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7篇
  免费   75篇
  国内免费   149篇
数理化   1291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63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58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48篇
  1996年   48篇
  1995年   48篇
  1994年   44篇
  1993年   42篇
  1992年   32篇
  1991年   42篇
  1990年   38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孔洞受压的统一极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俞茂宏统一强度理论分别就平面应变和平面应力总是对受压孔洞进行了极限分析,得到了各自的统一解形式。以往的基于Tresca、Mises、双剪屈服准则以及Mohr-Coulomb强度理论的极限解均为本文统一解的特例。此解可以适应于广泛的不同性质的各灯材料,合理也得出不同材料的相应解。  相似文献   
32.
33.
相分离广泛存在于各种凝聚态物质中.根据局部浓度的变化形式,可将相分离分为固体模型(model B)和流体模型(model H),这两种模型适用于动力学对称的体系.近年来,Tanaka发现在一些动力学不对称的多组分高分子体系里存在一种新的相分离模式,其相分离过程分为动力学过程可用一个普适的粘弹模型来进行描述.动力学不对称可由体系中两组分间大的尺寸差异或玻璃化温度差异引起.本文介绍了多相高分子体系中产生粘弹相分离的原理及其基本特征,并讨论了模量、粘度、填料等因素对粘弹相分离动力学过程及多相体系微观结构的影响.  相似文献   
34.
针对严重影响MEMS性能和可靠性的微梁粘着问题,根据W-S微观连续介质理论,建立了粘着力数学模型;针对粘着力对微梁刚度的强非线性影响,利用单元离散法,通过对粘着力时空变量相分离,对500μm×1μm×0.1μm表面镀金的微悬臂梁粘着进行了动力仿真,发现了“跳跃粘着”现象,从而为微梁的系统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5.
本文根据塑性流动理论的基本公式,由隐式积分导出了与路径无关的变量更新算法和一致切线模量。采用单元广义应力应变直接离散塑性流动定律,构造了杂交应力单元一致切线刚度矩阵的显式表达式,编制了结构有限元程序SAFE,数值算例表明:本文的计算方法和计算程序是正确可靠的,可用于弹塑性板壳结构的非线性分析,计算结果屈曲临界载荷和极限承载能力。  相似文献   
36.
本文采用俞茂宏双剪统一屈服准则求解部分均匀荷载下简支圆板的塑性极限,已有的最大主应力准则、Tresca准则,Mises准则的解答均是该解答的特例或线性逼近。该解答可以适合于多种工程材料,具有普遍性和适用性,从得出的解析解和图示中可得出一些新的有益的认识  相似文献   
37.
稳恒扩展裂纹尖端的弹粘塑性场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采用弹粘塑性力学模型代替通常的弹塑性模型,对于I型和Ⅱ型问题,分别求得了不可压缩材料中平面应变动态扩展裂纹尖端的指数奇异性场和对数奇异性场,消除了弹塑性解中存在的塑性激波。通过数值计算,分别求得了两种奇异属性的分界线,建立起统一的裂纹尖端奇异性场。  相似文献   
38.
粘塑性损伤模型模拟准超塑性单轴拉伸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了Chaboche粘塑性本构模型的大变形隐式算法,用损伤(DM)和无损伤(NDM)模型模拟准超塑性单轴拉伸。发现变形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均匀变形、颈缩发展、断裂破坏阶段。DM可准确模拟前两个阶段变形,NDM只能较好地模拟均匀变形阶段,表明DM可以较精确地描述稳定发展的动态过程。由于有限元方法只能描述连续介质,因此对于断裂破坏阶段,NDM模拟载荷大于试验结果,DM的载荷小于试验结果,这是由高应变速率敏感性造成。DM能够描述试验中出现地多处颈缩现象,局部应变速率分布随时间演化反映了颈缩发展程度。严重颈缩部位的距离代表着超塑性变形能力,距离越大,抗颈缩能力越好。  相似文献   
39.
刚芹果  杨挺青 《力学学报》1995,27(2):222-225
得出了一维非线性黏弹体和黏塑性体中最优应变路径方程,并揭示了它们的某些特性,如:(1)当非线性黏弹本构方程中的黏性部分与应变的关系具有上凸形式时,相应的最优应变路径具有下凸性质;(2)对于过应力和Bodner-Parton黏塑性体,它们的最优应变路径是塑性应变为线性形式,即塑性应变率为常数,而弹-黏塑性体的最优应变路径则不同。  相似文献   
40.
斜冲击界面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讨论了界面受到斜冲击时的动力学问题。有效冲击摩擦系数被处理成冲击过程及初始冲击角的函数 ;界面的法向响应描述计及弹性接触、弹性变形极限以及依赖于应变、应变率及温度的完全塑性接触 ;界面在冲击过程中的构形变化也予考虑 ,并采用平均应变、应变率及最大温升的概念与估算。这种新的斜冲击界面动力学模型用于数值模拟刚性球对于延性靶的斜冲击实验 ,计算与实验比较 ,结果是令人满意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