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30篇
  免费   526篇
  国内免费   893篇
数理化   3449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44篇
  2022年   71篇
  2021年   74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72篇
  2018年   50篇
  2017年   68篇
  2016年   86篇
  2015年   89篇
  2014年   247篇
  2013年   164篇
  2012年   125篇
  2011年   186篇
  2010年   222篇
  2009年   211篇
  2008年   174篇
  2007年   139篇
  2006年   154篇
  2005年   133篇
  2004年   154篇
  2003年   135篇
  2002年   148篇
  2001年   112篇
  2000年   87篇
  1999年   63篇
  1998年   62篇
  1997年   50篇
  1996年   44篇
  1995年   50篇
  1994年   45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邻苯二亚胺纤维素水溶液的荧光行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叶君  吴奏谦 《应用化学》1998,15(5):50-52
目前,用于制造光致发光材料的基材均为合成高分子材料,如聚氯乙烯(PVC)等热塑性材料以及不饱和聚酯等热固性材料[1].天然高分子材料发光性能的研究并不多见.而与合成高分子相比,纤维素的结构特征决定了它易参与化学反应,可用以制备各种用途的功能材料,如高...  相似文献   
62.
常压升温下油煤浆表观黏度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讨煤直接液化工艺中油煤浆表观黏度随温度升高的变化规律,利用高温黏度计测定了煤浆体系的黏度,考察了溶剂、煤浆浓度、煤中含水量和不同显微组分等因素以及剪切速率、配浆温度、溶胀作用等对煤浆黏度 温度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低温下影响煤浆黏度变化的主要因素是溶剂本身的性质,煤浆的表观黏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随温度继续升高在较宽温度范围内黏度变化不大,这是由溶剂性质以及煤在溶剂中的溶胀行为共同作用的结果;当温度达到约220℃后继续升高温度溶胀作用逐渐占优势,从而导致煤浆体系的表观黏度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63.
苯并噁嗪中间体/蛭石插层纳米复合物热固化行为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双酚A型苯并嗪中间体 (BOZ A) 蛭石插层纳米复合物固化过程的分析表明长链烷基铵阳离子对BOZ A的热开环聚合反应没有表现出催化作用 ,也不影响纳米复合物的结构形态 .不同蛭石含量的插层纳米复合物 ,在形成不同纳米分散状态的纳米复合物的过程中 ,蛭石晶片对BOZ A的热开环聚合具有明显不同的阻碍作用 ,蛭石含量为 3%的插层纳米复合物 16 0℃的凝胶化时间较纯树脂延长约 7min ,活化能升高约8kJ mol,固化反应热焓降低约 14J g ,使得固化物的固化程度较纯树脂降低约 7%~ 10 % ,阻碍作用最大 ,其它含量的次之  相似文献   
64.
柱撑水滑石类层柱状阴离子粘土是一类新型层柱材料,由于其二维孔道结构的可调变性及潜在的择形催化性能,已引起人们的重视[1-3].迄今,人们已合成了包括无机和有机阴离子,同多和杂多阴离子(Polyoxometalates,简称POMs)以及配合物阴离子在内的多种柱撑水滑石,其中同多和  相似文献   
65.
蝇视觉系统的图形-背景分辨及模式分辨是计算机视觉研究中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文在Reichardt等的蝇视系统的图形-背景分辨的计算神经网络模型的基础上,对蝇视觉系统在非平稳条件下的图形-背景分辨进行了系统的计算机模拟。结果表明,模型与模拟对于行为实验结果具有预测能力。本文提出假设:人视系统的运动感知及初级模式分辨也可能是以运动检测器为输入端的图形-背景系统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66.
高分子表面动态行为与接触角时间依赖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躺滴法(sessile drop)动态连续跟踪测量模式研究聚合物水的接触角随时间变化. 结果表明各种聚合物的接触角都随时间迅速降低, 最后达到一恒定值即平衡接触角. 各聚合物都具有其特有的起始接触角和平衡接触角. 同时利用Wilhelmy片技术对相应聚合物的动态接触角进行研究. 并通过研究经表面氧化处理含聚丁二烯嵌段共聚物的起始接触角、平衡接触角、前进接触角与后退接触角的变化, 探索躺滴法测定接触角过程中时间依赖性的成因及起始接触角和平衡接触角的意义. 结果发现聚合物样品的前进接触角(θa)与起始接触角(θs), 后退接触角(θr)与平衡接触角(θe), Wilhelmy片法测得的接触角滞后值(θa-θr)与起始接触角和平衡接触角的差值 (θs-θe)之间都有较好的线性关系. 由此表明, 接触角的时间依赖性主要是由于水滴与聚合物接触后其表面发生重构引起. 起始接触角(θs)与平衡接触角(θe)则分别与聚合物表面疏水性组分和亲水性组分相关. 这一结果不仅证实了这二种接触角测定方法之间的相关性, 为接触角时间依赖性问题的理论解释提供实验证据, 而且也为高分子表面动态行为研究提供新的实验手段.  相似文献   
67.
支化聚合物的熔体流变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支化聚合物的流变特性表征以及分子结构和温度对其流变行为的影响三个方面综述了支化聚合物的流变特性,长链支化结构明显延缓了整个高分子的松驰过程,这集中表现在剪切条件下的应变软化和拉伸条件下的应变硬化,而且,长链支化使得时-温等效原理不再有效,对温度的依赖性也表现出一定的复杂性,改进蛇行理论和耦合模型可以解释部分实验结果,但又都存在不足,因此,对于支化聚合物独特的流变行为,还需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68.
提出一个可用离散朗之万方程描述的体温计模型.该体温计的特点是其温度示数只能随外界温度的升高而上升,当外界温度降低时,其示数却不能下降.根据体温计示数这种只升不降的特点,定义了“停顿”事件.用随机行走的理论解析地推导了停顿时间分布函数数值模拟和解析结果都显示这种分布函数呈幂律形式D(s)∝s,揭示出在这一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临界性. 关键词:  相似文献   
69.
研制了以Nafion分散羧基化多壁碳纳米管的化学修饰电极(Nafion-MWCNTs/GC),研究了硝苯地平(NIF)在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和测定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在0.1mol/LNH3-NH4Cl(pH9.6)溶液中,Nafion-MWCNTs/GC,对NIF具有明显的催化和增敏作用,还原峰电位由-0.85V(裸电极)正移到-0.75V(vs.AgCl/Ag)(修饰电极),灵敏度增加约7倍。对各种实验条件进行了优化。定量测定的线性范围为2.5×10-7~4.5×10-5mol/L,r为0.9974;检出限为8.0×10-8mol/L。探讨了NIF在Nafion-MWCNTs/GC上的电极过程和反应机理,测得在本体系中参与反应的质子数和电子转移数均为4,电子转移系数α为0.41。对NIF药片进行了测定,回收率为94.5%~101.0%。  相似文献   
70.
研究了富镧混合稀土-镍储氢合金(MlNi5)与有机化合物(C6H6)组成的浆液体系的吸氢行为和吸氢热力学性能。测定了不同温度(10,20,30,40℃)下两个不同系统的吸氢压力-成分等温(PCT)曲线,并分别计算出气固系统和气固液系统吸氢反应的热力学函数值ΔH,Δ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