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4篇
  免费   214篇
  国内免费   353篇
数理化   144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52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47篇
  2015年   58篇
  2014年   91篇
  2013年   72篇
  2012年   69篇
  2011年   60篇
  2010年   60篇
  2009年   75篇
  2008年   80篇
  2007年   75篇
  2006年   78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56篇
  2003年   53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6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关于长方矩阵加权Drazin逆的一种分裂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给出了求解长方矩阵加W-权Drazin逆的一种分裂法及其相应的迭代法;并且讨论了迭代法收敛到加W-权Drazin逆的充分必要条件。对迭代法半收敛的情形,本文亦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992.
H-弱余模余代数和交叉余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引进了交叉积的对偶交叉余积,证明了:余Cleft模余代数的结构定理(作为余代数);如果为Hopf代数余可裂正合序列,那么作为Hopf代数,由此有强增广余代数C的结构定理(作为双代数);如果为Hopf代数可裂正合序列,那么作为Hopf代数并简单地讨论了C×αH的余半单性.  相似文献   
993.
用推转壳模型PNC方法研究了166Hf94170Hf98核,计算了这三个核晕带和次晕带间的带交叉频率、带间互作用强度、顺排角动量和转动惯量等,并与实验值作了比较,结果表明在Nilsson势参数完全按照Lund系统学选取的情况下,理论计算值与实验值符合得较好.  相似文献   
994.
995.
单模光纤中基于暗孤子交叉相位调制的亮脉冲压缩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曹文华  刘倾豪 《光学学报》1995,15(3):81-286
对单模光纤正群速色散区中基于暗孤子交叉相位调制的亮脉冲压缩进行了定量计算和详细分析,结果表明,亮脉冲的压缩程度与昱孤子相对于亮脉冲的初始峰值功率有关,初始相对峰值功率愈高,亮脉冲的压缩比和压后的峰值功率愈高,同时所需的光纤长度愈短,对于给定的初始条件,光纤长度存在一最佳值,在最佳长度处,压缩后的亮脉冲峰值功率最高,宽度最窄。  相似文献   
996.
全光网状网保护方式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王健全  顾畹仪 《光子学报》2002,31(8):960-964
提出一种网状网的保护实施方案,即预选保护路由的方法,同时给出了保护路由选取的两个准则:相关性极小和跳数最小的原则并对此进行了详细分析认为保护路由的选取应该两个原则兼顾,折衷考虑,以最快和最小故障概率实施对网络的保护.  相似文献   
997.
侯德富  李家荣 《中国物理 C》1995,19(11):998-1004
采用有限温度下维数正规化的方法在任意协变规范下精确地计算了双圈QED的热力学势及其交叉发散.计算表明交叉发散彼此相消且所得的结果与规范的选取无关.  相似文献   
998.
本文利用Feigin-Fuch方法研究非么正SUK(2) WZW模型的关联函数,明显地给出结构常数与交叉矩阵,进而得出modular矩阵,同时讨论与么正理论的联系.  相似文献   
999.
钠原子能级的斯塔克结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报道钠在主量子数n=12,13,14附近能区的斯塔克(stark)效应,外场从0~8kV/cm.观察到随着电场的增加,角动量小的项并入线性斯塔克簇,且不同|m|的能级简并解除.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1000.
基于量子剪裁基本原理,通过光谱技术研究NaGdF4:Tm3+,Dy3+在一个真空紫外光子激发下获得两个蓝色光子的可能性。在这种化合物中,量子剪裁通过下转换,即通过应用不同镧系离子间的能量传递进行。通过对Tm 4f12-4f115d激发,部分能量从Tm3+离子5d态直接传递给Gd3+,然后在Gd3+-Tm3+之间发生交叉弛豫,剩余能量从Gd3+传递给Dy3+,产生两个可见光子发射,一个来自Tm3+1G4-3H6跃迁,另一个来自Dy3+4F9/2-6H15/2跃迁。主要研究获得以NaGdF4:Tm3+,Dy3+为基础的新型具有更高效率,更高稳定性和更强真空紫外(VUV)吸收量子剪裁发光粉的可能性。各种光谱技术,如光致发光、激发和衰减等被用来表征不同Dy3+浓度掺杂NaGdF4中Gd3+晶格间能量迁移引起的施主Gd3+和受主Dy3+之间的能量传递。结果表明Gd3+离子之间存在能量迁移,随之交换相互作用引起施主与受主(Gd3+-Dy3+)之间的能量传递。通过Bursh-tein等人关于激发态的弛豫理论,施主-受主能量传递参数kDS可以从Gd3+6P7/2发射的衰减计算出。Gd3+-Dy3+能量传递量子效率也可以得到。NaGdF4:Tm3+和NaGdF4:Tm3+,Dy3+是由水热法制备的,NaGdF4:Dy3+是由文献[4]方法制备的。发射光谱和激发光谱通过自制的VUV光谱仪和F-4500测量。衰减曲线由OPO激光器激发获得Gd3+-Dy3+之间能量传递量子效率在受主浓度大约在NA=0.6%时达到最佳值,并且明显地观测到浓度猝灭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