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02篇
  免费   73篇
交通运输   7475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137篇
  2022年   111篇
  2021年   195篇
  2020年   222篇
  2019年   225篇
  2018年   65篇
  2017年   152篇
  2016年   128篇
  2015年   191篇
  2014年   257篇
  2013年   282篇
  2012年   405篇
  2011年   493篇
  2010年   444篇
  2009年   491篇
  2008年   533篇
  2007年   466篇
  2006年   447篇
  2005年   379篇
  2004年   344篇
  2003年   223篇
  2002年   219篇
  2001年   192篇
  2000年   143篇
  1999年   163篇
  1998年   125篇
  1997年   90篇
  1996年   53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45篇
  1993年   42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29篇
  1989年   6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篇
  1965年   2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未来的电力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叙述全电力舰未来的发展情况,在研究全电力舰技术发展的同时,还结合综合全电力推进的概念,以及英国海军战舰原动机和储能方式的选择等,介绍实现电力舰的技术途径,并讨论未来舰船系统面对舰船工程技术不断发展所带来的挑战,另外提及列入船舶工程技术发展计划的要点。  相似文献   
82.
83.
船舶液力耦合器的人工神经网络的数学建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船舶动力装置动态建模与仿真的实际需求,引出了其主要部件之一的液力耦合器数学建模在稳/动态特性研究中的重要性,以及利用其试验曲线(输入特性形式)作为数据源去构建准稳态数学模型的困难之处:寻找一种通用的数学表达形式,以实现①液力耦合器在额定工况及其附近的试验曲线的内插与外廷;②过渡工况液力耦合器数学模型的设计(如液力耦合器接合和脱开过程其滑差从100%向额定滑差值方向的变化)。本文介绍了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在液力耦合器动态建模中的应用。文章先介绍了其数学建模的思路和要点:①选择人工神经网络算法(包括传递函数)与结构(人工神经网络隐含层数目和神经元个数);②提高人工神经网络泛化能力的措施;③利用专业知识扩充人工神经网络训练用的数据样本。然后叙述了其数学模型在某船舶动力装置稳态、动态特性计算机仿真研究中的某些有意义的结果:①正常航行(四机双桨)稳态工况时各车令下液力耦合器的滑差;②不同螺旋桨螺距下的液力耦合器接合过程的滑差变化;③怠速→前进五的急加速过程的滑差变化。  相似文献   
84.
85.
86.
87.
《世界汽车》2006,(3):72-72
在发生车祸意外之时,小型车与大型车谁较能有效地保护车内乘客,根据美国一项调查发现,小型车发生车祸死亡率可是远高于大型车呢!  相似文献   
88.
我国客车工业目前已基本上形成大、中、轻、微型齐全,高、中、低档兼备的产品格局。从1998年以来,客车产量一直保持较快持续增长的态势。客车不同于轿车不属大批量生产的产品,因而要采取差异化策略。各国汽车生产企业都不投巨资建自动化生产线进行大规模生产。客车市场的多品种、少批量、定制化、技术要求高的特点决定了客车既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又是技术密集型产业。由于我国劳动力价格低,使我国客车具有低成本的优  相似文献   
89.
船舶主机冷却水系统的建模与节能型控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对船舶主机高温淡水冷却水系统的各主要器件建立各自的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对其整个系统建立了数学模型.然后以主机高温淡水冷却水系统作为研究对象,提出了在此系统中采用神经元自适应控制方式替代传统的PID(比例积分微分)控制方式进行水温调节,以达到改善控制并节约能源的目的.最后以仿真结果说明了神经元自适应控制方式具有良好的适应性与抗干扰性,它比PID控制方式更适用于主机冷却水温度调节系统.  相似文献   
90.
当前,各机务段在内燃机车修理过程中,都在把提高机车质量作为重点,与此同时,也在考虑如何进一步缩短停时,加快修理进度,这不仅是机车检修任务量的需要,也是经济效益利害所在。而影响进度的原因,不仅存在于机车主要大型部件修理过程中,也存在于各大型部件的组装调整过程中,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是我们应该不断研究的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