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58篇
  免费   281篇
  国内免费   167篇
数理化   2206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61篇
  2022年   57篇
  2021年   92篇
  2020年   66篇
  2019年   60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51篇
  2016年   64篇
  2015年   78篇
  2014年   124篇
  2013年   98篇
  2012年   112篇
  2011年   134篇
  2010年   113篇
  2009年   118篇
  2008年   137篇
  2007年   117篇
  2006年   98篇
  2005年   72篇
  2004年   62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52篇
  2000年   53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37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曝光系统离焦对平面全息光栅衍射波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波前像差是衍射光栅的重要技术指标,它直接影响光栅的分辨率。由光致刻蚀剂记录两束相干光干涉条纹是制作全息光栅的关键步骤。为了提高全息光栅曝光系统调整精度、减小离焦、降低光栅的衍射波前像差,从离焦对反射球面准直镜的准直光平行度的影响程度出发,分析了准直光平行度对全息光栅衍射波前像差的影响。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准直镜调整误差直接决定全息光栅衍射波前像差大小。以3种不同刻线密度光栅为例,得出了准直镜调整误差的允许变化范围。  相似文献   
92.
93.
杜春雷  郭履容 《光子学报》1996,25(8):732-735
菲涅耳衍射微透镜列阵是目前广泛应用的衍射光学元件之一,它是基于衍射原理,由计算机设计,并通过微细加工技术制作成的.本文介绍了8相位台阶菲涅耳衍射微透镜列阵的制作方法,并描述了一个用16×16微透镜列阵形成的小型 Shack-Hartmann 波前传感实验系统,用该系统可对入射波前进行测量和重建.  相似文献   
94.
用于白天自适应光学的波前探测方法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超宏  鲜浩  姜文汉  饶长辉 《物理学报》2007,56(7):4289-4296
提出了两种视场偏移哈特曼波前传感器,用于探测白天条件下强背景中目标信号的波前信息.给出了哈特曼波前传感器子孔径中焦面上天光背景非均匀性分布特征的实验结果,详细分析了基于分光棱镜的双焦面视场偏移哈特曼波前传感器的探测误差,并通过基于倾斜镜的单焦面视场偏移哈特曼波前传感器实验给出了波前测量的结果,证明视场偏移哈特曼波前传感器能够精确、稳定的测量白天条件下目标信号的畸变波前信息,同时给出了其在白天条件下探测能力的估算结果及其受限因素,估算结果表明云南天文台的自适应光学系统在10 W/m2·sr天光背景条件下应用视场偏移哈特曼波前传感器能对5等星(可视星等值)目标进行准确的波前探测. 关键词: 自适应光学 波前传感器 白天工作 误差分析  相似文献   
95.
 应用Hartmann波前传感器测量了准直平行光通过低速热射流后的畸变波前时间序列,对该时间序列进行本征正交分解得到系列本征函数和时间系数,对本征函数进行双线性插值处理得到未布置探测器处的本征函数值,新本征函数与时间系数相乘从而获得未布置探测器处的波前数据。在时域和频域比较了波前预测值与实际值,结果表明了该插值方法的有效性,从而实现对波前的高时间、高空间分辨率测量。  相似文献   
96.
微透镜阵列是夏克-哈特曼波前探测器的关键器件。利用液晶器件的空间相位调制特性,可实现微透镜阵列功能,且具有孔径和焦距可变的优点。论述了基于液晶光调制的夏克-哈特曼波前探测校正技术的特征、技术进展、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7.
 描述了基于线性相位反演算法的波前传感器的基本组成结构。在实验室内搭建了相应的演示验证实验装置,对该种新型波前测量方法的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计算结果表明:这种根据入射全孔径远场光斑强度分布直接反演出入射波前相位的线性相位反演新方法原理是可行的。只需实时测量一幅焦平面图像,根据焦平面上光强分布的微小变化量与入射孔径面上的相位分布的微小变化量之间存在的近似线性关系,就可以用模式复原的原理复原出入射波前相位。传感器对于离焦,像散等像差模式都可以进行较为准确的测量,误差率都小于1。对称系统像差中存在少量的非对称像差对复原结果的准确性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98.
张文字  陈燕萍  赵廷玉  叶子  余飞鸿 《光子学报》2007,36(11):2017-2021
提出了一种简单的可用于光学系统中子午弧矢方向白光OTF稳定性评价的波前编码相位板参量优化方法.该方法仅以标准偏差来评价OTF在目标景深范围内的稳定性,并且结合自适应模拟退火算法在参量空间内优化得到相位板的最佳参量.使用该方法优化得到的相位板参量,可以大幅度提高光学系统的景深,并且可以获得更为清晰、稳定的成像.对应用波前编码技术前后光学系统的成像性能作了比较,并且考察了优化参量的容差性.  相似文献   
99.
波前编码系统成像特性的空间域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波前编码技术在大幅度地增加光学系统景深的同时,可以抑制各种离焦类型的像差。目前波前编码系统的成像特性分析大多是基于空间频率域的分析,在应用稳定相法导出三次型相位板波前编码系统的点扩展函数近似解析式的基础之上,描述了点扩展函数的边界、带宽与振荡等特性,分析了波前编码系统对离焦、像散、彗差等常见像差的敏感性,从空间域进一步分析了波前编码系统的成像特性。  相似文献   
100.
对利用光滑粒子动力学(SPH-Smoothed Particle Hydrodynanlics)方法进行轮齿动态力学数值分析中的齿轮建模方法进行了研究.确定了齿轮齿根过渡曲线以及其他部分的参数方程,并根据所确定的参数方程建立了三维齿轮离散粒子模型的数学模型.编制了划分齿轮整体及局部离散粒子的SPH前处理程序.并对划分后齿轮离散粒子与齿轮理论轮廓之间进行了误差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利用此办法可正确划分齿轮的SPH离散化粒子,是一种较好的前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