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3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30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7 毫秒
51.
离心薄层色谱法提取纯大豆磷脂酰胆碱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徐晨  杨琍苹 《化学试剂》2001,23(3):139-140,17
采用离心薄层色谱法 (CTLC)提取大豆磷脂酰胆碱 (SPC) ,速度快 ,溶剂消耗量少 ,制备样品量大 ,成本低。研究旨在找到 CTLC的最佳控制条件。产品鉴定采用 HPLC和 TLC,证明产品不含中性杂质和其他磷脂 ,原子吸收测定锌含量质量分数不高于 0 .0 55× 1 0 -6。  相似文献   
52.
大豆磷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作为一种天然的食品乳化剂,大豆磷脂具有广泛的工业用途。本综述了国内外磷脂研究的进展,包括磷脂的生产工艺、营养功能、工业用途和开发现状,最后还提出了大豆磷脂的开发设想。  相似文献   
53.
针对大豆磷脂加脂剂易氧化造成的皮革性能缺陷问题,考察了没食子酸丙酯(PG)、叔丁基-4-羟基茴香醚(BHA)、特丁基对苯二酚(TBHQ)、生育酚(VE)和2,6-二叔丁基对甲酚(BHT)等5种抗氧化剂对磷脂加脂革在存放、干/湿热和光照等条件下,异味、黄变、六价铬、柔软度等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5种抗氧化剂都可以提高磷脂加脂革的综合性能,特别是PG和BHA,在3%用量下可以基本解决加脂革的异味、六价铬超标、黄变和柔软性下降等问题,但随着用量的加大,由于抗氧化剂的黄变,导致皮革耐黄变性能的下降。  相似文献   
54.
超临界CO_2萃取大豆磷脂的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吕维忠  钟振声  黄少烈 《精细化工》2001,18(3):151-152,169
应用超临界CO2 萃取技术从大豆粗磷脂中提纯得到了质量分数为 98%的大豆磷脂。研究了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萃取时间对萃取率的影响 ,3个影响因素的影响顺序为 :萃取温度 >萃取时间 >萃取压力。优化工艺条件是 :萃取压力 2 0MPa ,萃取温度 5 0℃ ,萃取时间 5h。  相似文献   
55.
大豆磷脂为功效成分制备的软胶囊保健食品为受试物,研究其对小鼠化学性肝损伤的辅助保护作用。实验动物为健康雄性成年KM小鼠,每只体重1822 g,将30只小鼠随机分成3组。以四氯化碳致小鼠化学性肝损伤为模型,对小鼠进行灌胃大豆磷脂软胶囊保健食品。测定第30天四氯化碳损伤后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活性。结果显示,模型对照组小鼠血清中ALT和AST活性很高,而受试物组小鼠血清中ALT(141.74±21.33 U/L)和AST(127.53±8.54 U/L)活性明显低于模型组小鼠(ρ<0.01)。研究结果表明,以大豆磷脂为功效成分制备的软胶囊保健食品对化学性肝损伤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6.
目的:探究肌醇磷脂是否具有降血脂功效。方法:建立高脂动物模型,给实验大鼠灌胃灌胃不同浓度的肌醇磷脂样品(105mg/kg·BW、210 mg/kg·BW、420 mg/kg·BW),同时设立阳性对照组,灌胃与中剂量等量的卵磷脂。饲养8周后,股动脉取血后检测各项相关指标。结果:与模型组相比,高剂量组血清中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非高密度脂蛋白(non-HDL-C)指标均有极显著地降低(P<0.01)。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血清和肝脏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显著降低(P<0.05),血清和肝脏中丙二醛(MDA)含量极显著增加(P<0.01);与模型组相比,剂量组血清和肝脏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显著降低(P<0.05),血清和肝脏中丙二醛(MDA)含量极显著增加(P<0.05)。与阳性对照组相比,剂量组各指标均无显著性。结论:肌醇磷脂对高脂血大鼠血脂水平有降低作用,同时具有抑制脂质过氧化的作用。同时肌醇磷脂的降血脂效果与卵磷脂相当。  相似文献   
57.
利用核磁共振磷谱法测定酶法脱胶大豆油油脚中大豆磷脂的组成成分及含量。结果显示与传统水化方法相比较,经含有PLA_1和PLC磷脂酶脱胶的大豆油油脚中,卵磷脂(PC)和脑磷脂(PE)含量及总磷脂含量显著降低。经含有PLA_1磷脂酶脱胶的大豆油油脚中含有大量的溶血磷脂(1-LPC、2-LPC、LPE、LPI),分别为3.37、1.46、4.21,、1.72g/100g油脚。经含有PLA_1磷脂酶脱胶的大豆油脚的分散力、乳化能力及乳化稳定性均显著高于经传统水化方法及PLC磷脂酶脱胶的油脚。  相似文献   
58.
本研究将超声波技术应用于大豆浓缩磷脂羟基化改性,提出了一种制备羟基化改性大豆磷脂的新工艺。以浓缩大豆磷脂为原料,研究了超声波作用下乳酸加入量、双氧水加入量和反应时间3个因素对磷脂羟基化改性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磷脂羟基化改性的最佳工艺条件:加入4%(m/m磷脂)的乳酸、20%(v/m磷脂)浓度为30%的双氧水、在室温(约为25℃)、功率为200 W下进行超声波反应,经过40 min后,磷脂的碘值由原来的94.2 gI/100 g降低至22.9 gI/100 g。  相似文献   
59.
磷脂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简要回顾了磷脂的历史,详述了国内外磷当前生产状况,研究现状,并对磷脂的未来发展趋势作了简单的展望。  相似文献   
60.
重点介绍了改性大豆磷脂的特性和降血脂、增强免疫力、抗氧化、抗衰老等功能特性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