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78篇
  免费   56篇
  国内免费   34篇
工业技术   6868篇
  2024年   36篇
  2023年   106篇
  2022年   107篇
  2021年   108篇
  2020年   126篇
  2019年   64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60篇
  2016年   105篇
  2015年   205篇
  2014年   469篇
  2013年   301篇
  2012年   360篇
  2011年   363篇
  2010年   253篇
  2009年   368篇
  2008年   402篇
  2007年   311篇
  2006年   300篇
  2005年   292篇
  2004年   271篇
  2003年   289篇
  2002年   184篇
  2001年   226篇
  2000年   192篇
  1999年   149篇
  1998年   143篇
  1997年   127篇
  1996年   114篇
  1995年   140篇
  1994年   125篇
  1993年   126篇
  1992年   161篇
  1991年   75篇
  1990年   78篇
  1989年   65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掌握蛀食性储粮害虫米象和玉米象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发生动态,可为避免其在粮粒内造成隐蔽性危害、控温储粮以及害虫早期监测、预测和检查提供指导。研究了在20℃、22.5℃、25℃、27.5℃、30℃、35℃和RH 70%条件下米象和玉米象分别在水分含量为12.5%和13.5%的小麦中的发育历期,计算了其发育始点温度。主要结果为:在水分含量为12.5%的小麦中,米象和玉米象的发育历期在27.5℃、25℃、22.5℃、20℃下分别为30 d和32 d、39 d和40 d、46 d和46 d、91 d和92 d;在水分含量为13.5%的小麦中,米象和玉米象在相应温度下的发育历期分别为27d和29 d、33 d和30 d、37 d和38 d、67 d和70 d。计算得出,在水分含量为12.5%的小麦中米象和玉米象的合理发育始点值分别为15.82℃和15.54℃;在水分含量为13.5%的小麦中米象和玉米象的合理发育始点值分别为14.45℃和14.79℃。结果表明,米象和玉米象的最适宜发育温度为27.5℃,低于和高于最适发育温度时害虫发育历期随温度降低和升高明显延长。在同样温度下,小麦水分含量增加可使害虫发育历期显著缩短。害虫发育始点温度和发育历期受温度和粮食水分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92.
用角度测量传感器,检测铺匀器的角度变化,并用新型的电、液控制技术,实施了对铺匀器的变速控制。此设计经实际使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3.
<正>2015年1月26日晚,2014年度"河南十大三农新闻人物"颁奖典礼在河南电视台举行,我厅职工冯跃华荣获2014年度"河南十大三农新闻人物",厅纪检组长郭永平出席颁奖典礼。2014年度"河南十大三农新闻人物"评选活动由省委宣传部牵头,省委农村工作办公室、省新闻出版广电局、河南日报报业集团、省水利厅、省农业厅、省林业厅、省扶贫开发办公室联合组织开展。冯跃华系省豫东水利工程管理局惠北水利科学试验站站长兼支部书记,是我省水利战线职工  相似文献   
94.
目前国内粮库主要使用专用控制系统,可靠性差,标准化程度较低。重点对粮库自动化过程中的需求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GCS通用控制系统和VxSCADA通用监控软件设计的智能化粮库平台解决方案,针对粮储行业的应用特点进行了产品适用性改造和二次开发,取得了很好的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95.
一、进一步认识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的重大意义 2004年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各方面共同努力,我国粮食连续八年获得丰收,现代农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成绩来之不易。我国耕地资源有限,实现粮食增产、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关键是提高粮食单产,基础的基础是加强农田水利建设,  相似文献   
96.
从2010年年初的西南大旱起,粮食供需紧张的信息便不绝于耳。为了安抚公众,避免粮价暴涨可能引发的连锁涨价,有关部门发布了大量信息,其中一条:中国粮食储备并没有按照世界粮农组织的国家粮食储备应该为当年粮食消费量的14%至18%,而是达到了40%多。  相似文献   
97.
《水利天地》2011,(9):22-23
近年来,我市抢抓国家和省加大水利设施投入的政策机遇,大兴农田水利建设,为粮食稳产高产奠定了坚实基础。2010年,全市粮豆薯总产213.8亿斤,占全省粮食产量的1/5,同比增长20%以上,创历史新高。一、提高思想认识,切实增强加快农田水利建设的紧迫感我市位于松嫩平原中西部干旱地区,耕地有岗有洼、有碱有沙,  相似文献   
98.
通过吉林省3个典型黑土实验点(15年玉米和水稻连作)的长期测定,对土壤养分变化进行了分析,并采用数值化的方法对其综合肥力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土壤有机质含量3个实验点均呈增加趋势;土壤全氮、碱解氮和速效钾含量平原玉米地呈下降趋势,而坡地玉米地和平原水稻田呈上升趋势;近年来,速效磷含量3个实验点均下降明显.肥力综合评价表明,平原玉米地的综合肥力略呈下降趋势,而坡地玉米地和平原水稻田的综合肥力呈现上升趋势,总体反映出在常规管理条件下,典型地块肥力15年来没有严重的退化现象.  相似文献   
99.
2005~2007年连续3年5次采集辽宁省粮食、蔬菜主产区地下水样品1000余个,利用TU-1810DASPC紫外可见光光度计测定硝酸盐含量.结果表明:粮食、蔬菜主产区地下水硝酸盐含量平均值为17.37mg L-1,硝酸盐含量小于20mgL-1的样品占70.53%,大于20mg L-1的样品占29.47%.保护地蔬菜产区农户饮用水硝酸盐含量平均值为21.19mg L-1,个别的蔬菜种植户地下水硝酸盐含量达到396.67mg L-1,超出国家安全饮用水标准15倍以上.水稻产区地下水硝酸盐含量平均值为19.14mg L-1,玉米产区地下水硝酸盐含量为14.21mg L-1.部分监测区域地下水硝酸盐含量超出安全饮用水标准13.0%~28.1%.不同县区地下水硝酸盐含量超标率排序为新民市53.75%>开原市42.35%>辽中县41.75%>黑山县33.46%>北镇市31.51%>铁岭县28.87%>昌图县28.33%>新城子区12.50%>于洪区10.00%>苏家屯区9.00%.  相似文献   
100.
粮食颗粒群密相变径气力输送的流动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稀相气力输送能耗和粉料破碎率高以及稳定性差等缺陷,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LUENT上,选择Euler双流体模型与k-ε湍流模型对粮食颗粒在水平变径管内的密相流体输送进行数值模拟,并将仿真数据与实验结果相论证。发现湍流对两相流动过程中的稳定性有较大影响;分析管道内颗粒浓度、输送气体速度和压力损失随管道长度的变化规律,探讨密相气力输送主要参数间的影响关系,得出气流速度、压力损失会随着变径长度的增大分别下降15%、2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