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68篇
  免费   367篇
  国内免费   145篇
医药卫生   4180篇
  2024年   31篇
  2023年   102篇
  2022年   151篇
  2021年   179篇
  2020年   172篇
  2019年   153篇
  2018年   138篇
  2017年   140篇
  2016年   118篇
  2015年   130篇
  2014年   267篇
  2013年   264篇
  2012年   223篇
  2011年   220篇
  2010年   208篇
  2009年   144篇
  2008年   168篇
  2007年   157篇
  2006年   127篇
  2005年   141篇
  2004年   103篇
  2003年   108篇
  2002年   89篇
  2001年   86篇
  2000年   65篇
  1999年   44篇
  1998年   55篇
  1997年   51篇
  1996年   41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23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5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3篇
  197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通过对体重不足1500g的早产儿接受动脉导管早期结扎术者与仅接受消炎痛(indomethacin)治疗者的临床记录回顾性分析来寻找和确定更适当的治疗方法和方向。方法:我们把1996年7月至2003年12月治疗过的40例体重不足1500g的动脉导管未闭早产儿分为接受消炎痛的治疗者与未给予消炎痛而直接接受外科结扎者,对其结果做了比较分析。结果:消炎痛治疗者与外科手术者中的生存者与死亡者进行比较,二者在患者的体重,孕龄,伴随的心脏畸形,动脉导管的大小,消炎痛治疗并发症,机械辅助呼吸时间,ICU住院时间等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消炎痛治疗者与外科手术者进行比较,仅在并发症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即消炎痛治疗者有7例出现并发症(36.8%),而外科手术者的5例死亡也与患儿的术前状态密切相关。结论:对体重不足1500g的动脉导管未闭早产儿而言,因受消炎痛用药条件的限制、较高的并发症发生率和失败率,早期行动脉导管结扎术不失为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52.
目的研究维生素A(VitA)对胎兔动脉导管发育的影响,为防治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PDA)寻找新的途径。方法孕兔8只随机分为4组,VitA 5000 IU/d,受孕d25服用1次(A组),孕d25、d26连续服用2次(B组),孕2周后隔天服用(C组)和对照组服用生理盐水(D组)。取胎兔动脉导管固定,切片、HE染色,观察导管内膜增殖情况,测定导管内钙浓度。结果A、B、C组导管内膜增殖程度较D组明显增加,A、B、C组导管内钙浓度明显增加。结论VitA能增加导管内钙浓度,促进胎兔动脉导管发育。  相似文献   
53.
54.
目的:通过分析我院应用的含毒性成分中成药的概况,探讨怎样合理应用该类药材.方法:统计、分析我院10年来应用的中成药品种.结果:50种中成药含有毒性成分,其中心脑血管科、骨伤科、消化科、耳鼻喉科使用的中成药中含毒性药材的比例较大(均为14%).结论:应高度重视含毒性成分中成药的应用,通过规范药品说明书、加强对该类药物的不良反应监测、加强中药流行病学研究等措施引起大家的警惕.  相似文献   
55.
药物研究与知识产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剑波 《中国药事》2004,18(6):344-347
本文简要介绍药物研究与知识产权保护之间的密切关系及存在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和方法.  相似文献   
56.
目的 基于网状Meta分析的方法对不同中成药治疗糖尿病肾病氧化应激反应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进行评估。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维普数据库(VIP)、SinoMed数据库、PubMed数据库、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等国内外数据库,检索时间均为建库至2020年2月。首先按预先制定的纳入与排除标准进行文献筛选和资料提取。然后采用Cochrane系统5.3推荐的偏倚风险评价工具对纳入的RCTs进行质量评估。紧接着采用Gemtc软件进行数据分析,采用STATA14.0软件进行绘图。结果 最终纳入关于中成药改善DN患者氧化应激水平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共计30篇,涉及6种中成药,8种治疗方案,总计3354例患者,其中治疗组1693例,对照组1661例。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SOD指标共产生7个直接比较和21个间接比较,其中,百令胶囊、黄葵胶囊、金水宝颗粒、糖脉康颗粒、益肾化湿颗粒联合常规治疗的疗效优于西医常规治疗,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中成药疗效排序结果为:益肾化湿颗粒 > 雷公藤多甙片联合黄葵胶囊 > 雷公藤多甙片 > 百令胶囊 > 黄葵胶囊 > 金水宝颗粒 > 糖脉康颗粒;MDA指标共产生7个直接比较和21个间接比较,百令胶囊、黄葵胶囊联合常规治疗的疗效较西医常规治疗更好,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8种治疗方案疗效排序结果为:雷公藤多甙片联合黄葵胶囊 > 雷公藤多甙片 > 黄葵胶囊 > 百令胶囊 > 益肾化湿颗粒 > 糖脉康颗粒 > 金水宝颗粒;UAER指标共产生5个直接比较和11个间接比较,其中黄葵胶囊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在减少UAER方面优于西医常规治疗,中成药之间排序为:黄葵胶囊 > 金水宝颗粒 > 百令胶囊 > 益肾化湿颗粒 > 糖脉康颗粒。结论 在西医常规基础上辅于中成药的治疗方案较单纯西医常规治疗方案,在提高血清SOD水平,降低血液中MDA含量方面明显优于后者。此外,由于涉及不同的中成药的RCTS中的研究数量及质量存在差异,本研究的中成药排序结果有待进一步RCT临床试验验证。  相似文献   
57.
