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762篇
  免费   1751篇
  国内免费   350篇
社会科学   73863篇
  2024年   766篇
  2023年   2767篇
  2022年   1830篇
  2021年   3122篇
  2020年   2443篇
  2019年   2692篇
  2018年   895篇
  2017年   1690篇
  2016年   2014篇
  2015年   2540篇
  2014年   5133篇
  2013年   4173篇
  2012年   4548篇
  2011年   4946篇
  2010年   4046篇
  2009年   4154篇
  2008年   4127篇
  2007年   3269篇
  2006年   3037篇
  2005年   2675篇
  2004年   2726篇
  2003年   3164篇
  2002年   2680篇
  2001年   2153篇
  2000年   1446篇
  1999年   443篇
  1998年   146篇
  1997年   88篇
  1996年   55篇
  1995年   38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61.
62.
63.
在国家的扶贫实践中,地方政府的行为策略是影响扶贫绩效的关键变量。通过对精准扶贫政策实践的调研发现,中央政府不断升级的治理手段为重构央地关系创造了条件,地方政府对国家扶贫理念转型认知的偏差以及在形成路径依赖之后的策略行为不仅容易产生对总体局势的误判,还为后期的政策困局埋下了伏笔。在此背景下,地方扶贫工作遭遇“指标困局”,即地方政府很难实事求是去识别贫困户,只能在既有的指标约束下进行精准识别,扶贫工作陷入了反复识别,却仍难实现精准的怪圈。  相似文献   
64.
信息社会背景下,可实现多途径、多工具提升治理能力现代化。借助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提升治理能力,学界在数据治理理论研究和"政务云""生态云""云长制"等方面均进行了探索创新,这种探索也奠定了管理学云计算模式的现实必要性。多元治理理论倡导下,专业技术团队和个人利用专业化的信息技术参与政府部门外包业务和服务的实践、互联网打造虚拟空间为创新技术参与政府治理实践搭台的探索,从"硬设施"到位、"强智慧"配套、"软环境"成熟三个角度为管理学云计算模式提供了现实可行性。建立在环境契合、技术成熟和治理能力尚需提升的背景下,管理学云计算一方面找寻与其逻辑自洽的现实实践模式、另一方面在思维、方法和路径方面赋予政府治理和组织管理以创新启示。  相似文献   
65.
66.
民族互嵌社区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空间场域延展的实践形态,是对“各民族相互嵌入式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这一时代命题的现实阐释。现代城市社区功能的集聚和细化为民族互嵌的再造及重释提供了场域空间,由于民族互嵌社区具有公共性、聚合性和互动性的本质特征,从而形成了立体化嵌套结构,催生出精准互嵌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愿景”:理论层面,要深刻把握民族互嵌社区精准治理的目标向度、方法向度、内容向度;实践层面,要精准识别民族互嵌社区的场域情境,以智能技术描绘民族互嵌过程的“全景图”和“晴雨表”,通过社区制度体系的精准供给,提升民族互嵌社区精准治理的效能。  相似文献   
67.
68.
69.
在开展精准扶贫过程中各地既有共性优势,也有特色优势.相对"问题视角"而言,"优势视角"对精准扶贫工作具有较强的实践性.运用优势治理的分析视角,通过对Z县L镇的实地调研发现:L镇以党建为抓手,结合地处城郊的区位优势,充分利用当地富余的劳动力资源,建立劳务服务中心;通过有效的制度设计,探索基层党建引领劳务产业扶贫的发展模式,取得良好成效.实践表明,在当前精准脱贫决胜攻坚阶段,各地应充分挖掘地方特有的资源优势,将其与组织优势、政策优势相结合,打造基层党建引领精准扶贫的本土化品牌.  相似文献   
70.
《江西社会科学》2019,(12):240-246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型媒体融合发展。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新闻传播有了新的方式。在新技术推动下,新媒体实现了多个产业的融合发展,发展模式实现了创新。传统媒体在发展中要意识到新媒体带来的挑战和机遇,新闻传播要借助新媒体具有的优势,转变原有的发展方式,注重传播方面的创新,提升市场意识,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