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29篇
  免费   87篇
  国内免费   38篇
工业技术   275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48篇
  2020年   56篇
  2019年   51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46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59篇
  2014年   106篇
  2013年   123篇
  2012年   115篇
  2011年   164篇
  2010年   129篇
  2009年   124篇
  2008年   161篇
  2007年   153篇
  2006年   131篇
  2005年   157篇
  2004年   141篇
  2003年   112篇
  2002年   104篇
  2001年   102篇
  2000年   73篇
  1999年   59篇
  1998年   69篇
  1997年   65篇
  1996年   48篇
  1995年   46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4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81.
取代苯甲酸对植物生长调节活性的拓扑QSAR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分子图形学技术计算了13种取代苯甲酸的新型分子连接性指数(mXtv)及电性拓扑指数(En).基于向前逐步回归方法,建立了取代苯甲酸对植物生长的调节活性(pC)与4Xpcv、E16、E40的最佳相关模型,其相关系数为0.947,显示高度拟合性与强的预测能力.该模型经Jackknife法检验,具有可靠性与稳健性.  相似文献   
82.
α将3,5-二羟基苯甲酸与硫酸二甲酯在碱性条件下反应生成3,5-二甲氧基苯甲酸甲酯,然后在高压下以MnOx/y-Al2O3为催化剂催化加氢得到3,5-二甲氧基苯甲醛。总收率81.7%。催化剂采用共沉淀法制备,Mn载量wMn=15.3%。  相似文献   
83.
合成了Eu3+与对羟基苯甲酸、1,10-邻菲啰啉(phen)的具有新型结构的稀土配合物。通过TEM、元素分析、IR、TG及荧光光谱分析对其表观形貌、粒径、组成结构及荧光性能进行了分析表征。结果表明:对羟基苯甲酸稀土配合物呈球状,粒径在100nm左右;配合物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配合物的荧光发射峰分别与稀土铕5D0→7FJ(J=0,1,2,4)的跃迁相对应,最强发射峰位于616.3nm处。将制得的配合物与聚丙烯树脂进行熔融纺丝,制得稀土荧光纤维。测试结果表明:纤维具有优异的荧光性能,最强发射峰位于618nm处,是Eu3+的特征红色发射谱带。  相似文献   
84.
2,6-二羟基苯甲酸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广泛用于农药、医药等领域;其收率高、成本低、无环境污染的新方法受到国内外众多化学工作者的关注。本文综述近年2,6-二羟基苯甲酸合成方法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85.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苯甲醇中所含有的苯甲酸以及苯甲醛的含量进行检测,苯甲醇主要应用在药用辅料中。方法:选取Acclaim120C18柱,规格为4.6mm×250mm,5μm,乙腈-0.02%甲酸作为流动相,使用氨水对pH进行调节,使其达到4.5,比例为30∶70,流速是1.0mL·min~(-1),所检测的波长为230nm,将柱温控制在35℃,此时的进样量是20μL。结果:结果显示当苯甲酸在0.5006与15.02μg·mL~(-1)之间时,能够与峰面积达到良好的线性关系,并且平均回收率在100%以上,RSD的平均值小于1.3%,其中n=3;当苯甲醛在0.5052与15.16μg·mL~(-1)之间时,能够与峰面积达到良好的线性关系,并且平均回收率在108%以上,此时的RSD平均值小于1.15%,其中n=3。结论: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检测的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将其应用在苯甲酸以及苯甲醛的含量检测过程中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6.
偏最小二乘法同时测定食醋的有效成分和防腐剂的含量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偏最小二乘方法建立近红外光谱与组分浓度的多元校正模型,用于同时快速测定食醋的有效成分(总酸)和防腐剂(苯甲酸)含量。采用透射模式,样品不经任何处理测定近红外光谱。用17个食醋样品建立偏最小二乘法(PLS)模型,用3个样品作为预测样品以评估PLS模型。结果:食醋中的总酸和苯甲酸在2 125~2 325 nm区域之间,与光谱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总酸的PLS模型中,隐变量为3时,预测均方根误差0.038 7 g·L~(-1),总酸含量与光谱的线性相关系数达到0.999 7,相对预测误差5.89%;苯甲酸的PLS模型中,隐变量为6时,预测均方根误差降至0.013 8 g·L~(-1),苯甲酸含量与光谱的线性相关系数达到0.999 8,相对预测误差降至4.29%。  相似文献   
87.
苯酚生产技术进展及国内市场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崔小明 《四川化工》2004,7(1):19-23
介绍了苯酚的生产技术进展情况,分析了我国苯酚的生产消费现状和市场前景,提出了发展我国苯酚生产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88.
为考查联苯双酯中间体2-溴-3,4-亚甲二氧基-5-甲氧基苯甲酸甲酯的合成方法,采用先环合后溴代的合成路线.以没食子酸为原料,经甲酯化、甲醚化、二氯甲烷环合和溴代得2-溴-3,4-亚甲二氧基-5-甲氧基苯甲酸甲酯,总收率约37%,经IR和^1HNMR确证了结构.此合成工艺具有生产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9.
以水杨酸和37%甲醛溶液为原料、25%磷酸为催化剂合成光稳定剂3,3′-亚甲基-双(6-羟基苯甲酸),分别研究了原料配比、温度、反应时间等对合成反应的影响,并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该合成方法的适宜合成工艺参数为:n(水杨酸):n(甲醛)=1:0.58,合成反应温度为98℃,反应时间为9h.所得产物经红外光谱和核磁氢谱等表征确认了其结构,产品收率可达到89.4%以上,产品纯度97.6%.  相似文献   
90.
发热量是煤炭测定的一个重要煤质特性指标,本文通过分析影响发热量日常化验中的主要因素,找到热容量的标定、氧弹充氧时间、外桶水量等造成数据异常的真正原因,确定处理措施以减少误差的出现,提高煤样的化验精度,为正平衡计算煤耗提供迅速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