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7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9篇
社会科学   953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47篇
  2020年   62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75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78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张允熠  张娟 《江淮论坛》2005,1(5):59-65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中国社会和中国人的观点是其人类学研究和东方社会研究中的不可或缺的部分。他们眼里的中国人基于19世纪的中国状况,有些观点则来源于黑格尔等近代西方学者。对中国人民和中国民主革命持有同情、支持和期待的态度在马恩的中国观中占主导地位,其对中国人素质的评价虽然没有摆脱西方主义的影响,但我们如果能借用马恩的看法反观自身,这对于正致力于现代化建设中的中国人来说,是有积极意义的。  相似文献   
52.
马克思、恩格斯晚年在俄国革命道路问题上有着不同的思考。恩格斯一直认为推翻专制主义制度的革命不会成为俄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序幕 ,而认为俄国革命的重要性在于 ,俄国推翻专制主义革命的胜利仅仅是欧洲无产阶级普遍解放的一个不可缺乏的先决条件 ;俄国沿着资本主义道路的发展乃是不可逆转的潮流 ,俄国社会发展的前景只能是发展资本主义。马克思坚决反对将西欧的社会发展模式搬到俄国 ,认为俄国的村社完全可能走一条不同于西欧的道路  相似文献   
53.
马克思恩格斯的博爱思想,既是他们人格特征的重要体现,又是他们所建立的唯物主义历史观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和谐社会建设的理论指南。因此,这是一个不应该被遗忘的重要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54.
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处于失语状态,源于批评理论的创新能力不足与实践品格的被弱化。应在对马克思、恩格斯的文学批评理论与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作严格区分的基础上,回到两个文本,即马克思、恩格斯的批评文本自身与文学作品本身,强化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实践品格。  相似文献   
55.
《共产主义者同盟》第二次代表大会委托马克思、恩格斯起草纲领《其产党宣言》,马克思与恩格斯取得一致认识,研究了宣言的整个内容和结构,由马克思执笔写成《共产党宣言》。《共产党宣言》第一次全面系统地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指出共产主义运动已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相似文献   
56.
卢梭从人性的立场出发,通过不平等论证了平等,提出了自然状态下的平等—社会状态下的不平等—社会契约下的平等的三段式平等理论,在当时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时也存在一定的时代局限性。恩格斯则从社会本身出发,指出平等观是历史、经济和阶级的产物,阐述了无产阶级的平等要求,并提出,达到真正平等的唯一方法就是消灭阶级。比较卢梭与恩格斯平等观的异同,有利于提高认识,并运用科学的唯物史观去正确地看待历史观点中积极和消极的方面。  相似文献   
57.
马克思、恩格斯在长达四十年的友谊与合作中,创造了人类历史上无与伦比的动人友谊佳话,为世界共产党人树立了光辉的形象,向世人展示了伟大的人格。他们的自我牺牲与合作,谦虚谨慎、胸怀博大,任劳任怨、无私奉献,讨厌名利、反对个人崇拜等精神是共产党人宝贵的精神财富,对于我们今天加强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培养中国共产党人的优秀品质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8.
作为举世公认的公元第二个千年最伟大的思想家,马克思在青年时期经历过选择、在晚年时期经历过困惑,可鲜为人知的是,马克思在中年时期居然后悔结婚……  相似文献   
59.
恩格斯提出的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基本问题,这一问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完善,众多学者曾经对这一问题进行过讨论和研究,他们的见解或多或少都有其合理性的一面。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可以概括为“一三一”模式,即一个基本问题,三个方面内容,一种实践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60.
提到欧洲历史上的“中世纪”,恩格斯的论断是常常被引用的:“基督教把文明、占代哲学、政治和法律一扫而光”,“科学成为了宗教的婢女”。流行的观点甚至认为在“黑暗的中世纪”其艺术必然也是灰暗晦涩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