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00篇
  免费   75篇
  国内免费   16篇
社会科学   2991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45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50篇
  2016年   58篇
  2015年   98篇
  2014年   160篇
  2013年   137篇
  2012年   180篇
  2011年   196篇
  2010年   187篇
  2009年   232篇
  2008年   265篇
  2007年   209篇
  2006年   166篇
  2005年   136篇
  2004年   149篇
  2003年   100篇
  2002年   101篇
  2001年   107篇
  2000年   70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玛丽·道格拉斯的著述对其他学科的冲击比对人类学的冲击更大,特别是在其成名作《洁净与危险》问世之后。值得注意的是,该书奠定了人类学对月经研究的理论基础,尽管这可能并不是玛丽.道格拉斯的初衷。为了说明"肮脏"绝不是一个单独的和孤立的事件,玛丽·道格拉斯详细论述了身体用做社会的和宗教的象征的各种方式。在她的影响下,人类学对月经研究的成果不断出现,彻底颠覆了医学唯物主义和精神分析学派对月经禁忌的理论假说。  相似文献   
82.
民族符号是该民族历史文化过程中传承下来的、别的民族没有的独特的文化活动,包括艺术、体育、语言文学和生活习俗.民族符号与宗教和人种特征不同,宗教信仰存在广泛的跨民族性,人种特征也不是民族差别的准确衡量标准.当民族符号与国家象征接近一致时,民族符号得以强化,当民族符号与国家象征不能达成一致时,问题出现复杂性.本文试图探析民族符号与国家象征的关系,并以哈萨克斯坦重塑民族符号的努力为例,加深对民族文化的理解和重视.  相似文献   
83.
董明堂 《河北学刊》2007,27(5):182-188
本文试图以一种崭新的非均衡的供给与需求、成本与收入双重属性的市场交换概念,重新阐释市场交换问题。两个人在竞争市场上相互交换的两种不同商品,既是自己的供给商品,即自己生产、拥有、卖出的商品,又是对方的需求商品,即对方用供给商品买回的满足自己需要的商品,两个交换商品具有供给与需求双重属性,这种属性说明用什么交换什么;供给商品生产和交换消耗的费用称谓供给成本,简称成本,用成本买回的需求商品称谓需求收入,简称收入,两个成本交换后变成了两个收入,成本与收入也有双重属性,这种属性说明两种交换商品用多少成本换回多少收入。市场交换就是用供给交换需求,用成本交换收入,追逐收入大于成本的利润,避免收入小于成本的亏损,这就是市场交换机制。  相似文献   
84.
通过问卷调查,采集针对企业普通员工的问卷数据,探讨了领导成员交换关系与员工管家行为之间的关联关系,构建并检验了 “领导成员交换关系—心理所有权—员工管家行为倾向”作用机制模型。研究结果表明:领导成员交换关系对员工管家行为倾向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心理所有权在领导成员交换关系与员工管家行为倾向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85.
《野草》和《巴黎的忧郁》是鲁迅和波德莱尔的散文诗集,两位伟大的作家选择了相同的文体,运用象征手法,选择特有的意象,表达时代的抑郁和苦闷。由此形成了两者的话语共鸣,体味出新的审美典范。散文诗以其特殊的话语形态表达作者的心理情感及其想像空间,鲁迅与波德莱尔一方面具备写作散文诗的特质,另一方面时代也促成了他们选择这样的话语形态,由此透过两位大作家的文字,我们体味到两者文本之中的话语共鸣——精神的忧郁、心灵的苦闷;同时也体味到世界文学的共鸣。  相似文献   
86.
学术期刊商品论质疑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关于学术期刊属性的研究,编辑传播学界普遍存在着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许多论者几乎不假思索地认为"学术期刊是商品".我们认为,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这种认识在理论上是错误的,在实践上是有害的.首先,"学术期刊商品论"是自相矛盾的;其次,"学术期刊商品论"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原理是相悖的;再次,"学术期刊商品论"与普遍存在的事实是截然相反的.学术期刊和学术事业是一项创新的事业,对待学术和学术期刊事业应当像对待军队、警察机构一样,不能也不可能使其商品化,学术期刊应该走自己的健康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87.
合法性与"孙中山"政治象征符号的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法性是夺取政权与实施统治的重要基础,民国时期,国民党曾竭力建构“孙中山”政治象征,以此寻求夺取政权与统治的合法性。政治象征是指具有政治意义的象征符号,同时也包括仪式行为与话语等,它们是政治意义、价值观念与社会情感的表现形式。国民党塑造、建构孙中山政治象征以服务于其政党需求,这是一项繁复的工程,本文仅就国民党对孙中山生前的神化及孙逝世后的官方定位展开考察,从孙中山定位的转化看国民党运用政治象征符号来寻求合法性的权力技术,以深化民国政治史的研究。  相似文献   
88.
以大卖场、连锁超市、便利店等为代表的现代商业零售新业态的迅速崛起,大大推进了中国城市商业消费的变革。从消费者行为学、系统功能理论等视角来看,这些新业态在直接改变了人们的消费理念和消费行为的同时,还以潜在的“隐性功能”,有效地延伸了城市社区的公共服务功能,打造了“社会交换”的新时空,并潜在地培育了市民的“新消费伦理”。  相似文献   
89.
与马尔库塞和阿格尔等人分别基于人道视角、生态视角批判自由消费的异化本质不同,鲍德里亚以物(商品)的功能的零度化为理论切入口,通过对消费内涵的重新定义,以及对符号拜物教的理论指认,提出必须引入符号学才能彻底揭露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消费异化本质及其统治策略的隐蔽机制,由此建构了基于符号视角的独特批判向度。但鲍德里亚将其理论语境和关注视野仅仅锁定在符号消费和文化意识层面,过度夸大了消费对社会发展的深层作用以及符号逻辑批判的积极效应,遮蔽了资本这一现代性问题域的轴心地位和根本意义,从而导致其批判理论只是停留在分析异化现实的直接性和表象性层面上,阻断了深入社会现实本质的可能,并最终陷入符号决定论的虚无主义理论局限。  相似文献   
90.
象征是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文化现象,它通过象征符号来表达文化意义,对于人类文化具有特殊价值和重要作用.象征不可能在孤立的条件下得到理解,只有结合它的相关文化背景,才能正确理解象征的主题.本文从思维活动、意义阐祥和时空条件等情境因素切入,简要分析了它们与象征的意义维度之间内在的关联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