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317篇
  免费   6121篇
  国内免费   2009篇
工业技术   69447篇
  2024年   178篇
  2023年   729篇
  2022年   1486篇
  2021年   1771篇
  2020年   1840篇
  2019年   1396篇
  2018年   1293篇
  2017年   1549篇
  2016年   1961篇
  2015年   2035篇
  2014年   3695篇
  2013年   3607篇
  2012年   4355篇
  2011年   4689篇
  2010年   3437篇
  2009年   3544篇
  2008年   2785篇
  2007年   3987篇
  2006年   3679篇
  2005年   3214篇
  2004年   2863篇
  2003年   2563篇
  2002年   2367篇
  2001年   1872篇
  2000年   1631篇
  1999年   1273篇
  1998年   1037篇
  1997年   906篇
  1996年   754篇
  1995年   639篇
  1994年   486篇
  1993年   373篇
  1992年   312篇
  1991年   207篇
  1990年   170篇
  1989年   175篇
  1988年   109篇
  1987年   82篇
  1986年   64篇
  1985年   45篇
  1984年   71篇
  1983年   58篇
  1982年   58篇
  1981年   15篇
  1980年   12篇
  1979年   8篇
  1978年   5篇
  1977年   6篇
  1959年   29篇
  1951年   2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对4种通过热力学计算优化选出的Al-Mg-Si合金进行了电磁搅拌及热处理试验研究。通过微观组织和性能的分析比较发现,电磁搅拌能显著改善合金的显微组织结构,为后续的热处理提供有利的显微组织条件,进而增强合金的时效强化效果,改善合金的塑性。同时发现,Mg、Si含量对合金的显微组织和性能具有不同的影响。这与合金不同的平衡凝固过程有关。该试验研究为进一步优化适合半固态成形的低成本高性能铝合金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92.
3Cr2W8V钢渗硼后热疲劳抗力的研究于长山刘喜明赵宇邬占田(吉林工学院)本文收到日期:1997年3月13日初稿,1997年6月17日修改稿本文联系人:于长山,男,1938年3月生,副教授,吉林省长春市(130011)吉林工学院热处理教研室吉林省科技...  相似文献   
993.
通过采集高压铸造过程中铸型内部温度的变化曲线,采用热传导反算法,求解了以铝合金ADC12Z为铸件材料的铸件-铸型界面换热系数,分析了该界面换热系数随铸件厚度的变化规律.计算及分析结果表明:在压铸过程中,铸件-铸型界面换热系数迅速升至最大值,随后下降,凝固结束后趋于稳定.铸件厚度增大不仅提高了换热系数,而且对换热系数的变化趋势也有很大影响.同时,不同厚度的铸件,其固相率和冷却速率的变化规律也有较大区别.  相似文献   
994.
王景成  刘大均 《金属学报》1988,24(2):221-222
正电子湮没方法已经成为金属研究的一种手段,但是由于正电子在介质中感知范围很小,目前主要用来分析金属和合金的微观结构。为了探索该方法在生产过程中的实用性。本文用它研究和分析了Fe-22at.-%Al合金的热处理制度。  相似文献   
995.
软接触电磁连铸方坯结晶器的传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了钢的软接触电磁连铸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根据实际生产中软接触电磁连铸的结晶器的设计参数,通过建立凝固传热过程的数学模型,分析了钢液在切缝式软接触结晶器内的凝固过程.计算了结晶器水孔内水的流速、坯壳厚度、坯壳外壁的温度.计算了钢液在结晶器内单位时间放出的总热量和平均热流,并对结晶器各壁温度进行了校验,使软接触电磁连铸结晶器满足实际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996.
12Cr2MoWVTiB钢焊后热处理工艺改进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焊后热处理保温时间对12Cr2MoWVTiB钢的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焊后热处理保温时间由原来1.5h缩短为1h,既可以满足其组织性能的要求,又缩短了生产周期,降低了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997.
齿轮选材及热处理工艺智能专家系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李新城  陈光  朱伟兴  王匀  张开华  汪建敏 《金属学报》2004,40(10):1051-1054
分析了专家系统和人工神经网络各自的特征和优缺点及其在选材和热处理方面的应用,将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引入齿轮选材和热处理专家系统,建立了两级BP网络模型,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传统专家系统的缺陷.本系统包含有大量的齿轮选材和热处理资料。  相似文献   
998.
最小水膜厚度是保证配流盘静压支承工作的基本条件,本文提出了最小水膜厚度应满足的基本要求,在两种不同的运动副表面粗糙度下,分别讨论了配流盘静压支承的主要结构参数对最小水膜厚度的影响,另一方面,分析结果又为结构参数的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99.
The continuous constructive challenge to improve the functionality and efficiency of components always results in higher demands on production engineering, against the background of the generally increasing cost pressure. In many cases, you will just succeed in producing competitive and innovative products by combining and coupling of different procedures to an independent (hybrid) technology. The use of hybrid procedures for metal joining and heat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s finds more and more industrial fields of application. Modern vacuum lines with integrated pressurized gas quenching are considered high-performance and flexible means of production for brazing and heat treatment tasks as well in the turbine industry as in the mould making and tool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n doing so, the heat treatment is coupled with the brazing cycle in a combined process so that the brazing temperatures and soak times are adapted to the necessary temperatures and times for solution heat treatment and austeniting. This user-oriented article describes on the one hand examples of brazing of turbine components, but above all the practical experience from the plastics processing industry, where the requirement for a high-efficient cooling of injection moulding dies gains more and more importance.The combined procedure “Vacuum Brazing and Hardening” offers plenty of possibilities to produce mould inserts with an efficient tempering system in an economic way.  相似文献   
1000.
等离子表面淬火相变硬化带的预测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硕桂  翟超 《热处理》2002,17(3):11-15
提出了等离子对金属材料表面淬火处理的温度场计算及快速确定铁基材料表面硬化带尺寸的方法。分析了等离子表面淬火过程中一些重要参数与淬硬深度的关系,通过45钢的淬火硬化试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