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篇
  免费   2篇
社会科学   99篇
  2024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36 毫秒
51.
成语“画龙点睛”原形容梁代画家张僧繇作画的神妙。后多比喻写文章或讲话时在关键处用几句话点明实质,使内容生动传神,突出重点。作文中“画龙点睛”一般用在结尾处。比如这段文字:早晨,风很大,我蹬上自行车向学校骑去。偏偏是逆风,真不好骑……我看见旁边骑自行车的人们,他们的身子向前倾,两条腿一上一下用力地蹬着,每前进一步都是那么不容易……。  相似文献   
52.
宋代女性词人借助“荷”意象来表达她们复杂的人生状况,赋予“荷”、“荷花”以丰富的文化内涵.在李清照、朱淑真、张玉娘、魏夫人、周容淑、袁正真等词作中,“荷”意象构筑起一道道别样的风景,酸甜苦乐的人生况味得到淋漓尽致的反映.“荷”意象或是青春灵动形象与和美圆顺生活的象征,或是表达了爱情婚姻乐曲的不谐音,或是命运多舛的人生写照.词人运用多样化的艺术手段,物境与心境悠然相合.  相似文献   
53.
体验的传达具有矛盾两重性:一方面,体验是可以传达的。但另一方面,体验又具有难以言说性。体验具有难以言说性的原因有三个。一是语言表达的困难。二是内部言语有一定的“我向性”,因此外部言语不能尽善尽美地传达出内部言语。三是人的内觉体验很难诉诸于外在符号。体验的难以言说性并非全是缺陷。它一方面给艺术创作和欣赏带来了困难,另一方面也造成了艺术作品意蕴的丰富性和复杂性。艺术家在创作时主要通过隐喻、传神、具体化这三种方法来抵抗审美体验的难以言说性,力图充分地传达自己的内心体验。  相似文献   
54.
建安散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色,具有显的现实主义精神,可视为“汉末实录”。真实而深刻地反映了军阀混战、瘟疫流行等天灾人祸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弥漫着浓重的忧患意识,反映了人们忧世不治、功业不就的苦闷,同时亦有着激扬人们建立功业、重整乾坤的进取精神和治国平天下的士人抱负。  相似文献   
55.
以《飘》的两种译文为材料,在对比分析典型段落篇章的基础上,阐释"传神"的重要意义.首先简要介绍该小说的艺术特色;然后在对比分析译文特点的过程中展示传神理论的内涵;最后强调自己的论点,提出文学翻译中应贯彻传神的理论.  相似文献   
56.
中国艺术源远流长,贯穿其发展流程的基本精神特质有二:从本体论的角度看,是人与天地万物相融和、相沟通的宇宙意识,表现为艺术哲学范畴即“中和”。“中和”既是作品内涵的规定,也是形式创造的规范;既是审美的,又是伦理的,它是“至美”与“至善”的统一。从表现论的角度看,则是“传神”、“气韵”、“写意”这三位一体的基本范畴,其本质是一种生命意识的反映,是人对艺术作品活泼泼的感人魅力和永恒的生命价值的追求  相似文献   
57.
宋代山水是我国山水画法发展到成熟阶段的一个里程碑,宋代的艺术家们在艺术创作中把形和神作为评判画面好坏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准,宋代的优秀山水画作品都可以被称为神品。这些作品中无论什么题材,构图都是为了使作品更加传神。从东晋顾恺之提出以形写神到南北朝范镇提出形存则神存,形灭则神灭,都强调了形神的统一。形神兼备是中国艺术创作的最高准则,也是山水画创作的一个基本规律。形和神是辩证关系,形是神的器具,是手段,而传神才是最根本的目的。在艺术创作中,之所以不满足其形似而强调于神似,主要是因为神似的作品能够深刻地揭示出物象的本质特征,从而塑造出感人的艺术作品。  相似文献   
58.
从审美创作、审美鉴赏等角度,对顾恺之人物画论中形神关系的美学内涵进行分析,指出“重形轻神”论和“重神轻形”论都是和顾恺之人物画论中形神关系所蕴含的美学本意是不相符的,顾氏人物画论中的形与神的关系应该是相互并重的、辩证统一的:“神无形不存、形无神不灵”。  相似文献   
59.
许外芳 《兰州学刊》2007,(10):185-188
苏轼的艺术哲学主要可概括为三点:真实论、传神论、自然论.它们贯穿于苏轼对文学、绘画、书法这三大艺术门类的论述中,构成了完整的美学体系.  相似文献   
60.
宋代山水是我国山水画法发展到成熟阶段的一个里程碑,宋代的艺术家们在艺术创作中把形和神作为评判画面好坏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准,宋代的优秀山水画作品都可以被称为神品。这些作品中无论什么题材,构图都是为了使作品更加传神。从东晋顾恺之提出"以形写神"到南北朝范镇提出"形存则神存,形灭则神灭",都强调了形神的统一。形神兼备是中国艺术创作的最高准则,也是山水画创作的一个基本规律。形和神是辩证关系,形是神的器具,是手段,而传神才是最根本的目的。在艺术创作中,之所以不满足其"形似"而强调于"神似",主要是因为"神似"的作品能够深刻地揭示出物象的本质特征,从而塑造出感人的艺术作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