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27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1750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82篇
  2012年   84篇
  2011年   88篇
  2010年   61篇
  2009年   77篇
  2008年   66篇
  2007年   73篇
  2006年   80篇
  2005年   81篇
  2004年   82篇
  2003年   66篇
  2002年   69篇
  2001年   61篇
  2000年   58篇
  1999年   55篇
  1998年   57篇
  1997年   50篇
  1996年   59篇
  1995年   46篇
  1994年   39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38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20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991.
以超细分散染料为着色剂、去离子水为溶剂、丙三醇和乙二醇为保湿剂,采用添加分散剂(MF)、表面活性剂(SF-200)和消泡剂(DF-999)的方法制备了织物印花用喷墨热转印墨水。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单因素试验法优选出制备墨水的最佳配方是w(超细分散染料)=10%、w(丙三醇)=10%、w(乙二醇)=5%、w(MF)=5%、w(SF-200)=0.6%、w(DF-999)=0.4%和w(去离子水)=69%(均相对于墨水总质量而言);由最佳配方制备的喷墨热转印墨水具有分散均匀、黏度(为2.24 m Pa·s)适宜和保湿性良好等特点,可用于喷墨印花工艺;将该墨水应用于喷墨转印,当转印温度为200℃、转印时间为30 s时,墨水具有较高的转移率(90.12%)。  相似文献   
992.
选用两只吡唑啉酮系磺酰胺型分散染料AY1和AY2研究了聚乳酸纤维的染色动力学,绘制得到恒温上染速率曲线,并计算获得2只染料在聚乳酸纤维上的表观扩散系数。结果表明:在110℃,pH为5.0的染色条件下,磺酰胺型分散染料在聚乳酸纤维上具有较快的上染速率和扩散能力,平衡吸附量较高,半染时间较短;染料结构中与N原子相连的基团链长的增加会减小染料的表观扩散系数,可通过增大半染时间,以增加染料在聚乳酸纤维上的平衡上染量。  相似文献   
993.
以分散红FB对涤纶织物染色为例,利用在解决小样本、非线性及高维模式识别中表现出许多特有优点的支持向量机(SVM)理论,建立了涤纶织物分散染料染色工艺因素—上染率多因素模型。并通过实验进行验证,其结果表明:实验值与模型预测值的相关系数达到了0.9778,误差均在3%以内,说明该数学模型具有较高的精确度,能较准确地反映分散染料对涤纶织物的实际上染情况,并可预测染色结果。  相似文献   
994.
将废弃鸡毛溶解,制备出一种蛋白助剂,探讨该蛋白助剂改性涤纶织物对分散染料热溶染色性能的影响。确定出涤纶织物蛋白助剂最佳改性工艺条件,并评价不同工艺处理涤纶织物分散染料热溶染色效果及吸湿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蛋白助剂与壳聚糖复配,并借助反应性阳离子交联剂的作用,能够将涤纶织物改性,显著提高分散染料热溶染色涤纶织物的表观色深度,而且不降低织物的耐摩擦色牢度,同时改性涤纶织物吸湿性能提高,穿着舒适性提高。  相似文献   
995.
将自制阳离子明胶蛋白助剂应用于涤纶针织物常压分散染料染色中,通过单因素试验,优化出涤纶常压染色工艺:先用4 g/L阳离子明胶蛋白助剂和1 g/L碳酸钠溶液将涤纶织物在70℃预处理20 min,然后加入醋酸调节处理液p H至5~6,再加入苯甲醇10 m L/L、十二烷基磺酸钠2 g/L和分散黑6%(omf),浴比1∶30,最后慢慢升温至98℃,保温染色60 min。结果表明,阳离子明胶蛋白助剂应用于涤纶针织物的常压染色,能够显著提高其染色性能,染色速率明显提高,染色深度能够达到高温高压染色效果,耐皂洗色牢度与高温高压染色相近,但耐摩擦色牢度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996.
合成了三只含氰基的橙、红和蓝色分散染料,采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和元素分析表征了染料的分子结构。采用球磨法将分散染料粉碎细化,通过优化分散剂、多元醇和表面活性剂等来调节墨水的粒径、pH值、电导率、黏度和表面张力等各项性能,以达到纺织品喷墨印花的要求。结果表明,分散剂MF-85A8%,乙二醇15%,球磨8h,表面活性剂XL-700.64%时,制备的墨水平均粒径小于200nm,Zeta电位-50mV左右,pH值7.5,电导率2.0mS/cm,黏度2-3mPa·s,保湿率10%以上,表面张力32mN/m左右。制备的含氰基分散染料墨水具有优良的色光鲜艳度,良好的储存稳定性和喷墨印花性能。  相似文献   
997.
分散红3B(C.I.分散红60)是一只非常重要的蒽醌系列染料,也是E型分散染料三原色品种之一,凡生产分散染料的国家无不生产该品种。日本三井东压公司申请的专利JK54—39437介绍,苯酚48份、氢氧化钾4.7份和88%1-氨基-2-溴-4-羟基蒽醌18份的混合物在155-160℃搅拌6小时,冷却至100℃,用54份2-甲氧基乙醇(HOCH2CH2OCH3)于100℃处理30分钟以  相似文献   
998.
以2—氨基—3,5—二硝基噻吩和3—硝基—4—氨基笨甲酸甲酯为重氮组分,与不同的偶合组分偶合,合成了12只分散染料。测试了合成的染料和参比商品染料的应用性能。结果表明,合成的12只分散染料均具有良好的湿处理牢度、耐摩擦牢度及耐升华牢度,且优于参比商品染料。重氮组份相同时,偶合组分上带有双酯结构的染料,其湿处理牢度好于带有双乙酰氧乙基的染料。  相似文献   
999.
1000.
为提升普通涤纶织物紫外线防护性能,采用高温高压染色法对涤纶织物染色并进行纳米TiO2的负载,讨论了红、黄、蓝3种颜色分散染料和纳米TiO2用量及一浴法和两浴法对涤纶织物紫外线防护系数(UPF值)、K/S值及耐水洗色牢度的影响。结果显示,10%(owf)TiO2负载白色涤纶针织物时,织物UPF值从14.76提升至50+。3种颜色织物防紫外线能力排序依次为蓝色>红色>黄色。分散黄23和纳米TiO2染色负载涤纶针织物时,一浴法染色负载织物UPF值提升至37.13,两浴法染色负载时织物UPF值提升至40以上,两浴法染色负载织物经耐皂洗色牢度测试工艺后,其UPF值仍在40以上,耐水洗色牢度评级均为4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