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33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9篇
工业技术   1879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105篇
  2013年   84篇
  2012年   124篇
  2011年   151篇
  2010年   124篇
  2009年   104篇
  2008年   106篇
  2007年   78篇
  2006年   88篇
  2005年   97篇
  2004年   87篇
  2003年   75篇
  2002年   49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3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194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周龙章 《美食》2006,(4):51-52
我国历来以素食为主,可从许多古籍中得到证实。如《黄帝内经》“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的归纳,这个结构的3/4是植物性的。汉晋以降,由于道教的建立和佛教的引入,素食进一步得到发展,宋代出现了专门的素食作,如陈达叟的《本心斋疏食谱》、林洪的《山家清供》等。汉代淮南王发明豆腐、粉丝、粉皮,始见于北魏《齐民要术》、南朝梁武帝创制面筋,后世传为佳话。千百年来民间的生存性膳食更是以素食为基础,所谓“粗茶淡饭”、“青菜豆腐保平安”、“三天不吃青,两眼冒金星”等,当时人们的认识已经达到以素食养生的深度。对于荤食虽不排斥,但很讲究适度。如汉代枚乘的《七发》指出:“甘脆肥脓,命日腐肠之药”。市肆供应的享受型美食,虽以荤食为多,但常与素料同烹;筵席上必有冷热素菜调剂,用素馅制作点心。餐饮市场有一定数量的素食店,还有许多寺院素食向社会开放供应。民间生存性膳食也偏重素食,中国素食传统化的积淀是十分深厚的。  相似文献   
992.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中国豆腐菜的日益丰富和繁荣,和名人的提倡、促进与影响也是分不开的。人以菜传,菜以人传。这是中国豆腐菜的一个重要文化特征。当人们在食用、享受各种精美的豆腐菜时,如果能联想、谈说到有关豆腐的美丽动人的故事,是否更能增添许多兴味与情趣呢?品品它蕴藏其中的文化韵味,可以增长知识,开阔眼界,又与欣赏大自然的绮丽风光相得益彰,相映成趣,令人留连忘返,美不胜收。袁枚的《随园食单》曾记述了这样一件事:有一次,他在蒋戟门家吃蒋手制的豆腐,吃得异常满意,“一切盘飧尽废。”于是他向蒋求赐烹饪…  相似文献   
993.
无渣豆腐工艺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传统工艺生产的有渣豆腐,造成原料利用率低,资源浪费大的现象,本文提出利用脱皮后的全子叶大豆制成豆腐--无渣豆腐.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最佳工艺参数煮浆沸腾后持续时间为6min,豆浆浓度为12%,凝固剂用量比为卤水∶石膏=2∶3,点脑温度为80℃.并对比2种产品的质量.  相似文献   
994.
果蔬汁豆腐是以大豆为主要原料,以少量葡萄酸-δ-内酯与果蔬(诸如包心菜,番茄,草莓,芹菜,黄瓜等)的汁液在一起作凝固剂制砀的一种新型豆腐,产品呈现嫩绿或淡红色,不仅丰富了豆腐的花色品种,而且提高了豆腐的营养、卫生质量。  相似文献   
995.
叶子 《中国食品》2006,(20):4-25
平桥豆腐 主料:淮安平桥镇地产豆腐500克。 调料:葱姜碎米、香菜末、色拉油、鸡汤、盐、味精、白胡椒、蟹黄、淀粉、麻油。  相似文献   
996.
范志红 《饮食科学》2007,(11):18-18
很多人都听说.腌制食品有毒、能致癌.应当尽量少吃。于是,酸菜、泡菜.酱菜.酱豆腐.咸鸭蛋、果脯等都被阻挡在餐桌之外。这种草木皆兵的作法真的有道理吗?想知道答案.我们必须弄清以下四个问题。  相似文献   
997.
以黄豆为原料,分别以葡萄糖酸d-内酯、石膏和卤水为凝固剂点制成豆腐,比较其对豆腐中异黄酮含量的影响。同时,在石膏豆腐煮浆工序中分别加入适量的CMC、魔芋胶、果胶、明胶、b-环糊精与黄原胶、海藻酸钠等不同食用胶体,研究其对豆腐中异黄酮保留量的影响,以期制作出富含异黄酮的营养保健豆腐。  相似文献   
998.
牛奶内酯豆腐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大豆和牛奶为原料,以葡萄糖酸-δ-内酯(GDL)为凝固剂,研制出牛奶豆腐.产品兼具牛奶和大豆的营养.以产品的感官为主要评定指标,确定了牛奶豆腐的最佳配方和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999.
加工工艺对豆腐中异黄酮保留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了不同工艺条件对豆腐中异黄酮保留率的影响。研究表明,在20℃下浸豆12h,80℃下点脑能提高豆腐中异黄酮的保留量;添加海藻酸钠和大豆分离蛋白能提高豆腐的产率和大豆异黄酮的保留率,通过使用质构仪分析和感官评价可知,这些工艺过程对豆腐的品质均没有不良影响。采用HPLC的检测可知,在传统豆腐的加工过程中,会导致约22%的异黄酮的流失,且其中糖苷型的异黄酮较苷元型的异黄酮流失量大;而新型的GDL豆腐则有利于提高制品中的异黄酮保留量。  相似文献   
1000.
菜汁豆腐胶凝机理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豆腐的胶凝机理、影响因素进行了理论探讨,以更好地理解菜汁豆腐胶凝基本原理,并对凝固作一概括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