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042篇
  免费   2479篇
  国内免费   1339篇
工业技术   38860篇
  2024年   78篇
  2023年   366篇
  2022年   742篇
  2021年   941篇
  2020年   917篇
  2019年   757篇
  2018年   676篇
  2017年   894篇
  2016年   914篇
  2015年   929篇
  2014年   1797篇
  2013年   1831篇
  2012年   2406篇
  2011年   2913篇
  2010年   2170篇
  2009年   2143篇
  2008年   1952篇
  2007年   2491篇
  2006年   2300篇
  2005年   1967篇
  2004年   1705篇
  2003年   1447篇
  2002年   1230篇
  2001年   1098篇
  2000年   898篇
  1999年   714篇
  1998年   529篇
  1997年   504篇
  1996年   378篇
  1995年   294篇
  1994年   193篇
  1993年   175篇
  1992年   127篇
  1991年   102篇
  1990年   68篇
  1989年   82篇
  1988年   45篇
  1987年   24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1975年   1篇
  1973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41.
To determine three‐dimensional fiber orientation states in injection‐molded short‐fiber composites, a confocal laser scanning microscope (CLSM) is used. Since the CLSM optically sections the specimen, more than two images of the cross sections on and below the surface of the composite can be obtained. Three‐dimensional fiber orientation states can be determined by using geometric parameters of fiber images obtained from two parallel cross sections. For experiments, carbon‐fiber‐reinforced polystyrene is examined by the CLSM and geometric parameters of fibers on each cross‐sectional plane are measured by an image analysis. In order to describe fiber orientation states compactly, orientation tensors are determined at different positions of the prepared specimen. Three‐dimensional orientation states are obtained without any difficulty by determining the out‐of‐plane angles utilizing fiber images on two parallel planes acquired by the CLSM. Orientation states are different at different positions and show the shell–core structure along the thickness of the specimen. Fiber orientation tensors are predicted by a numerical analysis and the numerically predicted orientation states show good agreement with measured ones. However, some differences are found at the end of cavity. They may result from the fountain flow effects, which are not considered in the numerical analysis. © 2003 Wiley Periodicals, Inc. J Appl Polym Sci 88: 500–509, 2003  相似文献   
42.
一种基于小波逼近的稳定直接自适应控制算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山  吴铁军 《自动化学报》1997,23(5):636-640
针对一类未知不稳定非线性系统,基于小波逼近理论,提出了一种直接自适应控制 算法,并由Lyapnov理论证明了整个控制闭环系统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43.
粉喷桩处理软弱地基在祁临高速公路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吴华伟 《山西建筑》2002,28(7):36-37
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粉喷桩的所属类型,粉喷桩对软弱地基加固的原因,所适应土质及加固特点,阐述了祁临十八合同段的粉喷桩施工过程及施工中应注意的若干问题,得出粉喷桩处理不良地基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4.
乔安平 《天然气工业》2002,22(3):99-102
我国是煤资源大国,长期来在采煤的同时,抽放排空大量煤层瓦斯,不仅浪费大量资源,还严重污染大气。利用煤层瓦斯发电是解决煤层瓦斯放空的重要途径 。文章介绍一种全新的有别于传统 发动机的瓦斯内燃机空燃自动混合控制装置,其中包括:煤层瓦斯的理化特性、装置的结构、工作原理及工作过程,阐述了结构参数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经过在中心瓦斯工区内燃发动机组群上安装试运行,结果表明:该装置可以适用于高、中、低不同浓度的煤层瓦斯,性能稳定、可靠,达到了设计性能指标,完全满足燃气,内燃机组的使用要求,并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环保效益。  相似文献   
45.
高速往复式内燃机平衡轴低质量设计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扇形和偏心圆两种平衡轴设计的要求以及平衡重低质量的设计原则。扇形平衡重半径及宽度应尽量大、夹角应尽量小。偏心圆平衡重的偏心圆半径应尽可能大 ,轴承半径应尽可能小。同样质量的扇形平衡重产生的平衡力比偏心圆平衡重要大。  相似文献   
46.
顶封封隔管柱的研制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原油田近年来注水压力不断升高,井况恶化严重,为此开发了顶封封隔管柱,主要阐述了管柱工况受力特点、结构、工作原理及现场使用效果。经现场较大面积的应用证明,各项性能、技术指标达到了现场要求。  相似文献   
47.
介绍了利用现有的催化裂化装置 ,通过优化操作及运用MGD技术提高柴油和液化气收率的方法和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48.
介绍了铁路电力试验车软件的设计思想、框架结构及其总体控制策略 ,并就其中的测试程序、数据库管理系统、串口通讯程序、复杂式样报表生成和系统安装程序的设计策略作了叙述。  相似文献   
49.
从理论上分析了降低减一线馏程干点的可能性 ,并通过操作调整 ,降低了减一线馏程干点 ,使之符合作柴油调合组分。不仅对原直馏柴油的质量不产生影响 ,且经济效益可观。  相似文献   
50.
针对双河油田的注采结构的现状及特征,通过近几年来在注采结构调整方面的实践与应用,总结出了油田在特高含水后期开发阶段,实现油田控水稳油目标的途径和方法,注水结构调整主要是结合地质特点,减少欠注层段,减少和控制不合理超注井层段和改善吸水剖面;在采液结构调整上,控制高含水层段的注入,加强中低渗透层段的注入,封堵高渗透、高水淹干扰层段,解放动用较差的中低渗透层段,改善平面上采出不平衡的状况。通过实施注采结构调整,双河油田在特高含水后期实现了高效开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