时间等因素的影响。最终优化的分离条件为:5 mmol/L硼砂缓冲液(pH 7.5);毛细管柱75 μm×60.2 cm,有效长度50 cm,压力进样(3.45 kPa×4 s),27.5 kV恒压分离,210 nm波长下检测,柱温25 ℃。在优化的条件下,8 min内使白花丹参样品中的原儿茶醛、丹参素、原儿茶酸组分达到完全基线分离。  相似文献   
997.
染料木素及其葡萄糖苷与DNA相互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pH 7.2 Tris缓冲溶液中,采用紫外、荧光、粘度等方法研究了染料木素、染料木素葡萄糖苷、染料木素7,4’-二-O-β-D-葡萄糖苷与小牛胸腺ctDNA的作用。结果表明,在ctDNA存在下,染料木素及其葡萄糖苷的紫外吸收光谱的最大吸收峰均产生明显的减色效应。三种化合物的加入均能有效猝灭EB-DNA体系的荧光,而猝灭方式并不唯一。另外,ctDNA溶液的粘度也都随三种化合物的加入而增大。据此推断,染料木素及其葡萄糖苷与ctDNA之间具有较强的作用,可能以部分插入及氢键作用与ctDNA结合,其作用强弱顺序为染料木素葡萄糖苷>染料木素7,4’-二-O-β-D-葡萄糖苷>染料木素。结果提示染料木素的7位或4’位葡萄糖基化修饰有望作为抗癌活性候选物,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998.
系统研究了各种醇类分子对肌血球素构象变化的影响. 结果表明, 在pH=4, V(醇)/V(水)=30/70的溶液中, 各种不同的醇类分子可以导致肌血球素构象的变化, 且这种变化与各种醇的不同分子结构有关, 如醇的烷基和结构变化会导致不同程度蛋白质分子构象的变化, 并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 随着直链烷基基团的增大, 醇分子对蛋白质分子结构的诱导变性能力提高; 仅改变醇分子结构时几乎产生相同的诱导效应, 但会带来蛋白质分子内离子配位和电子自旋态的改变; 用氟原子取代醇分子上的氢原子, 在一定程度上对于hMb和aMb具有选择性的稳定作用. 实验方法包括电喷雾电离质谱、圆二色谱、和紫外光谱等.  相似文献   
999.
染料木素铬(Ⅲ)配合物与DNA相互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pH 7.2 Tris缓冲溶液中,采用紫外、DNA熔点、荧光、粘度等手段研究了染料木素铬(Ⅲ)配合物与小牛胸腺DNA(ctDNA)的作用机制,探讨了其作用模式。当加入一定量的ctDNA时,染料木素铬(Ⅲ)配合物的紫外吸收光谱的最大吸收峰产生明显的减色效应;而配合物体系的荧光强度、共振光散射信号随ctDNA的加入逐渐增强。配合物的存在能有效猝灭EB-DNA体系的荧光,且猝灭方式为静态猝灭。同时ctDNA的熔点和ctDNA溶液的粘度随配合物的加入而增大。据此推断,染料木素铬(Ⅲ)配合物与ctDNA之间具有较强的作用,配合物主要以插入方式与DNA结合,二者的键合常数为1.9×105 L·mol-1。该研究结果提示染料木素铬(Ⅲ)配合物有望作为抗癌活性候选药物,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000.
秦美君  郭丽敏  耿海琴  李赟 《分析试验室》2021,40(12):1370-1375
赭曲霉素A(OTA)是污染中药材的重要真菌毒素,严重影响中药材质量和用药安全.在小檗碱溶液中加入OTA和其核酸适配体后,处于随意卷曲状态的核酸适配体会被OTA诱导折叠成为G-四链体构象,使小檗碱的微环境发生改变,从而增强其荧光信号.基于此,本文以OTA核酸适配体为识别原件,小檗碱为荧光探针发展了一种无标记的荧光体系检测OTA.对主要影响因素,包括K+,Mg2,小檗碱和核酸适配体浓度进行了优化.在最佳实验条件下,小檗碱荧光信号变化值与OTA浓度在5~200 nmol/L范围内成正比,检出限5 nmol/L.该方法仅使用无标记的核酸适配体完成了OTA的检测,避免了对核酸适配体的繁琐设计和标记.方法 有较高的特异性,并成功应用于中药桔梗中OTA的检测,回收率在86.3%~105.6%之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