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8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5篇
工业技术   126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88篇
  2013年   55篇
  2012年   71篇
  2011年   107篇
  2010年   64篇
  2009年   72篇
  2008年   96篇
  2007年   67篇
  2006年   67篇
  2005年   77篇
  2004年   87篇
  2003年   55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国家林业局政府网2010年12月30日报道,江苏省连云港市欣森木业有限公司利用灌云县当地丰富的稻草资源,大力实施科技兴农战略,2010年欣森木业稻草中密度纤维板实现销售收入1.22亿元,利润1140万元,税收720万元。  相似文献   
82.
近年我国人造板产品发展状况回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水合 《中国人造板》2011,18(3):104-105
我国人造板发展迅速,2009年胶合板产量4451.24万m3、纤维板产量3488.56万m3、刨花板产量1431万m3,分别比上年增长25.71%、20.2%和25.28%。近年我国胶合板、纤维板和刨花板的产量和需求量见表1和表2。今后几年我国的人造板仍将保持一定的速度发展。  相似文献   
83.
张熙中 《中国人造板》2011,18(3):112+114+116-117
据国家有关部门统计,2009年我国各种人造板产品的总产量已经达到了11546万m3,已名副其实的成为世界上人造板制造业的大国。在为我国人造板的成就自豪的同时,我们不能不看到我国和人造板制造业发达国家相比在许多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相似文献   
84.
解创军 《中国人造板》2011,(6):27-28,40
介绍新型移动式横截锯的工作原理及结构特点,新型横截锯克服了传统横截锯的技术缺陷,具有明显的技术优势。  相似文献   
85.
国家林业局政府网10月13日讯,近日,河南省长葛市被中国林产工业协会授予"中国中部纤维板生产基地"称号。长葛市拥有丰富的泡桐、杨树等林业资源。经过近30年发展,纤维板加工逐步成为该市支柱产业之一,生  相似文献   
86.
研究了松柏醇两步合成法,以阿魏酸乙酯为起始物,经乙酸酐乙酰化和氢氧化铝锂还原可得到松柏醇,合成方法较以前更简单,工艺稳定,且总得率可达30%左右。探讨其在漆酶催化下对纸张及纤维板物理性能的增强作用,研究发现,在添加量为2%时,纸张的干抗张指数、湿抗张指数与耐破指数较空白样分别提高了21.46%、41.35%、24.48%,纤维板各项物理性能都有较大改善,验证了漆酶催化木素间的耦合作用,为增加纤维交联开辟了新的可行方式。  相似文献   
87.
88.
李阳 《预应力技术》2023,1(2):38-52
采用CFRP板施加预应力是目前有效的桥梁加固技术。论文完整介绍了一座采用CFRP预应力板加固后的桥梁动力性能试验,包括结构模态、跑车试验、刹车试验和跳车试验,监测了结构动位移、动应变及相关冲击作用,证明了CFRP预应力板加固效果十分理想。相关结论和数据可为类似桥梁的动力试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9.
我厂的十五层纤维板热压机是整个纤维板生产线的关键设备之一,也是我们节能工作的一个主攻点。 按照生产线的设计,热压机的蒸汽疏水使用4台S18H-25Dg50疏水阀。但开始使用就碰上了外泄漏严重的问题,另外这种疏水阀进出口是螺纹连接的,所以维修相当困难,工作环境的噪声很大,条件恶劣,加重了维修工作的负担。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不到两年,压机温度就慢慢跟不上生产  相似文献   
90.
本文提供了滑轮式自动挡水防渍装置设计计算的理论依据;找出了决定该装置设计成功与否的关键参数,并阐明了该参数值大小的决定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