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1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6篇
数理化   1332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74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128篇
  2011年   113篇
  2010年   86篇
  2009年   80篇
  2008年   123篇
  2007年   65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56篇
  2004年   55篇
  2003年   83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63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9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28 毫秒
21.
22.
1 高考回顾数列是高中代数的重要内容之一 ,由于它既具有函数特征 ,又能构成独特的递推关系 ,使得它既与中学数学其他部分知识如 :函数、方程、不等式、解析几何、二项式定理等有较紧密的联系 ,又有自己鲜明的特征 ,因此它是历年高考考查的重点、热点和难点 ,在高考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试题往往综合性强、难度大 ,承载着考察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分析、建模、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函数与方程的思想 ,转化与化归的思想、分类讨论的思想 .从近几年试题来看 ,数列部分内容的分值约占总分的 12 %左右 ,大多为一道选择题或填空题 ,一道解答题 .而…  相似文献   
23.
陈晓春 《数学通讯》2003,(13):17-18
由解析几何知 ,三点P1(x1,y1) ,P2 (x2 ,y2 ) ,P3(x3,y3)共线的充分必要条件是 :(x3-x1) (y2 - y1) - (x2 -x1) (y3- y1) =0 .这一结论除用于判定或求解有关解析几何的共线问题外 ,也可用于求解一些三角以及代数中的问题 ,其解法具有一定的启发性 ,下面举几例说明 .例 1 已知一次函数 f(x) =ax +b ,且 - 1≤f(- 1) ≤ 2 ,- 2≤f(2 )≤ 3,求 f(3)的取值范围 .解 由已知 f(- 1) =-a +b ,f(2 ) =2a +b ,f(3) =3a +b ,整理即-a - f(- 1) +b =0 ,2a - f(2 ) +b =0 ,3a - f(3) +b =0 ,上式表明点P1(- 1,f(- 1) ) ,P2 (2 ,f(2 ) ) ,P3(3,f(3) …  相似文献   
24.
对于如何无限逼近无理数的问题,现在已经有很多方法.例如丢番图逼近论、相似性、一致分布、线性无关、Bonach不动点等.但这些方法大多得用到高等数学中较深的知识.有没有一种较为简单的逼近法呢?下面就(?)一类无理数如何逼近问题介绍一种简单且易操作的方法.  相似文献   
25.
关于可测函数列各种收敛性的几点注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洁 《工科数学》1998,14(2):120-123
关于可测函数列的收敛性.除了众所周知的处处收敛、一致收敛、几乎处处收敛外,尚有依测度收敛、平均收敛和弱收敛等.本文将主要讨论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26.
27.
有补数关系的两个数列相乘,有几种速乘技巧,归纳为:  相似文献   
28.
结合一道高考模拟题中的有关参数的大小关系的判定问题,从不等式思维、三角思维、数列思维等不同思维方式展开,利用对应的方法,充分展示数学思维过程与应用,融合创新意识,归纳与总结此类问题的解题技巧与方法.  相似文献   
29.
数列不等式历来是高中数学的重点和难点,在高考数列试题中经常扮演压轴题的角色.由于放缩法灵活多变,技巧性要求较高,经常“放大一点太大,缩小一点太小”,这让一些学生感到很茫然,不知所措,这就大大降低了放缩法在数列不等式中的使用效率.本文将对相关数列不等式的证明作简单评析,希望对读者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30.
《大学数学》2019,(1):76-79
在有限维空间中函数列的定义区域有界且下界恒大于零的假设下,证明了该类函数列极限存在的条件,并进一步得到与该函数列有关的一类积分数列的极限存在性条件;最后,给出了一个与第九届中国大学生数学竞赛预赛(数学类)第六题有联系的例子说明所得结论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