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229篇
  免费   2272篇
  国内免费   1078篇
医药卫生   77579篇
  2024年   381篇
  2023年   1839篇
  2022年   1726篇
  2021年   2184篇
  2020年   1947篇
  2019年   1772篇
  2018年   713篇
  2017年   1336篇
  2016年   1491篇
  2015年   1939篇
  2014年   3960篇
  2013年   3727篇
  2012年   4762篇
  2011年   4930篇
  2010年   4533篇
  2009年   4536篇
  2008年   7908篇
  2007年   4701篇
  2006年   5103篇
  2005年   6044篇
  2004年   3479篇
  2003年   1922篇
  2002年   1227篇
  2001年   1136篇
  2000年   818篇
  1999年   674篇
  1998年   543篇
  1997年   443篇
  1996年   355篇
  1995年   382篇
  1994年   347篇
  1993年   130篇
  1992年   135篇
  1991年   117篇
  1990年   96篇
  1989年   92篇
  1988年   47篇
  1987年   41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22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3篇
  1965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针对护理心理学的学科属性和成人高等护理教育的特点,结合8年来护理心理学的教学经验,总结出了教学应强调专业教育和素质教育相结合,努力提高护理心理学教育的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992.
运动对血压及糖、脂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运动对血压及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随机、单盲设对照组及运动组各36例,运动后3个月复查血压、血糖、血脂岛素、血脂及体重指数。结果:3个月后复查血胰岛素及血脂,测体重指数及血压,血脂岛素、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体重指数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显性,收缩压、舒张压运动组与运动前比较有明显下降。结论:运动能使血压下降,并降低胰岛素敏感性,改善糖、脂代谢,减轻体重。  相似文献   
993.
目的 :观察诺和龙降低 2型糖尿病患者餐后血糖的效果及对糖化血红蛋白和C肽的影响 ,并与优降糖进行对比研究。方法 :诺和龙组 45例 ,男 2 6例 ,女 19例 ,平均年龄 48 2 2± 6 19岁 (32~ 78岁 ) ,优降糖组 45例 ,男 2 4例 ,女 2 1例 ,平均年龄 46 71± 7 6 8岁 (35~ 71岁 ) ,观察指标为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第一天停用口服降糖药 ,检测糖化血红蛋白 ,胰岛素和 10 0克馒头餐后 1小时、 2小时血糖 ;第二天以后每日早晨空腹测血糖 ,分别服诺和龙 1mg、优降糖5mg ,并且检测 10 0克馒头餐后 1小时和 2小时血糖 ,连续半月 ,第 15天再次检测糖化血红蛋白和胰岛素。结果 :诺和龙组餐后 1小时血糖下降 36 74% ,餐后 2小时血糖下降 2 8 5 1% ;而优降糖组分别下降 2 4 0 8%、 30 17% (P <0 0 1,P >0 0 5 ) ;半月后糖化血红蛋白分别下降 33 42 %、 19 91% (P <0 0 5 ) ;餐后 1小时胰岛素分别上升 42 2 2 %、 11 2 4% (P <0 0 1) ;餐后 2小时胰岛素分别上升 31 2 9%、 32 94% (P >0 0 5 )。结论 :诺和龙降低餐后血糖 (特别是餐后 1小时血糖 )和升高餐后 1小时胰岛素水平的效果明显好于优降糖 ,连续用药后降低糖化血红蛋白的效果也比优降糖更好  相似文献   
994.
低铅染毒大鼠体内脂质过氧化及抗氧化水平改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低剂量铅染毒后大鼠体内脂质过氧化水平改变,为铅的毒作用机制研究提供依据。方法:以醋酸铅为受试物,雄性Wistar大鼠为受试对象,分别观察其脏器脂质过氧化水平改变。结果:低铅染毒后,大鼠各脏器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苷肽过氧化物酶(GSH-Px)及过氧化脂质(LPO)均有不同程度改变(P<0.05,P<0.01),而巯基(-SH)含量仅肝脏变化较明显。结论:较低剂量的铅即可引起体内脂质过氧化水平的改变,而这种变化可能是铅的毒作用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995.
目的 了解厦门市 5岁以下儿童死因变化及生存水平 ,提高儿童的生命质量及医疗保健服务水平。方法 通过市、区、街道 (乡 )妇幼保健三级网及儿童生命监测系统收集资料 ,对 1993~ 2 0 0 0年厦门市 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情况统计分析。结果  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呈逐年下降趋势 ,1993年为 2 7 88‰ ,2 0 0 0年为 11 6 6‰ ,(X2 =80 0 0 ,P <0 0 1)。厦门市 1993~ 2 0 0 0年 5岁以下儿童主要死因为肺炎、出生窒息、早产、先天畸形、腹泻 ,肺炎和腹泻呈下降趋势 ,早产、出生窒息、先天畸形呈上升趋势 ,其中先天畸形上升较明显。儿童死前均得到相应的医疗保健服务 ,死前就医、死前明确诊断、死于医疗保健机构者均达 90 %以上。结论 厦门市 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逐年下降 ,已达到《九十年代中国儿童发展规划纲要》的要求。提高医疗保健机构的诊治水平和服务水平是社会的需求 ,也是提高儿童生存水平的措施之一 ,全社会都应重视这项工作。  相似文献   
996.
