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042篇
  免费   2479篇
  国内免费   1339篇
工业技术   38860篇
  2024年   78篇
  2023年   366篇
  2022年   742篇
  2021年   941篇
  2020年   917篇
  2019年   757篇
  2018年   676篇
  2017年   894篇
  2016年   914篇
  2015年   929篇
  2014年   1797篇
  2013年   1831篇
  2012年   2406篇
  2011年   2913篇
  2010年   2170篇
  2009年   2143篇
  2008年   1952篇
  2007年   2491篇
  2006年   2300篇
  2005年   1967篇
  2004年   1705篇
  2003年   1447篇
  2002年   1230篇
  2001年   1098篇
  2000年   898篇
  1999年   714篇
  1998年   529篇
  1997年   504篇
  1996年   378篇
  1995年   294篇
  1994年   193篇
  1993年   175篇
  1992年   127篇
  1991年   102篇
  1990年   68篇
  1989年   82篇
  1988年   45篇
  1987年   24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1975年   1篇
  1973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71.
Copper containing faujasite has been successfully prepared for the first time using a direct synthesis method. Faujasite type zeolite can be prepared in the presence of copper species by tuning the synthesis conditions. Ammonium hydroxide was used to form a copper complex that was later mixed with the reacting gel. Sodium is required to obtain copper faujasite. The complete elimination of sodium ions from the starting gel produces amorphous material. Crystallization took place at 358 K for 11 days. Crystallization temperature of 373 K produces ANA type zeolite as an impurity. Increasing by two times the amount of copper complex added to the reacting gel increases the crystallization time of Cu-FAU from 11 to 20 days (the crystallization rate decreases). The copper containing faujasite obtained was characterized by XRD, FESEM, EDX, EPR, FT-IR, TPR, and BET. According to the XRD pattern only FAU type zeolite was obtained. According to TPR experiments, the reduction temperature for Cu2+ ions present in Cu-FAU prepared by direct synthesis was 70 K more than for Cu-FAU prepared by ion-exchange. This difference can be due to the different location of the copper ions in the supercages or in the sodalite cages of the faujasite.  相似文献   
72.
We succeeded in the fabrication of bonded laser crystals composed of a neodymium-doped YVO4 laser crystal (Nd:YVO4) and its host crystals YVO4 by a newly developed dry etching technique using an argon ion beam. The optical distortion caused by the bonded interface of size 5 mm × 6 mm was estimated to be 0.05λ at 633 nm. From the comparison of laser performance pumped by a laser diode, the bonded crystals could increase the laser output power by nearly twice that of the non-bonded crystals with the same degree of polarization of 99.2%. To analyze the mechanism of the enhanced reduction of the thermal load in the bonded crystals, numerical simulations with a finite-element method were also performed.  相似文献   
73.
流动注射分光光度法测定钴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将PAN用于流动注射(FIA)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钴,在560nm处绘制标准曲线,线性范围为0~45μg/ml,相关系数0.996,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3%,加标回收率为95%~105%,进样频率80次/h。本法简单快速,用于面粉、分子筛,铝合金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74.
内燃机油添加剂之间相互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蒋明俊  郭小川 《润滑油》1998,13(6):47-50
探讨了内燃机油添加剂之间的相互作用,磺酸盐与水杨酸盐的相容性差,混合后有沉淀物生产;水杨酸盐与丁二酰亚胺,ZDDP有较弱的相互作用,添加量小时无沉淀物生成,添加量大时才有沉淀物生成;磺酸盐与丁二酰亚胺,ZDDP的相容性好,混合后沉淀物生成。该结论为内燃机油的调配,贮存和全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5.
左承基 《石油机械》1998,26(7):48-50
对一台火花点火式两缸天然气发动机进行了缸内示功图、进气压力波、空燃比、缸盖及活塞温度场和排放等项目的测试。试验和分析表明,两缸进气道中存在着明显的压力波动,波动程度取决于发动机工况。两缸混合气的质和量都不均匀,一缸空燃比偏浓,燃烧不完全,后燃倾向大;二缸空燃比较合适,燃烧过程较完善。两缸的尾气排放量相差不大。据此,可应用稀燃、快燃技术,以提高燃烧速度,改善燃烧过程;同时调整进气系统特性,将两缸混合气的质和量的不均匀性降到最低限度。  相似文献   
76.
本文简要回顾了150发动机发展历史,阐述了世界坦克动力发展现状,列举了几种对150 继续发展的看法,认为从综合约束条件和高紧凑性考虑,仍以保持或适当减少缸径较优.指出当 前是追赶世界先进水平的极好时机,要牢牢把握住这个稍纵即逝的机遇.  相似文献   
77.
注聚采出水分离用动态水力旋流器特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贺杰  陈炳仁 《石油机械》1998,26(7):24-26
原有的地面工艺和设备已不能满足聚合物驱采出水分离的要求。采用自行研制的动态水力旋流器,在增压与不增压两种工艺流程下,分别进行了流量和转数对分离效率的影响、转数与压力降的关系,以及入口压力与处理量的关系等项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与静态水力旋流器相比,动态水力旋流器的分离效率明显提高,一般可提高10%左右;压力损失显著降低,约可减少0.1MPa,足见可在低压下工作,易于实现无泵运行;无泵运行明显比有泵增压运行的分离效率高,但处理量会有所降低。将动态水力旋流器应用于聚合物驱产出水的油-水分离处理是完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78.
赵淑兰 《石油机械》1998,26(4):25-27,38
提出用表征大型机械系统健康状态的相对劣化度作为监控机械磨损状态和油品质量变化的综合判断指标,以便结合反映机器工作状态的其它因素,共同评定机器的健康状态。以柴油机为例,对监测得到的柴油机润滑油的铁谱参数、磨损金属元素含量和油品理化性能等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和处理,所得相对劣化度的变化趋势,较准确地反映了柴油机的工作状况。该方法不仅简单实用,而且便于将油液监测技术与其他监测技术(如振动诊断技术)结合起来,用一统一指标描述机器的健康状况,达到监测和预报的目的,为开发基于多种监测技术的智能诊断系统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79.
简述了当代的直接还原现状与方法,论述了直接还原是发展短流程的重要基础,直接还原也是熔融还原法的重要组成,同时分析了发展直接还原与熔融还原是当代世界冶金变革中的重要方向之一,也是中国面向21世纪的重大任务。  相似文献   
80.
刘冀一 《石化技术》1998,5(4):212-216
以燕化集团公司炼油事业部用大庆原油生产的HVI350、HVI650、HVI120BS为基础油,研制出YL-1043柴油机油复合剂。以YL-10434.0%的剂量可调配CC30及CC40油品,以YL-10436.73%的剂量另补加0.27%的添加剂A可调配CD40油品,其性能达到了GB11122-1997柴油机油标准。以该复合剂调配CC、CD级油品,与燕化公司原用配方相比,分别降低添加剂剂量1.46%及1.5%,每吨油可节约添加剂费用183.3元及207.3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