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411篇
  免费   1878篇
  国内免费   1690篇
工业技术   23979篇
  2024年   79篇
  2023年   207篇
  2022年   391篇
  2021年   448篇
  2020年   627篇
  2019年   407篇
  2018年   491篇
  2017年   528篇
  2016年   573篇
  2015年   704篇
  2014年   1327篇
  2013年   1322篇
  2012年   1612篇
  2011年   1618篇
  2010年   1363篇
  2009年   1479篇
  2008年   1627篇
  2007年   1710篇
  2006年   1499篇
  2005年   1388篇
  2004年   1104篇
  2003年   913篇
  2002年   668篇
  2001年   509篇
  2000年   420篇
  1999年   269篇
  1998年   167篇
  1997年   120篇
  1996年   102篇
  1995年   70篇
  1994年   74篇
  1993年   35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4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2篇
  1973年   3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The promising potential of cloud computing and its convergence with technologies such as mobile computing, wireless networks, sensor technologies allows for creation and delivery of newer type of cloud services. In this paper, we advocate the use of cloud computing for the creation and management of cloud based health care services. As a representative case study, we design a Cloud Based Intelligent Health Care Service (CBIHCS) that performs real time monitoring of user health data for diagnosis of chronic illness such as diabetes. Advance body sensor components are utilized to gather user specific health data and store in cloud based storage repositories for subsequent analysis and classification. In addition, infrastructure level mechanisms are proposed to provide dynamic resource elasticity for CBIHCS. Experimental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classification accuracy of 92.59% is achieved with our prototype system and the predicted patterns of CPU usage offer better opportunities for adaptive resource elasticity.  相似文献   
102.
基于轨迹频率抑制的轨迹隐私保护方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移动终端和定位技术的快速发展带来了轨迹大数据.研究者通过挖掘和分析发布的轨迹数据集,可获得一些有价值的信息.攻击者也可利用所掌握的知识对发布的轨迹数据集进行推理分析,以较高的概率推断出用户的隐私信息.轨迹抑制是一类实现隐私保护的重要方法,然而轨迹抑制的点数越多会造成数据效用越低.因此,在满足用户隐私需求的情况下,如何选择合理的抑制点来提高匿名处理后的数据效用是数据发布中要解决的重要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文中提出两种基于轨迹频率的方案对轨迹数据进行匿名处理.第一种方案是根据情况抑制整条有问题的轨迹数据或向有问题的轨迹数据集中添加假数据;第二种方案是采用特定的轨迹局部抑制法对数据进行抑制处理.实验表明相对于已有方案,在满足同等隐私需求的情况下,文中方案处理后的数据效用提升了近30%.  相似文献   
103.
针对云服务业务流程管理的特点, 给出了云服务的组合实现框架; 依据随机Petri网的建模理论, 探讨了组合云服务流程网模型的细粒度建模方法; 根据动态多变的用户需求, 设计了二维多层次的云服务组合可靠性动态评估框架, 并给出了马尔可夫过程和等值约简的两种可靠性计算方法。应用示例分析结果表明, 该方法具有较好的动态适应性和灵活性, 能有效满足云服务的可靠性评估需求。  相似文献   
104.
研究了集中式决策和基于Stackelberg博弈这两种情况下的双渠道供应链的定价、服务及需求的关系。制造商和零售商提供的服务对价格、需求会产生影响,渠道商改善服务有利于本渠道价格的提高,同时会影响到另一渠道的定价,影响程度与双渠道决策模式相关。与服务对定价的影响不同,渠道商提供的服务对本渠道需求产生的影响是双向的,当服务水平在一定的范围内,改善服务可以增加本渠道市场需求,降低另一渠道需求;当服务水平过高,继续改善服务不仅不能增加需求反而减少需求,同时对另一渠道的需求产生影响,这种影响与消费者市场类型存在密切关系。当消费者市场属于价格敏感型时,服务水平存在一个帕累托区间,任一渠道商改善服务都会促进双渠道需求的增加。  相似文献   
105.