胰岛素泵治疗继发性失效2型糖尿病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磺脲类药物失效(sulfonylurea failure,SF)的 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泵连续皮下输注治疗(continu-ous subcutaneous insulin infusion,CSⅡ)组和多次注射胰岛素组(multiple subcutaneous insulin injection,MSⅡ)血糖控制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对照研究方法探讨CSⅡ和MSⅡ两种治疗方法在控制血糖、胰岛素剂量、低血糖的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GDⅡ组治疗达到理想血糖控制的疗效和所需的时间明显短于MSⅡ组(P<0.01);GSⅡ组治疗达到理想血糖控制所需的胰岛素量明显少于MSⅡ组(P<0。01);CSⅡ组低血糖发生率低于MSⅡ组。结论CSⅡ治疗能缩短达到理想血糖控制的时间,有效地降低餐后2小时血糖;减少了胰岛素用量;减少了低血糖的发生。囚此,CSⅡ疗法对SF的2型糖尿病患者理想血搪控制比MSⅡ疗法更快、更有效,且使用胰岛素剂量更小,更安全。  相似文献   
997.
目的 了解针刺对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NIDDM)大鼠胰岛素受体(INSR)后水平的作用。方法 ^3H、^14C双标记放免法和生物化学实验技术观察针刺对NIDDM大鼠空腹血糖(FBS)、空腹胰岛素(FINS)、C.肽(C-P)、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AI)以及脂肪细胞基础状态和低浓度胰岛素激活时葡萄糖摄取的影响。结果 NIDDM大鼠FBS、FINS、C.P水平显高于正常大鼠;而IAI、脂肪细胞基础状态和低浓度胰岛素激活时葡萄糖摄取明显低于正常大鼠水平。针刺后NIDDM大鼠FBS、FINS及C-P水平明显降低,而IAI、脂肪细胞基础状态和低浓度胰岛素激活时葡萄糖摄取明显回升。此外,脂肪细胞基础状态和低浓度胰岛素激活时葡萄糖摄取能力与FBS、FINS和C-P水平呈不同程度的负相关。结论 实验NIDDM大鼠胰岛素靶细胞葡萄糖摄取减少是其受体后缺陷而产生胰岛素抵抗(IR)的重要原因。针刺提高NIDDM大鼠靶细胞葡萄糖摄取能力可能是针刺治疗NIDDM,改善IR,从而调节异常内分泌代谢的一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998.
在儿科临床,尤其是NICU中,根据病人情况快速、简便、准确地了解病儿血糖值及其变化非常必要。但在日常工作中有时出现快速血糖仪所测结果与临床观察不符或与实验室所测结果差异较大现象。为此,我们对70例患儿用快速血糖仪(简称血糖仪法)和实验室所用已糖激酶法(简称HK法)进行血糖对照测定,观察2种方法的相关性,探讨造成血糖仪和临床观察不符或与实验室所测结果差异较大的原因,并提出床边检测血糖的质量控制方法。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99.
我院自 1996~ 2 0 0 1年共收治十二指肠降部及水平部破裂病人 8例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均为男性。年龄在 18~ 4 6岁 ,平均 32岁。受伤原因 :刀刺伤 1例 ,方向盘挤压于上腹部3例 ,其他上腹部撞击伤 4例。破裂部位 :降部 3例 ,水平部 5例。1.2 诊断情况 刀刺伤 1例行剖腹探查时发现十二指肠降部左右壁贯穿伤 ;上腹部外伤其中 3例因腹腔内出血 ,行剖腹探查时发现肠系膜根部血肿伴胆汁染色而发现十二指肠水平部前壁破裂 ;余 4例术前均有明显腹膜炎体征 ,腹腔抽出胆汁样液体 2例 ,其他 1例腹部平片显示膈下有游离气…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 :探讨糖尿病初期大鼠血糖、糖化血清蛋白及体重、器官重量的动态变化。方法 :Wistar雄性大鼠腹腔注射链脲菌素 (STZ)致糖尿病后分别观察 1d、3d、5 d、7d、14d,观察期满测血糖、糖化血清蛋白浓度 ,称体重、心、肝、脾、肺、肾、胸腺重量。结果 :糖尿病大鼠体重明显减轻 ,体重负增长率与血糖正相关 ;胸腺、脾重量明显减轻 ;胸腺重量与血糖、糖化血清蛋白水平显著负相关 ;脾重与糖化血清蛋白水平显著负相关 ;心脏重量与血糖负相关 ;肾重增加 ,与糖化血清蛋白水平高度正相关。结论 :短期糖尿病大鼠体重和器官重量发生明显改变 ,这种变化与血糖或糖化血清蛋白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