《Surgery (Oxford)》2016,34(12):593-596
This article provides an overview of the key physiological changes that take place as the fetus transitions to neonatal life. It provides and an overview of fetal transition with a focus on respiratory and cardiovascular changes.  相似文献   
58.
ObjectiveTo determine the outcomes of patients with a quadricuspid truncal valve (TV) and durability of TV repair.MethodWe reviewed 56 patients with truncus arteriosus and a quadricuspid TV who underwent complete repair between 1979 and 2018.ResultsTV insufficiency was present in 39 patients (mild, n = 22; moderate, n = 14; and severe, n = 3). Fourteen patients had concomitant TV surgery. Early mortality in patients who had concomitant TV surgery was 14% (2 out of 14 patients) and overall survival was 77.1% ± 11.7% at 15 years. Freedom from TV reoperation was 30.3% ± 14.6% at 15 years. Early mortality in patients who did not undergo concomitant TV surgery was 9.5% (4 out of 42 patients) and overall survival was 74.9% ± 6.9% at 15 years. Progression of TV insufficiency requiring TV surgery occurred in 16.7% (7 out of 42 patients). Freedom from TV reoperation was 77.1% ± 7.8% at 15 years. The most common method of repair was tricuspidization of the TV. Freedom from TV reoperation was 64.3% ± 21.0% at 10 years after tricuspidization and 0% at 6 years after other types of TV surgery. Overall follow-up was 97.6% (41 out of 42 patients) complete for survivors with median follow-up of 16.6 years. At last follow-up there was no TV insufficiency in 16 patients, mild insufficiency in 24 patients, and moderate insufficiency in 1 patient.ConclusionsMore than one-third of patients with a quadricuspid TV require TV surgery. Tricuspidization of the quadricuspid TV appears to be a durable repair option with good long-term outcomes.  相似文献   
59.
介入治疗对动脉导管未闭患儿心肌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PDA介入治疗是否会导致心肌损伤和炎性反应,分析介入治疗致心肌损伤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08年10月-2010年8月在本院住院的37例PDA患儿。于术前,术后即刻,术后4 h、2 d、3 d、7 d,采集静脉血,应用ELISA法检测其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TnI)和CRP水平,并记录年龄、缺损大小、曝光时间和造影剂量等相关危险因素。应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PDA介入治疗术后即刻、4 h、2 d和3 d cTnI水平分别为0.08(0.00~1.37)μg.L-1、0.09(0.00~0.68)μg.L-1、0.06(0.00~0.96)μg.L-1及0.04(0.00~0.96)μg.L-1,较术前[0.05(0.00~0.58)μg.L-1]升高;术后7 d[0.04(0.00~0.44)μg.L-1]已低于术前水平,高峰出现在术后4 h,与术前cTnI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各时段cTnI均低于正常水平。于术后4 h CRP[0.36(0.00~28.00)mg.L-1]开始升高,至术后3 d达峰值[7.79(0.20~52.40)mg.L-1],继之下降;与术前[0.30(0.00~17.06)]相比,术后3 d及7 d CRP水平[4.10(0.20~34.57)mg.L-1]均显著升高(Pa<0.05);术后各时段CRP均低于正常水平。年龄、曝光时间、缺损大小和造影剂量等与cTnI变化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PDA介入治疗未引起明显心肌损伤及炎性反应,是一种安全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60.
Times of embryonic development are naturally occurring phenomena and, therefore, under the caveat that all things in nature without human intervention are not patentable, should not be patentabl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