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18篇
  免费   212篇
  国内免费   37篇
工业技术   2967篇
  2024年   37篇
  2023年   184篇
  2022年   148篇
  2021年   173篇
  2020年   136篇
  2019年   140篇
  2018年   57篇
  2017年   56篇
  2016年   50篇
  2015年   64篇
  2014年   134篇
  2013年   93篇
  2012年   135篇
  2011年   121篇
  2010年   98篇
  2009年   66篇
  2008年   57篇
  2007年   72篇
  2006年   64篇
  2005年   65篇
  2004年   72篇
  2003年   70篇
  2002年   81篇
  2001年   84篇
  2000年   71篇
  1999年   88篇
  1998年   78篇
  1997年   61篇
  1996年   58篇
  1995年   101篇
  1994年   104篇
  1993年   44篇
  1992年   44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12 毫秒
31.
中国云南省的电源结构以水电为主,水电消纳问题异常突出,且云南水电外送的受端调峰压力巨大.为充分挖掘云南电网"西电东送"通道潜力,最大限度消纳云南水电,同时响应多电网的调峰需求,文中构建了兼顾多电网调峰与水电消纳的跨流域梯级水电站调度的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模型.模型采用目标权重法将多电网调峰问题转化成单目标问题,并通过调整各电网余荷距平绝对值的平均值权重,使得目标兼顾了多电网的调峰需求与水电消纳.同时,通过引入特殊顺序集约束,对最小持续时间约束提出了一种简易的线性化方法,此方法可应用于其他同类型的约束中.最后,以澜沧江干流与金沙江干流的18座水电站为例,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与有效性,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满足多电网调峰与水电消纳的需求.  相似文献   
32.
随着中国新能源装机容量的快速增长,消纳任务愈发艰巨.电力市场建设也需要结合电网发展特点,寻找高比例新能源背景下的市场模式.文中在分析西北区域现行两级调峰辅助服务市场运行机制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未来区域电网省间、省内两级电力市场协调运行中的关键问题及解决措施,建立了以最大化消纳新能源为目标的市场间优化协调机制,设计的机制可以推动省间、省内多个市场之间的有序衔接,促进电能的优化配置和调峰资源的有效利用.通过某省级电力市场实际运行数据,对所提出的两级市场协调机制进行了模拟计算和对比分析,结果验证了设计机制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3.
随着风光等可再生资源并网规模不断增大,其波动性及反调峰性使得系统负荷峰谷差大大增加。同时由于调峰容量以及调峰积极性等因素的限制,单纯依靠现有单一的快速调峰电源难以满足大规模新能源接入下的系统调峰需求。因此,文章针对不同光伏渗透率下的电力系统调峰问题,首先将光伏的不确定性、季节性、波动性等多维时空特性模型化,然后建立常规调峰机组、电网弹性优化、负荷分级响应及储能系统四类资源协同互动的系统调峰模型,最后以系统调峰成本最小为目标得到不同光伏渗透率下的系统最优调峰策略,完成光伏不同渗透率与电力系统调峰能力的动态匹配。仿真结果表明,文章所提策略能够满足不同光伏渗透率下的系统调峰需求,保证电力系统供需平衡,有效减少系统负荷峰值时的失电量。  相似文献   
34.
电池储能电站是解决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电力系统调峰调频压力的重要手段,综合评价其性能对于优化电力系统的调节水平具有重要意义.针对此,提出一种基于主客观组合赋权法的储能电站调峰调频性能综合评价方法.首先,构建包含调控性、能效水平、可靠性及环保性的评价指标体系,全面反映储能电站实际运行的各方面性能.然后,基于AHP和反熵权法计算主客观权重并求取最优组合权重.最后,基于组合权重建立储能电站调峰调频性能综合评价模型.将该评价模型应用于某省三个储能电站,评价结果合理、准确,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5.
《海河水利》2011,(3):62-62
5月4一5日,三峡入库流量稳定,而三峡水库下泄流量变化明显,记者从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梯调中心获悉,三峡水库目前正在实施调峰,其目的在于探索库区走沙规律,6日下泄流量将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36.
新能源并网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并网容量的大规模增加给电网的调节能力和新能源消纳问题带来了严峻的挑战,采用储能系统参与调峰是推进新能源发展的重要手段。为此,提出了综合考虑储能用户满意度和新能源调峰需求的电力系统双边交易联合运营模式和交易模型,以各方综合效益最大为目标,建立新能源侧、电网侧和用户侧的投标和出清模型,其中储能用户与新能源于日前完成双边交易以直接减小电网的调峰服务压力,最终由电网侧的储能消纳剩余新能源出力。算例仿真结果表明,所提运营模式不仅有效地调动了用户主动调峰的积极性,还减小了电网侧储能的调峰压力,在促进新能源发展和保障电力系统稳定运行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7.
在运行灵活性提升背景下,考虑热电厂内不同类型热电机组的可行运行区间及其相关辅机运行动态安全边界,以实现热电厂整体效益最大为目标,提出一种多类型热电机组群实时负荷动态分配方法。该方法计及热电厂的售电收益、运行成本、辅助调峰市场收益、负荷跟踪惩罚,并通过设置机组出力最小调整量降低各机组出力调整频次。基于东北地区某热电厂实际数据的算例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38.
制定合理的深度调峰补偿分配机制是能源转型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将价格型需求响应(PDR)考虑在内,建立计及风电消纳与火-储深度调峰的系统优化调度模型。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多种分摊因素建立分摊策略,为市场提供一种火-储补偿费用分摊的新思路。实施PDR优化负荷曲线,同时为独立储能电站(IESPS)提供套利基础;利用火电、IESPS深度调峰以促进系统调峰能力的释放,为分摊策略的建立提供数据支撑;针对火电、IESPS深度调峰补偿涉及的分摊问题,在综合考虑多种分摊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新分摊策略,旨在挖掘火电参与分摊的积极性。基于改进的IEEE 39节点系统进行算例仿真,算例结果验证了调度模型的有效性和分摊策略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39.
以某电厂#1号炉配备的6台ZGM113G中速磨煤机为研究对象,该磨煤机存在出力偏低,通风阻力偏大,煤粉均匀性差等问题。对磨煤机进行动态旋转式分离器改造,以改善磨煤机的不良状况。分析了分离器优化改造前后煤粉细度、煤粉均匀性指数的变化情况,研究了动态分离器转数对磨煤出力的影响。改造后的动态分离器特性试验结果表明:改造后煤粉细度和均匀性指数均有较大改善,通过试验可确定动态分离器的最佳转速范围。  相似文献   
40.
在运用碳捕集设备提高深度调峰机组负荷低谷时段出力的同时,采用广义储能提高负荷高峰时段的碳捕集水平,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途径之一。提出考虑广义储能与火电深度调峰的低碳经济调度模型,通过引入碳捕集设备与广义储能解决机组深度调峰损耗大及负荷高峰时段碳排放量高的问题。将深度调峰机组改造为碳捕集机组,提高其深度调峰时段的出力水平;将由价格型需求响应与储能装置构成的广义储能用于调度模型中,提高负荷高峰时段的碳捕集水平;以系统总运行成本最优为目标,制定各主体出力方案。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模型能够缓解机组深度调峰压力,提高碳捕集机组的捕碳水平,兼顾系统的经济效益与低碳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