针对智能家居系统中多种异构电子设备难以与其他设备集成的问题,采用一种通用即插即用(UPnP)方式将服务机器人集成到智能家居系统中,着重介绍了集成后衍生的新服务.首先系统地介绍了UPnP标准和服务机器人Rovio;然后开发一个PC应用程序作为服务机器人和家庭智能网络之间连接的虚拟桥,形成服务机器人为智能家居网络提供服务的控制回路.最后通过一些实际操作来验证UPnP Rovio虚拟桥的性能,旨在探索服务机器人集成到智能家居的可能性和一些衍生的先进服务.通过路径跟踪、垃圾检测等一些先进服务的实际演示验证了通过UPnP方式将服务机器人集成到智能家居网络中的可行性,并展示了智能家居互通后的巨大潜在利益.  相似文献   
106.
为满足学生在网络统考课程学习中自主学习的需要,学习支持服务系统的研究、设计构建和有效运行至关重要。各试点高校关于网络统考学习支持服务的实践和做法很多,但系统性研究和理论总结不够,作者结合工作实际尝试构建了网络统考学习支持服务体系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107.
余本功  汪柳  郭凤艺 《计算机应用》2014,(Z2):91-94,112
从企业实施云服务项目角度,总结得出影响云服务安全的四大因素,即平台设施、运行安全、运营管理以及法律法规因素。在此基础上构建企业云服务安全评价模型,并利用灰色模糊层次分析法( GFAHP)对模型进行综合评价。最后通过一个实例进行具体阐明与评价。  相似文献   
108.
针对Sine波纹腹板梁结构,通过设计其初始振幅缺陷,控制不同波形阶数下波纹梁的失稳模态,引导上下翼板按预期渐进、稳定、可重复的压溃变形模式发展.采用Abaqus/Explicit中的显式动力学方法数值模拟初始振幅缺陷与比吸能(Specific Energy Absorption,SEA)的关系.通过对比低阶、中阶和高阶波形的载荷-位移曲线说明波形阶数对吸能特性和失稳控制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给定的波形阶数,存在初始振幅缺陷的临界值使Sine波纹腹板梁结构达到预期的临界失稳状态,同时SEA最大;初始振幅缺陷越大,失稳控制越容易,但吸能效果随之降低.  相似文献   
109.
Unikernel是一种专门定制、优化的轻量级虚拟机,在云环境中,它能够解决由传统虚拟机带来的资源消耗大、低效率、低安全性的问题,有望成为超越Docker的下一代轻量级微服务系统架构。目前,Unikernel开源项目较多,技术呈现复杂性和多样性,使得研究人员和开发人员难以准确理解和把握。为此,首先介绍了Unikernel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特点;然后总结出了Unikernel的系统架构,并详细阐述了Unikernel关键技术的研究工作进展,包括应用层、库操作系统层和平台适配层;最后结合已有的研究成果,探讨了Unikernel的研究方向及其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110.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emical degradation and thickness loss of an unpigmented, non UV-stabilized, crosslinked amine-cured epoxy coating exposed to three UV conditions was investigated. Spin-coated samples having a thickness of approximately 7 μm on an Si substrate were prepared from a stochiometric mixture of a bisphenol A epoxy resin and a tetra-functional amine curing agent. Samples were exposed outdoors and to two accelerated laboratory UV environments. Chemical degradation and thickness loss were measured by transmission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 (FTIRS) and laser scanning confocal microscopy (LSCM), respectively. In addition, surface roughness and morphological changes were measured by atomic forcemicrosocopy (AFM) and LSCM. Substantial chemical degradation, thickness loss, and morpholocal changes occurred in the exposed films, and the rate of chemical degradation was greater than that due to the thickness loss. This additional chemical loss was attributed to an inhomogeneous degradation process in which nanoscale localized depressions initiate at certain sites on the surface, which then enlarge and deepen with exposure time.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provide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degradation mechanism and should lead to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tific-based models for predicting the service life of crosslinked amine-cured epoxy coatings. Presented at the 82nd Annual Meeting of the Federation of Societies for Coatings Technology, October 27–29, 2004, in Chicago, I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