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07篇
  免费   202篇
  国内免费   122篇
工业技术   2531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57篇
  2021年   91篇
  2020年   69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67篇
  2016年   64篇
  2015年   140篇
  2014年   173篇
  2013年   149篇
  2012年   182篇
  2011年   183篇
  2010年   128篇
  2009年   159篇
  2008年   94篇
  2007年   156篇
  2006年   146篇
  2005年   111篇
  2004年   88篇
  2003年   78篇
  2002年   62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9 毫秒
91.
《Ergonomics》2012,55(4):609-619
Abstract

It is argued that driving cannot simply be considered as a permanent, closed-loop task. Time-to-line-crossing (TLC) is used as a measure to quantify the potential role of visual open-loop and path-error-neglecting strategies. Basically, TLC represents the time available for a driver to neglect path errors until the moment at which any part of the vehicle reaches one of the lane boundaries. The strategy adopted by drivers during error-neglecting should be represented in terms of decision rules, describing how drivers switch from error-neglecting to error-correcting when approaching the edge of a lane. The experiment to be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was designed to provide these rules for a straight lane-keeping task. Drivers were instructed to neglect the vehicle path error and to switch to error-correcting only at that moment when the vehicle heading could still comfortably be corrected to prevent a crossing of the lane boundary.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lateral distance from the lane boundary at which drivers switch to error-correction increases about linearly with the lateral approach speed. This mechanism results in an approximately constant TLC (time) distance at the moment of decision: this result being consistent over a broad range of speeds.  相似文献   
92.
提出了关联物流运输调度问题(Incident Vehicle Routing Problem,IVRP)概念,建立了单车场单车型的IVRP模型,并用混沌遗传算法求解关联物流运输调度问题.混沌遗传算法的基本思想是把混沌变量加载于遗传算法的变量群体中,利用混沌变量对子代群体进行微小扰动并随着搜索过程的进行逐渐调整扰动幅度.研究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地解决关联物流运输调度问题.  相似文献   
93.
王君  李波  卢志刚 《计算机工程》2012,38(13):137-141
针对带时间窗动态车辆路径问题(DVRPTW),根据优化时间点的选取建立DVRPTW的一系列静态子模型,研究优化调度策略,分别是基于新顾客插入后的重复优化方法、批处理的方法或两者的混合。通过定义紧急顾客,提出一种新的紧急顾客插入和分批驱动调度策略,该策略只需实时插入紧急顾客,具有快速响应、计算负荷小和路径计划更新频率低的优点。仿真对比实验比较了4种策略的优劣,并探讨分批优化间隔长度对调度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94.
文章提出了一种新型的NPID非线性控制算法,并将其应用于重型车辆ABS(防抱死制动系统)问题中。NPID算法不仅鲁棒性强,而且参数便于整定。使用仿真软件TruckSim,在各种情况下的仿真结果显示,相对于常规的PID控制器,NPID控制器具有更短的制动距离和更好的速度表现。  相似文献   
95.
无人机组合导航系统信息融合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小型无人机通常采用的无线电导航,综合考虑无人机具体情况以及其它导航方式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将无线电导航系统(RP)、全球导航星系统(GN SS)、多普勒导航系统(DN S)、地形辅助导航系统(TAN)和景象匹配导航系统(SMN)组合起来,取长补短,构成基于联邦卡尔曼滤波器的DR/RP/GN SS/DN S/TAN/SMN组合导航系统。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完全可以满足导航精度的要求。  相似文献   
96.
In this paper we discuss a real-life case study to optimize the logistics network for the collection of containers from end-of-life vehicle dismantlers in the Netherlands. Advanced planning concepts, such as dynamic assignment of dismantlers to logistic service providers, are analyzed using a simulation model. Based on this model, we periodically solve a vehicle routing problem to gain insight into the long-term performance of the system. The vehicle routing problem considered is a multi-depot pickup and delivery problem with alternative delivery locations. A special characteristic of the problem is the limited vehicle capacity of two containers. We solve this problem with a heuristic based on route generation and set partitioning.  相似文献   
97.
车牌识别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某市电子警察的需要设计了车牌识别系统。本方案选用的是基于小波变换的车牌定位和基于改进的BP神经网络的字符识别。用该方法构造的车牌识别系统识别率高、识别速度快、车牌定位准确,在实际运用中取得了良好的运行效果。  相似文献   
98.
Gabor滤波器的参数设置是Gabor特征提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文中针对现有方法(实验法和优化法)的优缺点,提出一种实用的Gaobr 滤波器组参数设置方法,该方法根据Gabor特征与滤波器方向参数之间具有垂直关系的性质,人为确定方向参数。在每个特定方向,以滤波器的频率带宽参数为指导,基于Fisher准则,进行最佳单Gabor滤波器的设计。确定的滤波器组在性能上是接近最优的,同时算法实现简单,具有较好的实用性和数据相关的特点。在车辆检测和车型识别两类实验中验证了文中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99.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盲区分析的多摄像头的驾驶员辅助观察系统的设想。通过简化的模型分析了车外盲区,分析了摄像头的安装方法。最后设计了一个试验系统,该系统减少了原本存在的大部分车外盲区,扩大了驾驶员的视野,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0.
刘林芝 《微计算机信息》2006,22(24):156-157
分析了信息融合技术在不停车收费系统中应用的可行性,介绍了信息融合技术在不停车收费系统中的具体应用、软件设计方法,提出了采用联合证据的方法提高车辆判断的可信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