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983篇
  免费   577篇
  国内免费   1635篇
农业科学   22195篇
  2024年   213篇
  2023年   657篇
  2022年   811篇
  2021年   847篇
  2020年   759篇
  2019年   905篇
  2018年   558篇
  2017年   907篇
  2016年   934篇
  2015年   859篇
  2014年   1069篇
  2013年   1110篇
  2012年   1357篇
  2011年   1423篇
  2010年   1333篇
  2009年   1284篇
  2008年   1202篇
  2007年   1024篇
  2006年   931篇
  2005年   743篇
  2004年   467篇
  2003年   321篇
  2002年   269篇
  2001年   233篇
  2000年   201篇
  1999年   205篇
  1998年   134篇
  1997年   146篇
  1996年   117篇
  1995年   127篇
  1994年   93篇
  1993年   198篇
  1992年   210篇
  1991年   207篇
  1990年   160篇
  1989年   77篇
  1988年   54篇
  1987年   22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4篇
  1965年   3篇
  1963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4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981.
阐述干旱对海南各地槟榔生产的影响,论述槟榔抗旱高产栽培技术对策.  相似文献   
982.
两种野生岩生植物的抗旱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干旱胁迫下两种野生岩生植物金发草[Pogonatherumpanideum(Lam.)Hack]、丛毛羊胡子草(ErioophorumcomosumNees)的抗旱形态、生理表现。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程度加强,两种野生岩生植物的叶片相对电导率增大;胁迫初期可溶性蛋白含量小幅度增加,随后呈缓慢下降;金发草丙二醛(MDA)含量呈上升趋势,羊胡子草则先降后升;金发草可溶性糖含量先升后降,羊胡子草则一直呈现缓慢上升趋势;游离脯氨酸(Pro)含量均呈先升后降趋势。综合各项指标,丛毛羊胡子草抗旱性强于金发草。  相似文献   
983.
果蔬中35种农药残留的气相色谱/质谱检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法对果蔬中35种残留农药检测进行了系统研究,对比了不同提取剂对检测结果的影响,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在选择离子监测模式下进行快速测定,以保留时间和特征离子定性定量,多数农药的线性范围为0.05~10 mg/kg,相关系数大于0.99;在0.2 mg/kg添加水平的平均回收率在70%~110%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984.
 贮藏蛋白组成是决定小麦加工品质的重要因素。本文调查了我国冬播麦区251份主栽品种和高代品系的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HMW-GS)、低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LMW-GS)和1B/1R易位的分布状况,研究了它们与加工品质性状的关系。结果表明,品质较差的HMW-GS N、7+9、2+12和LMW-GS Glu-A3a与Glu-B3j(1B/1R易位)在冬播麦区分布较广,频率分别为39.4%、45.0%、59.8%、37.1%和44.6%。HMW-GS和LMW-GS等位变异对籽粒蛋白质含量影响较小,对SDS沉降值、和面时间与耐揉性的加性和互作效应达1%的显著水平。按位点对加工品质性状的贡献大小,Glu-D1>Glu-B3>Glu-B1>Glu-A3>Glu-A1;就单个亚基而言,Glu-A1位点,1>2*>N;Glu-B1位点,7+8>14+15>7+9;Glu-D1位点,5+10>4+12>2+12;Glu-A3位点,Glu-A3d>Glu-A3a>Glu-A3c>Glu-A3e,Glu-B3位点; Glu-B3d>Glu-B3b>Glu-B3f >Glu-B3j。1B/1R易位对SDS沉降值、和面时间和耐揉性等加工品质性状有显著负面效应。通过选择优质高低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和淘汰1B/1R易位系,将有助于提高我国小麦的面筋质量。  相似文献   
985.
研究了体重为(13.08±2.40)g、体长为(10.37±0.73)cm的日本囊对虾Marsupenaeus ja-ponicus在饥饿和再投喂状态下蛋白质代谢的变化。对照组C连续饱食投喂10 d,试验组S10、S15、S25分别饥饿10、15、25 d后再恢复饱食投喂10 d。结果表明:在饥饿状态下,日本囊对虾肌肉中蛋白质的含量在饥饿前15 d迅速上升,饥饿第15~25 d趋于平稳,肝胰脏中蛋白质的含量则一直较稳定;恢复投喂后,肌肉中蛋白质的含量下降,而肝胰脏中蛋白质的含量上升。血浆中蛋白质的含量在饥饿前期(0~5 d)保持平稳,但在之后的第5~15 d则迅速下降,最后又恢复至最初水平;恢复投喂后,除S25组外其余各组血浆中蛋白质的含量都呈上升趋势,且试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肌肉中RNA/DNA的值在饥饿初期(0~5 d)略有下降,之后保持稳定,肝胰脏中RNA/DNA的值则在短期下降后有所上升;恢复投喂后,肌肉中RNA/DNA的值除S25组外其余各组均呈上升趋势,而肝胰脏中RNA/DNA的值除C组外其余各组均显著上升(P<0.05)。  相似文献   
986.
