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48篇
  免费   165篇
  国内免费   263篇
工业技术   2476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67篇
  2022年   70篇
  2021年   84篇
  2020年   91篇
  2019年   76篇
  2018年   45篇
  2017年   64篇
  2016年   73篇
  2015年   106篇
  2014年   135篇
  2013年   98篇
  2012年   143篇
  2011年   119篇
  2010年   110篇
  2009年   147篇
  2008年   123篇
  2007年   91篇
  2006年   87篇
  2005年   99篇
  2004年   97篇
  2003年   78篇
  2002年   63篇
  2001年   47篇
  2000年   48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38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2.
该介绍了应用录井资料求连续地应力剖面的方法,该方法以钻井理论为基础、通过计算岩石抗压强度及内摩擦角求出地应力剖面。在大庆油田两口井共56层,与测井法求出的地应力对比,平均相对误差6.8%。这种方法的特点是成本最低,随钻随测,连续测量。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以小孤山水电站工程地下厂房洞室围岩为对象,运用三维弹塑性有限元分析方法,对该工程地下洞室群进行整体计算,得出开挖过程中和开挖结束后洞室围岩的应力、变形情况,对小孤山地下厂房洞室群围岩稳定性进行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4.
林永贵  王恩莹 《广东建材》2007,(11):117-119
为了解初始地应力对软弱围岩隧道的衬砌力学行为,利用大型商业有限元程序,通过不用的侧压力系数和初始地应力水平,分析了各种工矿下衬砌的力学行为.分析表明:初始应力水平对软弱围岩衬砌力学性状的影响强烈,相对来说,围岩应力水平对衬砌受力的影响比侧压力系数敏感.而在竖向应力水平一定时,围岩侧压力系数为0.4~1.0区间对衬砌受力较为有利,此时衬砌受力较均匀.  相似文献   
15.
针对梅山铁矿盲竖井的特点,把围岩作为位移计算的关键,利用弹塑性理论及数值分析,对盲竖井井壁位移进行分析计算,并对井壁变形进行了现场实测,提出了井筒破坏的机理及控制的有关措施。  相似文献   
16.
17.
三峡工程地下厂房区域地应力测量与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叙述了三峡右岸地下厂房第三次进行地应力测量的情况。综合分析比较前两次测量成果后指出:在该测量区域地应力场以构造应力场为主,自重应力场为辅,最大主应力的方向为NWW向,倾角接近水平,量值约9~10MPa,最大水平主应力的方向为NW58°,与拟建的地下厂房轴线NE43°线成79°夹角。  相似文献   
18.
文中以吉林省蛟河抽水蓄能电站现场岩体变形和强度试验为基础,介绍高地应力下水电站岩体变形和强度试验成果.试验成果表明,高应力下岩体变形和强度变化规律较好,在充分了解现场岩体变形和强度参数的基础上,可为设计提供更多、更可靠的试验成果,同时也对同类的试验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9.
杨房沟水电站地下洞室群规模宏大、地质条件复杂,施工期围岩稳定问题突出。为解决洞室开挖过程中普遍揭露的脆性岩体高应力破坏、缓倾结构面导致的顶拱变形破坏、喷层开裂脱落等岩石力学问题,结合施工地质、监测成果和数值模拟开展动态反馈分析,对洞群围岩稳定性进行了系统地分析和预测。结果表明,在洞室群开挖过程中,上游侧拱肩位置存在应力集中,是导致脆性硬岩发生片帮破坏的主要原因,而及时、有效的系统支护对抑制围岩应力型破坏至关重要;缓倾结构面对顶拱围岩变形与稳定起着控制性作用,主要表现为断层下盘岩体坍塌破坏和深层变形问题;在中高地应力条件下,受不利地质构造和施工质量等因素控制,洞室顶拱混凝土喷层容易发生开裂、脱落问题。通过开展施工期围岩监测反馈分析,不仅能够解释围岩变形破坏机制,而且能够为支护设计优化和信息化施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以引汉济渭秦岭输水隧洞5号支洞为研究对象,微震监测技术为手段,微震数据及岩爆实录资料为基础,分析了诱发岩爆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探究了微震事件活动与岩爆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地应力和掘进速率是诱发岩爆产生的主要影响因素,且埋深不同,其对岩爆产生的影响程度不同;微震事件的空间分布特征与掌子面位置存在紧密联系,其“时、空、强”特征可以形象地演示岩爆的产生过程并用于对岩爆的预测预警;岩爆不会一直持续发生,而是会经历扰动开挖-裂隙产生-岩体储能-裂纹发育贯通-能量释放的过程,且当能量释放不彻底时,容易形成频发型岩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