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62篇
  免费   83篇
  国内免费   3篇
工业技术   4448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88篇
  2022年   94篇
  2021年   77篇
  2020年   81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52篇
  2016年   68篇
  2015年   60篇
  2014年   166篇
  2013年   162篇
  2012年   219篇
  2011年   210篇
  2010年   203篇
  2009年   193篇
  2008年   215篇
  2007年   152篇
  2006年   168篇
  2005年   167篇
  2004年   153篇
  2003年   139篇
  2002年   99篇
  2001年   148篇
  2000年   143篇
  1999年   147篇
  1998年   115篇
  1997年   107篇
  1996年   124篇
  1995年   164篇
  1994年   139篇
  1993年   134篇
  1992年   109篇
  1991年   117篇
  1990年   77篇
  1989年   55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邢慧玲  王关玲 《印染》1996,22(2):20-22
本文对涤棉混纺织物在分散/活性染料同浴染色中采用碱固工艺与中性固色工艺作了较详细的对比试验,同时对中性固色剂及双氰胺的用量进行了优选组合,并对中性固色剂的效果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2.
以低分子量聚丙烯酸对棉织物表面进行化学改性,采用"雾化处理"法将纳米TiO2溶液雾化到棉织物表面,通过纳米TiO2表面的羟基、聚丙烯酸的羧基、纤维素的端羟基之间发生酯化反应实现接枝聚合,制备出自清洁棉织物,并对其进行自清洁测试和色度分析.结果表明,自清洁单体纳米TiO2已成功接枝聚合在棉织物表面,纳米TiO2颗粒分布均匀,在棉织物表面牢固性较好,改性后的棉织物对辣椒油、咖啡等常见生活污渍具有优良的自清洁效果."雾化处理"法解决了传统改性方法工艺复杂、操作步骤繁多,对棉织物固有优良性能破坏性较大等问题.此外,"雾化处理"法对人体安全性高,符合生态纺织的开发要求.  相似文献   
43.
采用丝网印刷方式将氧化石墨烯浆料印制在棉织物表面,再经还原方法得到了电热性能优良的石墨烯棉织物。综合分析织物表面形貌、表面电阻及发热性能,探究了印制次数、还原浓度、还原时间及还原剂种类对石墨烯棉织物发热性能影响。结果表明,印制次数为10次,还原浓度为5 mg/mL,时间6 h,施加在两端电压为24 V时,织物的表面电阻为4.0 kΩ/cm,表面温度为46.8℃,电热性能达到最佳。  相似文献   
44.
为了提高天然染料对棉纤维的染色固色性能,以聚马来酸(PMA)和柠檬酸(CA)为交联剂应用于天然染料指甲醌对棉织物的交联染色。采用FTIR、SEM和XRD分析了染色前后棉织物的表面形态及结构,探讨了酯交联对棉织物性能的影响以及多元羧酸复配交联染色机理。结果表明,染色前后棉织物表面差别不大,各纤维间不粘连;直接染色后的棉纤维表面变化不明显,仅有少量染料附着,而交联染色后的棉纤维表面负载较多的染料导致其粗糙度增加,酯化反应主要发生在纤维的非晶态区。与直接染色棉织物相比,交联染色棉织物的染色深度(K/S)和上染率分别提高了88%和38%;染品的绿光、黄光增加,颜色饱和度提高;摩擦色牢度提高了1~2级;耐洗色牢度提高了1~2级;交联染色后棉织物的折皱回复角(WRA)提高了约60%,UPF值达到了50+,具有优异的抗紫外性能。  相似文献   
45.
纳米香精在棉织物上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探讨了纳米玫瑰香精在棉织物上的加香整理工艺,并对加香棉织物的香气缓释性能作了初步评价.结果表明纳米香精在棉织物上的加香整理后效果较为理想,加香织物经50次洗涤后仍有大量的香精残留,香气质量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46.
黄海涛 《精细化工》2020,37(10):2132-2137
采用超声氧化剥离法制备氧化石墨烯(GO),通过浸轧法将GO溶液整理到棉织物上,经过烘干、还原得到还原氧化石墨烯(RGO)整理棉织物。探讨了GO浓度,GO溶液pH、还原条件、浸轧-还原次数等因素对RGO整理棉织物导电性能的影响,采用SEM和Raman光谱对整理棉织物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当GO溶液pH=6,质量浓度2.5 g/L,采用质量浓度5 g/L的保险粉于90 ℃对浸轧GO烘干后的棉织物还原30 min,整理棉织物的表面电阻值降低至2220 Ω,经过4次和8次浸轧-还原后棉织物表面电阻值可降低至270 Ω和130 Ω。通过SEM发现RGO能在棉纤维表面形成薄膜并包覆纤维,且随着浸轧-还原次数的增加,棉织物表面沉积的RGO逐渐增多。Raman光谱较好地证实了GO在棉织物表面的沉积,且GO较充分地还原成RGO。通过对整理棉织物的耐洗性能测试发现整理织物的导电耐久性较好。  相似文献   
47.
柠檬酸酯化交联棉织物的基础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证实柠檬酸分子以环酐机理可连续酯化两个棉纤维素大分子链的羧基,从而在棉纤维素织物上形成网状交联结构,由此,可提高棉织物的抗折皱性,并探讨柠檬酸浓度和焙烘温度对酯化反应的影响。对整理后棉织物理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整理后的棉织物折皱恢复角提高。  相似文献   
48.
纯棉拒水阻燃织物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采用国产纤维、反应性阻燃剂、新型拒水剂对纯棉织物进行拒水阻燃整理的工艺技术  相似文献   
49.
改性聚氨酯固色剂的固色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了一种自制的丙烯酸酯改性聚氨酯固色剂,对活性染料染色后织物进行固色整理.通过对固色剂的用量、焙烘温度、焙烘时间和轧余率的探讨,确定了色织物的最佳固色整理工艺为:活性染料染色织物→二浸二轧(固色剂50g/L,轧余率75%)→烘干(70℃×3 min)→焙烘(150℃×3 min).实验结果表明,此类固色剂对活性染料染色棉织物有良好的固色效果,可使织物的干湿摩擦牢度和水洗牢度有所提高.其固色效果与4种市售固色剂基本相当,固色后织物色光基本不变.  相似文献   
50.
以二甲胺、环氧氯丙烷、四乙烯五胺为主要原料,制备了一种无甲醛多胺型固色剂.通过实验,确定了合成多胺型固色剂的最佳合成工艺及最佳固色工艺.最佳合成工艺为:将摩尔比为1∶1.5的二甲胺、环氧氯丙烷于28℃左右反应2h后,加入占单体总量2%的四乙烯五胺,在70℃反应5h.最佳固色工艺为:染色棉织物→两浸两轧(整理剂40g/L,轧余率80%)→烘干(100℃).整理织物后,可使直接染料的各项牢度提高1~2级,且对色光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