对8年生巨桉种源家系试验林的调查分析表明,巨桉种源、家系间在生长性状和耐寒能力上存在极显著差异,且这些性状主要由遗传因素控制,具有较高的遗传力;巨桉主干通直度、分枝度在种源家系间不存在显著差异;树皮厚度、树皮百分率、木材密度和红心材比率在种源间均不存在显著差异,但在家系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其中木材密度和红心材比率具有中等程度的遗传力。通过综合指数选择法,选出了优良速生、耐寒家系和单株,并率先选择了速生、耐寒且木材品质好的优良单株。  相似文献   
987.
扈志琦 《甘肃农业》2006,(7):186-187
退耕还林(草)工程的开展,使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本文从环县如理、气候、环境的现实。尤其是缺水干旱的实际出发.经过实地调查。针对环县部分地区退耕还球(草)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认真分析,对于如何在环县干旱山区更好地推进退耕还球(草)工程的建设做了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988.
利用大型活动式防雨旱棚,人工控水研究了干旱胁迫对烤烟幼苗生长和抗性生理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干旱胁迫下,烤烟幼苗植株的生长和光合作用均受到明显的抑制。植株的生长势消弱.植株干物质积累量减少,根冠比增大。干旱胁迫期间,叶绿素a含量均低于对照.而叶绿素b含量和总叶绿素含量在胁迫初期较对照有所增加,而后又低于对照,叶绿素a/b值的变化则相反。在土壤干旱进程中,烤烟叶片相对含水量下降迅速,叶片离体保水力随干旱诱导时间的延长降低速率减慢.烟叶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989.
岷江干旱河谷主要灌木种群生态位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利用Levins生态位宽度指数和Schoener生态位重叠指数分析了岷江干旱河谷20种主要灌木种群在土壤水分、全N、速效P、速效K和pH 5个资源维上的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特征.结果表明:小花滇紫草、三花莸、白刺花、多花胡枝子、马鞍羊蹄甲具有较大生态位宽度,对环境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在维持岷江干旱河谷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和相对稳定性中发挥重要作用;种群在各个资源维上的宽度值不同,说明对不同的资源利用能力不尽相同,在不同资源空间中的生态适应性亦不同.各个资源维上所有种群生态位宽度和的大小依次为pH全N土壤水分速效K速效P.由此看出,物种对速效P和速效K的利用能力低于对土壤水分的利用;同属种群间的重叠值较低.具有较高生态位宽度的物种一般具有较高的生态位重叠,但并非生态位宽度小的物种其重叠值也就小.灌木种群生态位的研究可用于指导岷江干旱河谷植被的保护和恢复.   相似文献   
990.
缓/控释复合肥料不同形态氮素释放特性研究   总被引:25,自引:2,他引:25  
【目的】探讨缓/控释复合肥料不同形态氮素养分(NH4+-N、NO3--N、Urea-N、DON和Total N)在不同介质中释放的动力学特性及生物效应。【方法】采用水中溶出法、土壤恒温培养法和盆栽生物试验。【结果】不同培养介质中,缓/控释复合肥5种形态氮素养分的累积释放量随时间的动态变化可用一级动力学方程Nt=N0(1-e-kt)、Elvoich方程qt=a+blnt、抛物线扩散方程qt=a+bt0.5表征,并以一级动力学方程拟合效果最好(r=0.9569**~0.9999**),E1ovich方程次之(r=0.7705**~0.9933**)。缓释复合肥料不同形态氮素最大释放量(N0值)与其氮素累积释放量的变化规律一致,在水中以Total N>DON>Urea-N>NH4+-N>NO3--N,在土壤中则以Total N>NH4+-N>DON>Urea-N>NO3--N。以水为介质时,缓释复合肥料不同形态氮素释放速率常数(k值和b值)的变化序列均以Total N>DON>NH4+-N>NO3--N;以土壤为介质时,k值大小为Urea-N>DON>NH4+-N>Total N>NO3--N,b值则为Total N>NH4+-N>DON>NO3--N>Urea-N。与普通复合肥料相比,缓/控释复合肥的氮素利用效率(NUE)、氮素农学效率(NAE)及氮素生理效率(NPE)分别提高了11.4%、8.32 kg·kg-1和5.17 kg·kg-1。相关分析发现,5种形态氮素养分占总氮量的比值(Nx/NT)与水稻不同生育期吸收氮素养分之间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结论】定量描述氮素养分释放的动力学方程中以一级动力学方程评价更具有实效性。与普通复合肥料以单一尿素态氮养分为主相比较,缓/控释复合肥料的不同形态氮养分更有利于水稻对氮素的吸收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